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知識產權保險為創新成果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2023-02-09 10: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累計提供逾1100億(yi) 元風險保障——

  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險為(wei) 創新成果保駕護航

  光明日報北京2月8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yu) 飛

  2月8日,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財產(chan)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舉(ju) 辦新聞發布會(hui) ,正式發布國內(nei) 首份《中國知識產(chan) 權保險發展白皮書(shu) (2022)》(以下簡稱“白皮書(shu) ”)。

  記者從(cong) 白皮書(shu) 中獲悉: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累計為(wei) 超過2.8萬(wan) 家企業(ye) 的近4.6萬(wan) 餘(yu) 件專(zhuan) 利、商標、地理標誌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提供了逾1100億(yi) 元風險保障。

  “知識產(chan) 權保險作為(wei) 我國知識產(chan) 權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產(chan) 權市場化運行與(yu) 發展中,發揮了拓展融資渠道、提供風險保障的雙重作用,有效促進了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白劍鋒說。

  中國的知識產(chan) 權保險已覆蓋所有知識產(chan) 權

  2020年5月,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一批企業(ye) 投保全國首單知識產(chan) 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保單。2020年12月,參與(yu) 投保的廣州某通信技術公司在美國遭遇“專(zhuan) 利流氓”的無端侵權訴訟。保險、法務、知識產(chan) 權、技術專(zhuan) 家以及中外律所組成的專(zhuan) 項應對小組迅速成立,分析確認該公司產(chan) 品不侵權的事實,並確定應對策略。最終案件順利結案,保險公司支付包括法律費用和和解金額在內(nei) 的全部理賠款。

  這是一起知識產(chan) 權保險為(wei) 企業(ye) 麵臨(lin) 知識產(chan) 權糾紛提供風險保障的典型案例。白劍鋒表示,知識產(chan) 權保險為(wei) 企業(ye) 化解知識產(chan) 權風險提供了有效途徑,在服務創新主體(ti) 和市場主體(ti) 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需求、防範和分擔知識產(chan) 權運行風險、促進知識產(chan) 權運營服務體(ti) 係建設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白皮書(shu) 指出,我國自2011年開始探索專(zhuan) 利保險相關(guan) 工作。2012年起,通過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動先行先試與(yu) 實踐探索的方式,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批準了44個(ge) 地區開展專(zhuan) 利保險試點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幹意見》,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加快發展科技保險,推進專(zhuan) 利保險試點”的部署要求。隨後,各類知識產(chan) 權保險政策不斷推出,極大促進了知識產(chan) 權保險的發展。

  目前,中國的知識產(chan) 權保險已經覆蓋了專(zhuan) 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以及商業(ye) 秘密等近乎所有的知識產(chan) 權類型,涵蓋知識產(chan) 權創造、保護、運用各個(ge) 環節。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有超過22個(ge) 省份、99個(ge) 地市開展了知識產(chan) 權保險業(ye) 務,累計為(wei) 超過2.8萬(wan) 家企業(ye) 提供了逾1100億(yi) 元風險保障。

  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提供風險保障,提升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

  《白皮書(shu) 》指出,知識產(chan) 權保險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提供了風險保障,豐(feng) 富了知識產(chan) 權轉化運用渠道,促進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的提升。

  以北京為(wei) 例,2020年1月9日,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局、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北京銀保監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政策,通過政府給予一定比例保費補貼的方式,支持北京市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ye) ,將具有創新性、引領性、前沿性的專(zhuan) 利向保險公司投保知識產(chan) 權保險。

  截至目前,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保險試點項目人保財險已為(wei) 437家冠軍(jun) 及中小企業(ye) 的4521件專(zhuan) 利,提供了50.29億(yi) 元的風險保障。

  “知識產(chan) 權保險一方麵通過先行賠付等條款,幫助中小企業(ye) 維持生產(chan) 經營、減少經濟損失。另一方麵也可以降低中小企業(ye) 因非主觀故意侵權麵臨(lin) 知識產(chan) 權惡意投訴或訴訟的風險,為(wei) 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中合法救濟渠道提供有效補充,對於(yu) 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競爭(zheng) 格局具有重要意義(yi) 。”中國人保財險副總裁降彩石介紹,知識產(chan) 權保證保險、信用保險正廣泛應用在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作價(jia) 入股、轉讓許可、技術投資等轉化運用活動中。

  知識產(chan) 權保險還麵臨(lin) 不少挑戰

  白皮書(shu) 指出,知識產(chan) 權保險作為(wei) 一項新興(xing) 保險產(chan) 品,發展過程中同樣麵臨(lin) 著不少挑戰。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軍(jun) 建認為(wei) ,知識產(chan) 權相較於(yu) 其他無形資產(chan) ,價(jia) 值波動的影響因素更加多樣,不僅(jin) 包括知識產(chan) 權本身的技術性,也包括產(chan) 業(ye) 發展、科技演進、國際趨勢等因素。對於(yu) 知識產(chan) 權產(chan) 品的研發者來說,知識產(chan) 權價(jia) 值確定是開展知識產(chan) 權保險業(ye) 務的重要基礎,是科學準確確定知識產(chan) 權保險產(chan) 品保費和保額標準的直接依據。知識產(chan) 權評估對評估人員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更豐(feng) 富的數據信息分析支撐。

  “盡管我國知識產(chan) 權創造質量正在不斷提升,但仍有大量中小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管理不規範、缺乏負責知識產(chan) 權工作的專(zhuan) 門人才。”胡軍(jun) 建表示,很多市場主體(ti) 還不了解知識產(chan) 權保險的作用和意義(yi) ,建議各方主體(ti) 協同配合,著力構建具有普惠屬性的知識產(chan) 權保險全流程服務體(ti) 係。為(wei) 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提供更加豐(feng) 富的知識產(chan) 權保險綜合服務,強化知識產(chan) 權價(jia) 值評估方法和風險防控水平。同時,將新技術運用於(yu) 價(jia) 值評估與(yu) 保險產(chan) 品研發、服務等方麵,比如建立知識產(chan) 權保險精算模型。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yun) 表示,此次知識產(chan) 權保險白皮書(shu) 的發布,對全麵總結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險發展現狀,促進知識產(chan) 權保險各方參與(yu) 主體(ti) 加強業(ye) 務交流與(yu) 合作,推動知識產(chan) 權保險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也將繼續聯合相關(guan) 部門,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chan) 權保險的業(ye) 務指導與(yu) 政策支持力度。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09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