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筆墨潤心 教學相長(中國道路中國夢·強國複興有我)

發布時間:2023-02-21 10:0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除了教授本專(zhuan) 業(ye) 的課程外,我還開設了一門書(shu) 法課。一開始,這是為(wei) 對外漢語專(zhuan) 業(ye) 本科生開設的書(shu) 法選修課,後經過調研評估,課程被命名為(wei) “中國書(shu) 法藝術”並向全校開放。課堂上學習(xi) 書(shu) 法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背景也越來越豐(feng) 富。

  書(shu) 法是一門藝術。我和課堂上的學生有一個(ge) 共識,就是要努力把漢字寫(xie) 得更好看。這不僅(jin) 是為(wei) 了增強書(shu) 寫(xie) 能力,更是在涵養(yang) 文化品位。除了講授書(shu) 法史、書(shu) 法理論和書(shu) 寫(xie) 心得,我還帶著學生練習(xi) 、臨(lin) 帖,每學期安排幾次外出觀摩學習(xi) 著名碑刻。通過多種多樣的學習(xi) 方式,學生們(men) 可以全麵了解漢字的特征和演變史,於(yu) 方寸之間感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之美,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文化自信。

  人們(men) 常說“字如其人”。研習(xi) 書(shu) 法,往往也能起到成風化人的作用。為(wei) 了增進學生們(men) 對書(shu) 法的興(xing) 趣,我通常會(hui) 在基本練習(xi) 後,指導他們(men) 寫(xie) 自己最熟悉的字。有名學生專(zhuan) 門學習(xi) 了自己姓氏的不同字體(ti) 寫(xie) 法,到學期末能寫(xie) 出一個(ge) 尺幅很大、頗有神采的行體(ti) 字。學生在日複一日的練習(xi) 中領悟書(shu) 法藝術的奧妙,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不斷增強,並從(cong) 中獲得更多快樂(le) 和成就感。這成為(wei) 促進他們(men) 刻苦練字的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門書(shu) 法課還產(chan) 生了意想不到的“外溢效應”,讓更多人因為(wei) 書(shu) 法產(chan) 生了解中國文化的興(xing) 趣。有一個(ge) 選修書(shu) 法課的學生,畢業(ye) 後去國外攻讀研究生。她告訴我,中國留學生在當地華文學校兼職通常都是教漢語,而她卻多教了一門書(shu) 法課。跟她學習(xi) 的有華人,也有不少當地人,他們(men) 都對書(shu) 法很感興(xing) 趣。書(shu) 法這門中國藝術,正在異國他鄉(xiang) 承載著講述中國故事、傳(chuan) 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職能。

  一支筆、一方墨、一張紙、一本帖,書(shu) 法中蘊含著獨特的中國審美、中國情感、中國智慧,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抓手。讓書(shu) 法中的人文韻味、審美趣味走近大眾(zhong) ,是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中華美育精神的應有之義(yi) ,也是不斷增強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如今,不少修完課程的學生,還會(hui) 時不時把習(xi) 作發來讓我點評。我相信,隨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發揚光大,中國書(shu) 法這門藝術會(hui) 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而我也很願意在三尺講台上,將美的種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

  (作者為(wei)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師)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