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論員:新冠保險引熱議,也是一次保險教育

發布時間:2022-12-15 10:03: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近期,伴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政策的調整,一直備受熱議的新冠保險再度引發關(guan) 注,到底買(mai) 什麽(me) 保險,“陽”了能理賠?還有人擔心,“陽”了之後會(hui) 否影響後續投保?談及購買(mai) 保險的作用,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雖然不能預防新冠感染,購買(mai) 保險可以適時提供幫助,如萬(wan) 一感染且引發其他症狀,住院治療醫療費用可以報銷,一些產(chan) 品還可提供住院津貼,補償(chang) 住院期間的收入損失等。

  新冠保險再次成為(wei) 熱點,與(yu) 現實的變化有關(guan) 。一方麵,防疫“新十條”發布後,多家保險公司對包含新冠確診責任的保險產(chan) 品采取了緊急下架的調整處理;另一方麵,隨著感染風險的普遍增大,“新冠保險”的價(jia) 值又得到了更多人的關(guan) 注,在微博、微信、豆瓣、小紅書(shu) 等社交平台,“如何購買(mai) 新冠保險”“新冠保險理賠條件”等詞條最近均引發熱議。

  客觀說,隨著防疫進入新階段,對原有的新冠保險產(chan) 品進行調整,以及公眾(zhong) 對保險的態度發生變化,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每個(ge) 人都想以最小的成本購買(mai) 保障力度最大的保險產(chan) 品,但保險公司所考慮的恰恰相反。所以,對想要購買(mai) 保險(不止是新冠保險)的人來說,都要明白一個(ge) 道理,要不要買(mai) ,如何買(mai) ,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定,沒有絕對的標準,關(guan) 鍵是做好風險評估和價(jia) 值取舍。當然,人們(men) 對新冠保險的需求,應該會(hui) 越來越側(ce) 重於(yu) 對重症醫療的保障。這方麵,需要保險公司從(cong) 長計議,拿出在產(chan) 品設計、定價(jia) 上都更為(wei) 社會(hui) 所接受的產(chan) 品。

  但就眼下來看,個(ge) 人選擇新冠保險時切勿盲目跟風。一則,無論是保險公司的產(chan) 品設計,還是監管部門對於(yu) 新冠保險的規範程度,眼下都仍處於(yu) 一個(ge) 摸索的階段,很多產(chan) 品都難言成熟。比如,一個(ge)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就是,並不是檢測呈陽性就能夠理賠成功,這裏麵涉及醫學上如何界定確診等問題,因此理賠過程較為(wei) 複雜。

  二則,太多的前車之鑒也表明,一些新冠保險可能看起來讓大家多了份保障,但要真正“拿到手”可能並不容易。如今年9月份,銀保監會(hui) 發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guan) 於(yu) 2022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在涉及財產(chan) 保險公司投訴中,涉及新冠疫情隔離相關(guan) 保險等財產(chan) 險其他保險糾紛2434件,占比24.22%。盡管現在的保險產(chan) 品已出現了很多變化,但新產(chan) 品的問題在一定時期內(nei) 可能依然不會(hui) 少。

  一定程度上說,新冠保險從(cong) 產(chan) 品設計因應外部的變化的快速調整,到消費者認知的變化,以及理賠過程中所出現的糾葛,未嚐不是一種之於(yu) 全民的保險教育。隨著社會(hui) 保險意識的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guan) 注保險,這是好事,但可能從(cong) 來沒有哪一個(ge) 大的保險品類像新冠保險這樣引起社會(hui) 的集體(ti) 關(guan) 注。這個(ge) 過程中,也恰恰為(wei) 更多人了解保險、理性看待保險、審視自我保險需求提供了機會(hui) 。當然,這也提醒,做好保險常識教育的普及,可能也是更好保障社會(hui) 穩妥、從(cong) 容度過疫情,值得重視的一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