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種源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 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保障種源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本報記者 李曉晴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07日 第 18 版)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種子是基礎。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強弱項、補短板,瞄準品種選育、良種推廣等環節持續發力,加快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品種增加,讓農(nong) 民有了更多選擇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鎮,地裏是成片綠油油的小麥苗。
“我們(men) 今年選用的小麥是新品種,預計畝(mu) 穗數能增加10萬(wan) 穗,畝(mu) 產(chan) 又能提升100多公斤。”屠園鎮種糧大戶莊雲(yun) 飛說。
莊雲(yun) 飛2015年開始與(yu) 江蘇瑞華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訂單委托形式繁育小麥新品種。“瑞華公司的種子在抗病和高產(chan) 方麵都很有保障。”老莊說,“用好種子種地,種田效益越來越好了。”
離老莊的麥田不遠,就是江蘇(宿城)現代農(nong) 業(ye) (稻麥)科技綜合示範基地。一塊塊試驗田整齊排列,田頭插著標明品種的“身份牌”。
“示範基地裏正在做優(you) 質高產(chan) 抗病小麥新品種的篩選試驗。公司每年研發投入超過1000萬(wan) 元,約占銷售收入的8%。”江蘇瑞華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中華介紹,公司最新選育出的“瑞華麥549”,預計豐(feng) 產(chan) 田塊畝(mu) 產(chan) 能達750公斤。公司與(yu) 當地30多戶種糧大戶合作,帶動種植戶每畝(mu) 增收100多元。
近年來,宿城區大力推進“種源宿城”建設,每年投入育種創新研發經費約5000萬(wan) 元,建成種質資源庫2000立方米,收存種質資源3萬(wan) 餘(yu) 份,實現了主要農(nong) 作物品種自給。
“金種子”能讓種田農(nong) 民少花錢多打糧,豐(feng) 富的新品種也給了糧農(nong) 更多選擇。
仲冬時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钜橋鎮老鴉章村外的麥田裏一片綠意盎然,種糧大戶王國祥正蹲在麥田裏撥弄著麥苗,查看小麥長勢。
王國祥承包的200多畝(mu) 地上,今年種的是小麥“百農(nong) 4199”。王國祥對這個(ge) 品種的特性如數家珍:“光合效率高、光飽和點高、補償(chang) 點低,既耐強光又耐弱光,還抗病、抗倒伏、耐高溫。”他詳細地給記者介紹,“這個(ge) 品種雖然產(chan) 量並不是最高,但幾年試下來,它穩產(chan) 、早熟的特點,最適宜規模種植。”
在農(nong) 田裏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王國祥,對種子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知:“我流轉的300多畝(mu) 地雖然連片成方,但耕地本身差異大,有的地塊旱一點,有的地塊肥力不夠,有些地塊離水源遠,以前所有地塊隻能種同一個(ge) 品種,產(chan) 量沒法保證。”如今,隨著種業(ye) 的發展,市場上每年都會(hui) 出現十幾個(ge) 新品種,王國祥可以根據土地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品種來種植,“旱的地塊就種抗旱品種,排水不好的地塊就種抗澇的,這樣下來,每畝(mu) 地的產(chan) 出都能最大化,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er) 。”
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意識到種子的重要性。近年來,鶴壁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堅持把種業(ye) 作為(wei) 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全市農(nong) 作物及畜禽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好種產(chan) 好糧,種業(ye) 發展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feng) 收。目前,我國水稻、小麥、大豆生產(chan) 用種均為(wei) 自主選育,玉米自主選育品種麵積占比由85%提高到91%。
統一供種,良田配套,保證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
今年秋收,山東(dong) 省禹城市辛店鎮大周村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點,經技術人員實打實收、去雜、測水分,玉米實際畝(mu) 產(chan) 633.8公斤、大豆畝(mu) 產(chan) 165.1公斤,達到了“玉米基本不減產(chan) ,增收一季豆”的預期目標,農(nong) 民畝(mu) 均純收入330元以上。
選用良種,是示範點今年增產(chan) 提質的關(guan) 鍵。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表示,“齊黃34”是非常適合禹城種植的大豆品種,禹城市示範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麵積13.46萬(wan) 畝(mu) 。
好種子如何走進千家萬(wan) 戶?禹城的做法是統一供種。
禹城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李成強表示:“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統一供種能確保種子質量,也利於(yu) 品種合理布局。”
