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擴內需路線敲定 擴消費促投資釋放新空間

發布時間:2022-12-21 11:07: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nei) 需”……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作為(wei) 明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並敲定了具體(ti) 路線,包括“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yang) 老服務等消費”“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等。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巨大內(nei) 需潛力是我國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關(guan) 鍵。我國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空間大、後勁足。從(cong) 供需兩(liang) 側(ce) 協同發力,持續挖掘釋放內(nei) 需潛能,將為(wei) 經濟穩中提質注入更多動能。

  把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

  當前,總需求不足已成為(wei) 我國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如何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備受關(guan) 注。會(hui) 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任務時,將“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擺在首位,並特別強調“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

  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接受新華社等媒體(ti) 記者提問時表示,針對這幾年受疫情影響,老百姓收入增長放緩、預期下降,不敢消費、不便消費,存錢避險傾(qing) 向上升的情況,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采取強有力措施,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增加消費場景,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在具體(ti) 舉(ju) 措上,會(hui) 議提出,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yang) 老服務等消費。

  “會(hui) 議特別強調了消費恢複在經濟運行轉好中的重要作用。”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說,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水平的不斷提高,拉動消費快速回升是推動明年內(nei) 需回暖和經濟穩步恢複的關(guan) 鍵。

  羅奐劼表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對於(yu) 緩解消費後顧之憂有較大推動作用。根據會(hui) 議,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消費和汽車消費等將會(hui) 成為(wei) 拉動明年消費的重要抓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li) 芬指出,當前以消費為(wei) 主導的內(nei) 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費對穩定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把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有利於(yu) 打造富有韌性和彈性的經濟體(ti) 係,為(wei) 我國經濟的恢複和發展注入穩定持久動能。”

  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

  除了消費,會(hui) 議還強調,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投資依然是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引擎。”光大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dong) 表示,傳(chuan) 統基建投資方麵,主要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邊際增量主要表現為(wei) :推進“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建設,推動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世界級機場群;積極推進配電網改造和農(nong) 村電網建設等方麵。此外,加快推進製造產(chan) 業(ye) 升級、係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未來穩投資的重點。

  “會(hui) 議對擴大有效投資作出部署,釋放了固基建、補短板、增強鏈的積極信號。”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傳(chuan) 旺認為(wei) ,下一階段,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將保持較高的投資熱度。此外,新基建、新能源和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投資有利於(yu) 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市場投資潛力將加速釋放。

  穩投資的資金從(cong) 何而來?會(hui) 議強調,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孫傳(chuan) 旺認為(wei) ,下一步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一是強化資金要素保障,擴大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加快資金投放使用;二是完善社會(hui) 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製度,促進社會(hui) 資本投資渠道拓展和存量資產(chan) 盤活,有效激發投資活力;三是在新基建、新能源和數字經濟等領域持續加大政策工具扶持力度,引導社會(hui) 資本積極參與(yu) 。

  “下階段,外部環境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仍麵臨(lin) 下行壓力,投資增長存在製約,但我國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發展空間廣闊,投資潛力巨大,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落地見效,重大項目加快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落地,投資有望保持持續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日前表示。

  供需兩(liang) 側(ce) 協同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會(hui) 議提出“要更好統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nei) 需”。

  “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是應對外部衝(chong) 擊、穩定經濟運行的有效途徑,而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舉(ju) 措。擴大內(nei) 需和優(you) 化供給有機結合,可以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高瑞東(dong) 說。

  上述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指出,當前經濟工作中有很多領域,都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的結合點,既能夠提升供給體(ti) 係質量和效率,又有利於(yu) 擴大當期需求。

  比如,我們(men) 迫切需要加快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化升級,這就需要加大製造業(ye) 研發和技術改造的投資力度,加大新領域新賽道的投入。這些投入既是當期需求,未來產(chan) 生高質量供給後,又會(hui) 進一步創造有效需求。

  再如,今年不少南方省份由於(yu) 幹旱高熱出現缺電現象,而在東(dong) 北、華北、西北一些地方又有大量風電光電無法消納,加大在電源布局、跨區域電力輸送、智能電網等方麵投入,既擴大當期需求,又提高能源體(ti) 係效率,為(wei) 未來的需求增長和能源轉型創造條件。

  中央財辦有關(guan) 負責同誌指出,經濟發展中的堵點、痛點、難點、空白點,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結合點。隻要我們(men) 創造有利的體(ti) 製機製環境,采取適當的政策引導,就能夠使這些結合點變成經濟的增長點,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班娟娟 王文博)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