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綠水青山鄉村遊 昔日“窮溝”展新貌
外麵天寒地凍,棚內(nei) 溫暖如春,在遼寧大連金普新區石河街道石河村的一棟櫻桃大棚裏,櫻桃樹已經萌出綠色的花苞。
種植戶劉景國不時用手掐掉幾個(ge) ,後來幹脆拿來剪刀,邊跟記者聊邊修剪起櫻桃樹。他說:“一個(ge) 苞裏麵,一朵結一個(ge) 果,我把多餘(yu) 的給掰下去了,它就能集中營養(yang) ,果更甜。”
石河村位於(yu) 沈大高速石河出口約3公裏處,前往小黑山腳下東(dong) 溝旅遊度假區的遊客必經這裏,順路到櫻桃棚采摘,自有樂(le) 趣。“一斤櫻桃相當於(yu) 一筐蘋果,更好賣。”劉景國說,“去年的櫻桃主要發往廣東(dong) 等地,購買(mai) 者大多是曾經來過我家采摘的老客戶。”
廣東(dong) 遊客的造訪,對劉景國來說曾經難以想象。這裏以前是有名的窮山溝,隻有一條土路連接外界,後來連通外界的石東(dong) 線修好了,偏僻山鄉(xiang) 成了綠水青山,吸引了大量遊人,山村的麵貌煥然一新。
石東(dong) 線多彎路,嶄新的柏油路在山山水水間穿行,沿途串起野趣樂(le) 園、嶺上花夕、粉黛花田、小黑山森林公園等網紅景點,劉景國的大棚就在石東(dong) 線外幾十米處。
“現在的東(dong) 溝,不管你多大歲數,隻要你不懶,肯定都有錢。旺季的時候老人們(men) 都會(hui) 上山隨便摘點野菜,就能換錢。”劉景國說。
鄉(xiang) 村旅遊的發展也帶動了農(nong) 家樂(le) 的紅火。家住景區附近的村民遲福瑾把自家院子改造成了農(nong) 家樂(le) 。餐廳、廚房幹淨整潔,房前院後,柴火垛得整整齊齊。旅遊季節這裏最多能同時接待約200人,從(cong) 事農(nong) 家樂(le) 服務約20年的遲福瑾對新一年的前景很看好:“現在還沒開業(ye) ,就有電話來問的。”
石河村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冷麗(li) 告訴記者,這裏去年接待遊客近60萬(wan) 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約1.2億(yi) 元,日接待能力達到6000多人。
“原先大家紛紛外出打工,現在不僅(jin) 有很多人回村,甚至都有人來這裏打工了,有些來自大連市區和普蘭(lan) 店的人,要坐班車來上班。”冷麗(li) 說,這些年來,石河村靠著發展旅遊,鋪就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幸福路”,家家戶戶都嚐到了甜頭。未來,這裏將繼續挖掘身邊的傳(chuan) 統文化,讓鄉(xiang) 村文化旅遊更加豐(feng) 滿立體(ti) ,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記者蔡擁軍(jun) 、張博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