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植物工廠走出國門的啟示

發布時間:2022-12-20 10:50:00來源: 經濟日報

  對我國這樣人多地少的大國來說,發展植物工廠意義(yi) 重大。作為(wei) 高端設施農(nong) 業(ye) ,植物工廠不僅(jin) 有利於(yu) 構建多元食物供給體(ti) 係,創新蔬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還可以試驗示範諸多農(nong) 業(ye) 前沿技術,實現現代農(nong) 業(ye) 和工信業(ye) 融合;既順應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的需要,也符合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

  卡塔爾世界杯比賽剛剛落幕。欣賞和回味比賽之餘(yu) ,細心的人們(men) 還注意到一條賽事之外的新聞。據報道,兩(liang) 位中國年輕人利用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的智能LED植物工廠技術,在卡塔爾生產(chan) 的30多種蔬菜很是暢銷,走上多支參賽球隊的餐桌。

  在植物工廠裏,蔬菜的頭頂沒有太陽、腳下沒有土壤,取而代之的是LED燈和營養(yang) 液。植物工廠集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高新技術於(yu) 一體(ti) ,使農(nong) 業(ye) 從(cong) 資源束縛中解脫出來。葉菜一年可收獲10多茬,產(chan) 量是露地的幾十倍,極大提升了勞動生產(chan) 率;無土栽培,多層立體(ti) 種植,顯著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投入品可控且標準化,產(chan) 品更符合綠色生態要求。卡塔爾屬熱帶沙漠氣候,很多蔬果需要進口。可以說,在當地種菜頗為(wei) 不易,植物工廠受歡迎也實屬必然。

  對我國這樣人多地少的大國來說,發展植物工廠意義(yi) 更是重大。作為(wei) 高端設施農(nong) 業(ye) 的一種,植物工廠不僅(jin) 利於(yu) 構建多元食物供給體(ti) 係,創新蔬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還可以試驗示範諸多農(nong) 業(ye) 前沿技術,實現現代農(nong) 業(ye) 和工信業(ye) 融合。目前,中國已掌握了植物工廠的五大核心技術,成為(wei) 少數幾個(ge) 完全掌握植物工廠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其中,LED人工光源技術更是核心技術的核心,在這方麵中國已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發展植物工廠,既順應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的要求,也符合科技自立自強的內(nei) 涵,既體(ti) 現農(nong) 業(ye) 發展量的突破和質的躍升,又彰顯打破常規的後發優(you) 勢和趕超態勢。具體(ti) 看,有三方麵啟示值得總結。

  啟示之一是農(nong) 業(ye) 科技要自立自強。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農(nong) 業(ye) 競爭(zheng) 合作格局日趨複雜。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形成了少量領跑、多數並跑和跟跑的格局。當前,部分前沿領域基礎研究的創新能力不足,重要種源、農(nong) 機裝備、智慧農(nong) 業(ye) 等關(guan) 鍵領域自主可控能力不強。核心種源和關(guan) 鍵技術是買(mai) 不來的,隻能靠加快科技創新,多出突破性成果。植物工廠並非中國首創,但中國卻堪稱技術集大成者。這離不開尊重科研規律和農(nong) 業(ye) 特點,久久為(wei) 功,長期積累,也離不開農(nong) 業(ye) 與(yu) 二三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統籌資源力量,集成創新合力。

  啟示之二是正確對待農(nong) 業(ye) “火花”技術。近年來,我國農(nong) 業(ye) 領域湧現出多年生稻、耐鹽堿大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等眾(zhong) 多創新“火花”。這些技術吸引著公眾(zhong) 眼球,讓人期盼產(chan) 業(ye) 的顛覆性變革,但同時,實驗室成果短期難快速落地,也難免讓人心懷觀望情緒。這種情況下,如何對待新生事物,考驗著地方發展的眼光。植物工廠就是早年的“火花”技術,發展正是得益於(yu) 鼓勵和尊重科學探索與(yu) 技術創新。要建立農(nong) 業(ye) “火花”技術捕捉、評價(jia) 、培育、監測機製,重點支持可行性強、帶動力大的“火花”技術,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

  啟示之三是創新鏈應與(yu) 產(chan) 業(ye) 鏈融合。長期以來,農(nong) 業(ye) 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兩(liang) 張皮”,成果轉化率不高。其實,植物工廠發展初期也麵臨(lin) 諸多瓶頸,尤其是建設成本高、運行能耗大以及如何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算好成本效益賬是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融合的關(guan) 鍵。近年來,中國成為(wei) 植物工廠產(chan) 業(ye) 化發展最快的國家。在生產(chan) 起點,很多工商資本跨界進入;在消費終端,產(chan) 品走入餐館和家庭。鏈條兩(liang) 端的新動態恰恰號對了農(nong) 業(ye) 的“脈”,就是以技術為(wei) 先導,把現代管理理念、組織方式、營銷手段引入農(nong) 業(ye) ,再倒逼技術熟化和迭代,實現更多“從(cong) 1到N”的發展。(喬(qiao) 金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