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政策力度加快流通體係建設
進一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推動高質量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與(yu) 完善,實現從(cong) 要素供給到商品消費的城鄉(xiang) 、區域循環暢通
建設高質量現代流通體(ti) 係,暢通市場供需循環,有利於(yu) 激活國內(nei) 即期消費,創造未來消費,挖掘潛在消費,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
過去三年,為(wei) 減輕新冠疫情對供需循環造成的不利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精準施策,有效解決(jue) 國民經濟循環各環節出現的“堵點”“卡點”問題。比如,通過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支持保障重點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穩定運行;通過免征快遞收派服務增值稅,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hui) 保險費政策實施範圍等措施,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e) 企業(ye) 開展幫扶,確保市場供需循環暢通;支持重點地區冷鏈物流企業(ye) 發展,引導地方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配送體(ti) 係,激活國民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等等。此外,積極推動降低市場主體(ti) 房屋租金、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對繳納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納稅人給予減免……一係列助企紓困政策利當下、益長遠,不僅(jin) 有效地穩主體(ti) 、穩增長,對加快後疫情時代產(chan) 能複蘇、消費回暖,提升市場運行效率,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我國生產(chan) 流通消費正呈現全麵複蘇的態勢。接下來,當乘勢而上,進一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推動高質量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與(yu) 完善,提高國民經濟循環效能。
在加快構建高質量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方麵,要逐步擴大財政政策效果。根據《“十四五”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規劃》和商務部有關(guan) 規劃,我國將健全冷鏈物流設施體(ti) 係,推進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構建冷鏈物流骨幹網絡,切實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最初一公裏”、銷售“最後一公裏”等問題。為(wei) 此,去年中央財政已通過設立服務業(ye) 發展資金來引導地方統籌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接下來,要密切完善項目管理,嚴(yan) 格資金監管,強化績效考核,總結機製創新、政策創新、模式創新等經驗成果,推動工作成效由點到麵拓展,加快形成農(nong) 商聯係更為(wei) 緊密、產(chan) 銷銜接更為(wei) 暢通的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體(ti) 係。
5G、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破了要素流動的阻礙,各類流通渠道的合作共享也能大大降低渠道體(ti) 係建設及運營維護的費用。財稅政策可通過鼓勵流通企業(ye)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與(yu) 企業(ye) 間的合作共享,來進一步提高國內(nei) 供需循環流通的效率。比如,通過開展財政專(zhuan) 項補貼、減免稅費等手段,引導各類流通企業(ye) 加強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接納與(yu) 學習(xi) ,提升流通企業(ye) 對外服務和對內(nei) 管理的數據化和智能化水平,積極促進流通企業(ye) 間的合作共享,加快流通領域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發展。
優(you) 化政策幫扶,還可以通過“財政+金融+產(chan) 業(ye) ”等組合方式,為(wei) 物流業(ye) 從(cong) 業(ye) 機構和人員提供普惠信貸支持和政策性保險保障服務,促創業(ye) 、穩就業(ye) ,推動貨暢其流、人暢其行、資金融通更加便利。
現代物流一頭連著生產(chan) ,一頭連著消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以更大力度推動高質量現代流通體(ti) 係的建設與(yu) 完善,將促進從(cong) 要素供給到商品消費的城鄉(xiang) 、區域循環暢通,不斷激發“中國大市場”的源源生機活力,更好造福中國和世界人民。(李 偉(wei)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