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綠色電能海上來

發布時間:2022-11-22 09:57:00來源: 經濟日報

  海上風電資源豐(feng) 富、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等優(you) 勢明顯,加之海上風電產(chan) 業(ye) 鏈成本下降、風機大型化技術突破等,海上風電迎來高增長。

  海上風電靠近東(dong) 部負荷中心,可以就近接入陸上電網,就地消納方便,能夠減輕西電東(dong) 送通道建設壓力,彌補我國能源分布與(yu) 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的缺陷,為(wei) 沿海地區提供充足清潔能源。

  日前,中廣核汕尾甲子一50萬(wan) 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簡稱“甲子一項目”)順利實現全場78台風機並網發電,標誌著國內(nei) 首個(ge) 平價(jia) 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近年來,因其發電效率高、資源利用集約等優(you) 勢,海上風電建設日益受重視。作為(wei) 全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份,江蘇海上風電建設已經駛上發展快車道。

  從(cong) 江蘇鹽城市濱海港向東(dong) 出發,行船不過20海裏,便來到國家電投集團濱海南H3#300MW海上風電場,寬廣的黃海海麵一派壯麗(li) 景象: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風電機組迎風矗立,錯落有致,猶如一個(ge) 個(ge) 筆直挺立的哨兵。海風吹過,風電機葉片悠悠轉動,綠色電能迎風而生。

  “我們(men) 這個(ge) 風電場采用的是葉輪直徑146米的4兆瓦機型,切入風速3米/秒,切出風速28米/秒,風電機組在額定工況下每小時大約可產(chan) 生4000kWh的電能。”國家電投集團江蘇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丙勇介紹,國家電投集團2015年在鹽城投建了集團首個(ge) 海上風電項目,經過6年多的發展,目前在江蘇已建成的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已達220萬(wan) 千瓦,其中,鹽城濱海和大豐(feng) 兩(liang) 地的4個(ge) 風電場裝機總容量為(wei) 110萬(wan) 千瓦,年發電量接近30億(yi) kWh,與(yu) 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105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達5400噸和220萬(wan) 噸。

  在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方麵,相關(guan) 公司也在加緊生產(chan) 和研發。走進中車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鹽城射陽基地,巨大的風電葉片橫臥在生產(chan) 線上,工人們(men) 緊張忙碌,加緊訂單生產(chan) 。“今年9月,107米、110米雙百米級海上風電葉片在基地同步下線、量產(chan) ,目前訂單已超百支。”時代新材射陽基地總經理孫永彬說,公司並不滿足於(yu) 當前的規格型號,120米級以上海上風電葉片正在試製,為(wei) 下一步深遠海資源開發做技術儲(chu) 備。

  “截至10月底,鹽城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554.715萬(wan) 千瓦,占江蘇的46.9%,占全國的21.02%。‘十四五’期間,鹽城可開發的海上風電容量超過3000萬(wan) 千瓦,其中,深遠海規劃2400萬(wan) 千瓦。”鹽城市發展改革委新能源處處長宋浩告訴記者,除裝機容量規模大之外,鹽城已集聚了金風科技、時代新材、泰勝風能等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鏈規上企業(ye) 79家,構建了全產(chan) 業(ye) 鏈生態體(ti) 係,正在打造海上風電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近海、遠海2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海上風電開發基地和千億(yi) 級海上風電運維基地。

  鹽城是江蘇海上風電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據了解,“十三五”時期以來,江蘇海上風電迎來跨越式發展,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截至今年9月底,江蘇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已達1183萬(wan) 千瓦,占全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46.5%,位居全國第一位。

  近年來,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低碳轉型背景下,海上風電資源豐(feng) 富、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等優(you) 勢突顯,加之海上風電產(chan) 業(ye) 鏈成本下降、風機大型化技術突破等,海上風電乘“風”破“浪”,迎來高增長。

  “海上風能資源不僅(jin) 能量效益好,而且發電效率高。”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規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珍建說。從(cong) 全球範圍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0.57億(yi) 千瓦,其中我國裝機容量超0.26億(yi) 千瓦,規模居世界第一位。預計未來海上風電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27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81億(yi) 千瓦。

  國網江蘇電科院係統及新能源技術中心副主任李強表示,我國海洋資源豐(feng) 富,擁有1.8萬(wan) 公裏海岸線,近海風能儲(chu) 量近5億(yi) 千瓦,深遠海風能儲(chu) 量達12.68億(yi) 千瓦,海上風電可以成為(wei) 實現能源低碳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海上風電靠近東(dong) 部負荷中心,可以就近接入陸上電網,就地消納方便,能夠減輕西電東(dong) 送通道建設壓力,彌補我國能源分布與(yu) 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的缺陷,為(wei) 沿海地區提供充足清潔能源。”李強說。

  前不久,《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zhuan) 項規劃》正式發布。根據《規劃》,到2025年,江蘇省風電裝機將達到2800萬(wan) 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裝機達到1500萬(wan) 千瓦以上。記者從(cong) 江蘇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江蘇已經推出海上風電資源競爭(zheng) 性配置工作機製,正在加大省級統籌資源力度。下一步,將加快完成灌雲(yun) 、濱海、如東(dong) 、啟東(dong) 等地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形成近海千萬(wan) 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同時,按照“近海為(wei) 主、遠海示範”的原則,穩妥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示範建設。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送出”的思路,探索開展海上風電柔性直流集中送出、海洋牧場、海上綜合能源島等前沿技術示範。(經濟日報記者 蔣 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