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時評:建設體育強國需要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兩翼齊飛”
新華社福州11月23日電 體(ti) 育時評:建設體(ti) 育強國需要群眾(zhong) 體(ti) 育和競技體(ti) 育“兩(liang) 翼齊飛”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
體(ti) 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xing) 的夢想。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ti) 育工作,促進群眾(zhong) 體(ti) 育和競技體(ti) 育全麵發展,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進一步明確了未來體(ti) 育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和方法路徑。一幅群眾(zhong) 體(ti) 育和競技體(ti) 育“兩(liang) 翼齊飛”助推體(ti) 育強國建設的壯麗(li) 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體(ti) 育強國的基礎在於(yu) 群眾(zhong) 體(ti) 育。體(ti) 育運動在提高人民身體(ti) 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等方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從(cong) 燃遍華夏大地的“馬拉鬆熱”,到“帶動3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群眾(zhong) 體(ti) 育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都市街道,體(ti) 育鍛煉的身影隨處可見。
2021年相關(guan)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與(yu) 體(ti) 育鍛煉的人數已超4億(yi) ,城鄉(xiang) 居民達到《國民體(ti) 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0%以上。全國共有體(ti) 育場地397.1萬(wan) 個(ge) ,體(ti) 育場地麵積34.1億(yi) 平方米,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2.41平方米。在運動場上,人們(men) 迸發激情、揮灑汗水,為(wei) 一個(ge) 更美好的明天闊步前行。體(ti) 育正逐漸成為(wei) 人們(men) 的一種生活方式。
提升競技體(ti) 育綜合實力,是體(ti) 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之一。近年來,我國運動員在國內(nei) 外賽場屢創佳績,一次次激發了人們(men) 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2021年舉(ju) 行的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取得38枚金牌、32枚銀牌、18枚銅牌的優(you) 異成績,高居奧運會(hui) 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二位。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中國體(ti) 育代表團首次實現全項參賽,勇奪9枚金牌、15枚獎牌,創造了我國參加冬奧會(hui) 的曆史最好成績。一代又一代運動員們(men) 用昂揚的鬥誌、拚搏的精神,為(wei) 中國競技體(ti) 育在世界舞台上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榮譽。他們(men) 的榜樣作用,也為(wei) 各行各業(ye) 的人們(men) 注入了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動力。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成長的道路上,體(ti) 育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青少年體(ti) 育工作事關(guan) 大局,影響深遠。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青年成就夢想的舞台。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途上,在從(cong) 事體(ti) 育行業(ye) 的青少年中不斷湧現出先進典型,彰顯著祖國未來的激情與(yu) 豪邁。2022年5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揭曉,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殘奧會(hui) 上表現突出的楊倩、李豪等運動員和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中國輪椅擊劍女子重劍團體(ti) 等集體(ti) 獲得表彰。他們(men) 在賽場上不懼艱難、拚搏爭(zheng) 先的形象,成為(wei) 新時代中國青年精神風貌的一種最佳詮釋。
在各方麵的帶動下,青少年體(ti) 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更多的年輕人正培養(yang) 起自己的運動習(xi) 慣,體(ti) 育助力他們(men) 健康成長,他們(men) 也為(wei) 社會(hui) 帶來了強勁的青春能量。
體(ti) 育強國建設任重道遠,“三大球”振興(xing) 、冰雪項目普及發展、體(ti) 育協會(hui) 改革等等重任,都需要體(ti) 育人不斷攻堅克難,以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氣魄去完成。
體(ti) 育強國建設寄托著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未來的美好期許,唯有腳踏實地,實現群眾(zhong) 體(ti) 育和競技體(ti) 育的協調發展和共同騰飛,實現青少年體(ti) 育的高質量發展,才能不負重托,不負時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