2021年秋天,禹城市與(yu) 山東(dong) 聖豐(feng) 種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齊黃34”品種購置協議,為(wei)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儲(chu) 備良種。“‘齊黃34’耐陰,而且不易炸莢,坐莢高,適合機收。”李成強說,不僅(jin) 如此,這個(ge) 品種產(chan) 量和質量都不錯,蛋白質含量在42%以上。
新品種推廣種植後,還需良田、良技配套,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好種子的效能。
禹城全域實施標準化良田建設,實現人、機、田深度融合。中科院、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等10個(ge) 團隊在禹城設立200多處大豆試驗田,幫助科技工作者在研發、推廣良種時試驗出適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李成強說:“通過育種提高大豆產(chan) 量,提高附加值,提高農(nong) 戶的種植積極性,大豆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大有可為(wei) 。”
讓農(nong) 民親(qin) 眼看到好種子的好處,也是推廣種子的關(guan) 鍵。
在河南省新鄉(xiang) 縣小冀鎮郝村,種糧大戶薑國田今年種植了90畝(mu) 大豆,用的是新品種“周豆25”。
“畝(mu) 產(chan) 達到450斤,相比去年增產(chan) 40斤,增收128元。”薑國田說,“今年夏季多雨,種子下晚了,真沒想到竟然還能增產(chan) 增收,這都是好種子的功勞。”
“周豆25”是河南科林種業(ye) 公司推廣的大豆品種。公司首先在河南、江蘇、安徽等地設了示範點和試驗田,農(nong) 民可以親(qin) 眼看到試驗田裏的增產(chan) 效果。同時,公司通過產(chan) 中技術服務,將增施底肥、加強中期化控等配套栽培技術教給農(nong) 民。采取這些措施後,“周豆25”單產(chan) 連續三年在推廣區域內(nei) 名列前茅,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
目前,我國糧食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近五年我國糧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的製種麵積穩定在2150萬(wan) 畝(mu) 以上,年均產(chan) 種子90億(yi) 公斤以上。
政策打出組合拳,全鏈條推動種業(ye) 高質量發展
米質優(you) 、口感好、產(chan) 量高,江西紅一種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優(you) 質稻係列品種贏得市場好口碑。“之前我們(men) 研發、試驗效果不錯,打算擴大種植規模,卻為(wei) 資金犯了難,多虧(kui) 了‘財園信貸通’成功貸款900萬(wan) 元,才解了我們(men) 的燃眉之急。”公司負責人彭超說。
政策給力,讓各類主體(ti) 育種、用種積極性有效提升。
“我今年種了110多畝(mu) 水稻,因為(wei) 種子好,加上科學精心管理,畝(mu) 產(chan) 過千斤。”河南省桐柏縣吳城鎮陳留店村種糧大戶鄧開奇說。
桐柏縣秋糧種植麵積常年保持在46萬(wan) 畝(mu) 以上,總產(chan) 18.4萬(wan) 噸,然而今年麥收以來,全縣持續幹旱。為(wei) 減輕幹旱對秋糧生產(chan) 的影響,縣裏列支專(zhuan) 項工作經費,支持引進水稻、玉米、大豆等新品種;在全縣建設8個(ge) 基層農(nong) 技推廣區域站,遴選80餘(yu) 名科技人員對示範戶進行新品種栽培技術指導;同時加強生產(chan) 監管,保證品種質量,嚴(yan) 厲打擊假冒偽(wei) 劣品種,淨化種子市場,維護農(nong) 民利益,今年糧食總產(chan) 增長超過8%,保障了增產(chan) 增收。
瞄準產(chan) 業(ye) 全鏈條精準發力,加強種質資源收集保護,把大國糧倉(cang) 根基夯得更實。
“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是種源安全與(yu) 種業(ye) 原始科技創新的源頭,有效保存至關(guan) 重要。”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種質資源中心主任李立會(hui) 介紹,近年來,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yu) 利用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保存質量居世界前列,已保存53萬(wan) 份種質資源,其中我國特有地方品種和野生資源占總數的70%,遺傳(chuan) 多樣性和特異性豐(feng) 富,可利用潛力巨大。
目前,全國種質資源普查田間地頭任務正在收尾,已收集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12萬(wan) 份、製作畜禽遺傳(chuan) 材料33萬(wan) 份、水產(chan) 遺傳(chuan) 材料5萬(wan) 份。開展種業(ye) 創新攻關(guan) ,審定一批綠色、專(zhuan) 用和耐鹽堿小麥品種。
加快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離不開龍頭企業(ye) 帶動。今年8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扶持國家種業(ye) 陣型企業(ye) 發展的通知》,從(cong) 近3萬(wan) 家種業(ye) 企業(ye) 中遴選了69家農(nong) 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產(chan) 種業(ye) 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一批種業(ye) 龍頭公司,加快打造種業(ye) 振興(xing) 骨幹力量。
記者從(co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獲悉:下一步我國將深入實施種業(ye) 基地提升行動,加快建設現代化種業(ye) 基地,健全良種繁育和應急保障體(ti) 係,實現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種源自主可控,確保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種安全,保障種源供給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