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評論員觀察)
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我們(men) 也沒有任何權利浪費
近年來,隨著相關(guan) 文件出台、“光盤行動”開展,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不過,有媒體(ti) 調查發現,在舉(ju) 辦婚宴、商務宴請等場合,“舌尖上的浪費”仍時有發生。春節期間,親(qin) 朋好友聚會(hui) 增多,菜吃不完、剩菜不打包的情況有所抬頭,相關(guan) 情況需要引起重視。
餐飲消費環節,食品浪費問題往往易發多發。究其原因,一方麵在於(yu) 不少餐飲企業(ye) 還沒有提供小份菜、半份餐的選項,對引導適量點餐也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麵,有的消費者因為(wei) 講排場、好麵子,請客點菜傾(qing) 向於(yu) 多多益善,卻不好意思打包。吃什麽(me) 、吃多少誠然是個(ge) 人自由,但不管出於(yu) 何種原因浪費食物,就是對社會(hui) 資源的不必要消耗,既有違勤儉(jian) 節約的傳(chuan) 統美德,也不利於(yu) 培養(yang) 理性消費觀。
據測算,我國餐飲業(ye) 人均食物浪費量約為(wei) 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wei) 11.7%,大型聚會(hui) 浪費率達38%。每年被倒掉的食物,足以供應兩(liang) 億(yi) 人一年的口糧。我國人口多、基數大,每人浪費一點,就會(hui) 是驚人的量。浪費不僅(jin) 給我國糧食生產(chan) 帶來較大壓力,由此產(chan) 生的大量廚餘(yu) 垃圾,還會(hui) 導致環境汙染。製止餐飲浪費,對守護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意義(yi) 重大。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我們(men) 也沒有任何權利浪費。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製止餐飲浪費,關(guan) 鍵是要讓浪費可恥、節約為(wei) 榮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葡萄從(cong) 開花到成熟需要2—3個(ge) 月,蔬菜種植前的育苗需要1個(ge) 月左右,玉米從(cong) 播種到成熟需要2個(ge) 月以上……一則公益廣告中,農(nong) 作物生長成熟需要的天數,與(yu) “扔掉隻需1秒”形成強烈對比,引發人們(men) 對於(yu) 浪費糧食行為(wei) 的反思。可以說,樹立節儉(jian) 意識,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自覺抵製餐飲浪費行為(wei) ,每個(ge) 人都責無旁貸。當前,仍有一些人對反食品浪費認知度不足、認同度不高。各地有必要加強法律、行政、經濟、宣傳(chuan) 教育等手段的綜合運用,保障反食品浪費法的有效貫徹實施,讓反食品浪費成為(wei) 更多人的思想和行為(wei) 自覺。
製止餐飲浪費,離不開供給側(ce) 的精細管理。事實上,出於(yu) 節本增效等因素的考慮,餐飲企業(ye) 普遍有“想節約”的強烈需求。但受限於(yu) 管理水平,很多中小型餐飲企業(ye) 、個(ge) 體(ti) 餐飲經營者,很難和大型企業(ye) 、連鎖企業(ye) 一樣,實現餐飲生產(chan) 、加工、服務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正因此,無論是食材采購、儲(chu) 存管理,還是加工製作、就餐服務,或是餐廚垃圾的分類處置,複製推廣減少浪費的成熟經驗做法,幫助廣大餐飲企業(ye) 提高“會(hui) 節約”的能力,應當成為(wei) 職能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今後的一項重點工作。
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拒絕浪費並不難,不妨從(cong) 現在開始,從(cong) 少點一道菜、多打幾個(ge) 包做起。堅持適量、適度、適中原則,深入宣傳(chuan) “不光盤子才丟(diu) 麵子”的理念,做好餐飲製作消費各環節、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我們(men) 一定能有效減少餐桌上的浪費,進一步提高消費者合理消費、按需點餐、珍惜糧食的意識,讓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成為(wei) 更多人的選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