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增進福祉,讓好日子幸福綿長(現場評論·開局之年共奮進⑥)

發布時間:2023-02-16 09: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不棄微末、久久為(wei) 功

  來到山東(dong) 東(dong) 營,記者沿墾利黃河大堤而行。走進楊廟社區,隻見水泥路筆直寬敞,居民樓排布整齊;聽著“嘀嘀嘀”聲,一輛輛公交車有序駛過。路過社區廣場,人們(men) 通過一曲《南展頌》歌唱生活的喜悅。

  楊廟社區的生機勃勃,是沿黃群眾(zhong) 過上好日子的縮影。近年來,山東(do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成黃河灘區遷建工程建設,讓60萬(wan) 灘區群眾(zhong) 住進新房。保安寧、強幫扶,興(xing) 產(chan) 業(ye) 、謀發展,沿黃群眾(zhong) 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增長,昔日“窮窩窩”變成了美麗(li) 家園。幾位老人撫今追昔,不免感慨:“從(cong) 前,到處水汪汪,生活難變樣。如今,新農(nong) 村新麵貌,生活大變樣。”

  黃河流經山東(dong) 9個(ge) 市,河道長628公裏,全線均為(wei) “地上懸河”。近年來,山東(dong) 累計投入1300多億(yi) 元,實施河道整治、防洪減災工程,除害興(xing) 利。在東(dong) 營市利津縣黃河王莊管理段會(hui) 議室,段長殷和亮打開管理係統,輕點鼠標,轄區內(nei) 河勢一覽無餘(yu) 。通過這一係統,可實時查看河勢工情,幫助研判汛期,實現精準調度。殷和亮說:“視頻巡查代替步巡,準確又高效。”科技治黃、智慧治河,助力實現以黃河安瀾護百姓安寧的目標。

  保護黃河、治理黃河,重在確保大河無大險;灘區遷建、百姓遷居,旨在共赴好生活。對群眾(zhong) 而言,“身安”與(yu) “心安”一個(ge) 也不能少。在泰安市東(dong) 平湖畔的前埠子村,見到“電商達人”謝慶麗(li) 時,她正在撈活蹦亂(luan) 跳的鯉魚,切塊、稱重、打包,一氣嗬成。同樣是賣魚,以前要去幾十裏外的城裏發貨,現在快遞車直接開到了家門口。她笑容滿麵:“要俺說,新生活越來越滋潤,新窩窩越住越舒心。”安得了居、安得好居,創得了業(ye) 、創得好業(ye) ,群眾(zhong) 實幹奮鬥的勁頭足著咧!

  群眾(zhong) 安居創業(ye) ,有賴於(yu) 產(chan) 業(ye) 支撐。《山東(dong) 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相關(guan) 地區要發揮優(you) 勢、突出特色,“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宜糧則糧、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因地施策促進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淄博市高青縣蓑衣樊村的黃新海,嚐到了政策甜頭。在毗鄰黃河、三麵環水、濕地連片的村莊,老黃辦起了農(nong) 家樂(le) ,吃上了旅遊飯。他高興(xing) 地說:“生意紅火火,一桌接一桌。致富有盼頭,日子有奔頭。”沿黃地區有資源、有優(you) 勢更有條件走具有區域特色的產(chan) 業(ye) 之路,應當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做優(you) 做強特色產(chan) 業(ye) ,千方百計增加群眾(zhong) 收入。

  讓好日子“更上一層樓”,還有不小提升空間,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完善配套設施。在濟南市長清區孝裏街道孝興(xing) 家園,居民王守學給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從(cong) 搬進新房、修了新路,出門有學校、衛生室,出行、上學、看病都不再難,家家戶戶都通了天然氣、自來水、互聯網。”點滴變化,托舉(ju) 起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從(cong) 安居到樂(le) 業(ye) 再到穩步提升生活品質,隻有不斷在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上出實招、下功夫,才能讓群眾(zhong) 真正得實惠、添福祉,更好融入新家園、建設新家園。

  大河奔湧幸福來,美好生活開新篇。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不棄微末、久久為(wei) 功,定能讓沿黃群眾(zhong) 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作者為(wei) 本報山東(dong) 分社記者李 蕊)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