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婦科男醫生發布患者隱私照,不是玩梗是侵權

發布時間:2023-02-03 09:42: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任冠青

  左圖是一張女患者接受治療時的私密部位圖片,右圖為(wei) 診療男醫生的自拍照,並配文稱“上班絕對嚴(yan) 肅,下班放浪形骸”。近日,江蘇一位醫生在社交媒體(ti) 上的發文引發爭(zheng) 議。據天目新聞報道,涉事醫生薑某係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友誼院區的婦產(chan) 科醫生,目前已被暫停執業(ye) ,相關(guan) 部門啟動調查。

  尊重、關(guan) 心、愛護患者,依法保護患者隱私和個(ge) 人信息,本是醫師在執業(ye) 活動中應履行的義(yi) 務之一,可是在這一事件中,涉事醫生卻沒有體(ti) 現出基本的尊重,而是輕佻地將患者隱私作為(wei) 玩梗和調侃的素材,堂而皇之地發布於(yu) 公共平台之上。據報道,這位醫生上傳(chuan) 的患者就診照片並未打碼,可以清楚看到患者下體(ti) 。在被網友問及所在科室時,該醫生也毫不避諱,全然不覺其中有何不妥。這種毫無職業(ye) 規範意識、缺乏基本醫德的做法,也是讓很多網友深感不適與(yu) 憤怒的原因所在。

  上班身著白大褂嚴(yan) 肅做手術,下班徹底“放飛自我”,該醫生發布這組照片的本意,或許是展現自己工作、生活狀態間的鮮明對比。然而,個(ge) 人狀態的“鬆弛性”切換,並不能成為(wei) 丟(diu) 掉職業(ye) 底線、隨意發布女性患者隱私部位的理由。這位醫生不以為(wei) 意的“隨手發文”,不隻是缺乏對患者的基本共情,更是涉嫌違法,應當被嚴(yan) 肅追責。我國《執業(ye) 醫師法》規定,在診療護理活動中,醫務工作者既是病人隱私權的義(yi) 務實施者,同時也是病人隱私權的保護者。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yan) 重後果的,吊銷其執業(ye) 證書(shu) 。

  在相關(guan) 調查中,一些關(guan) 鍵事實值得被深挖。比如,診療照片是由誰拍攝的?是否符合醫院的管理規定,有沒有通過其他渠道非法散布?當時診療室內(nei) 是否有其他無關(guan) 人員?相關(guan) 照片的拍攝和發布,患者本人是否知情?涉事醫生此前有沒有作出類似的侵犯患者隱私的舉(ju) 動?

  明確這些重要事實,既是為(wei) 了切實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依法依規嚴(yan) 肅處理涉事醫生,以儆效尤,也能對醫院的管理漏洞進行排查,及時發現問題,避免類似亂(luan) 象再次發生。

  身體(ti) 病痛並非人之所願,特別是涉及婦科等較為(wei) 私密的診療時,人們(men) 難免會(hui) 出現羞恥、畏懼、焦慮等負麵心理。這時候,醫院和醫生需要做的,是盡量關(guan) 照患者的尊嚴(yan) 和隱私,營造讓人真正放心、減少顧慮的舒適就醫環境,建立起醫患之間的信任感。類似泄露患者隱私的做法,應當被堅決(jue) 杜絕。

  要做到這一點,還需在嚴(yan) 格管理規範上重點發力。比如,一旦發現有醫生侵犯患者隱私的舉(ju) 動,醫院及相關(guan) 部門絕不該敷衍而過、“大事化小”地處理,隻有及時查明真相,公正地予以解決(jue) ,才能遏製隨意調侃、泄露患者隱私的不良風氣,督促醫護人員約束好自身行為(wei) 。

  此外,保障患者隱私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應落實到具體(ti) 的從(cong) 業(ye) 規範中。就拿婦科診療來說,有關(guan) 如何保障不必要的醫護人員及時離場,確保手術過程被記錄時征得患者同意,避免敏感部位的非必要展示,防止患者個(ge) 人信息被非法傳(chuan) 播等等,都應有明確的執業(ye) 規範和行動指南。隻有這樣,才能讓患者真正安心,獲得更有尊嚴(yan) 的就醫體(ti) 驗。(任冠青)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