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數據繪製城市“健康畫像”

發布時間:2023-02-22 10:2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2》發布——

  大數據繪製城市“健康畫像”

  2月21日,由清華大學萬(wan) 科公共衛生與(yu) 健康學院、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2》(以下簡稱《指數》)發布會(hui) 在京舉(ju) 行。

  《指數》研究發現,從(cong) 總體(ti) 趨勢上看,全國城市健康水平穩步提升;中小城市組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較快,與(yu) 大城市組差距逐漸縮小。在核心格局方麵,大城市組京、滬、杭、寧、深引領全國;中小城市組湖州、衢州、威海、黃山、本溪位列前五名;在區域格局上,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優(you) 勢顯著。從(cong) 產(chan) 業(ye) 特征角度分析,大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逆勢上揚。而在健康設施方麵,居民健康服務“最後一公裏”仍亟待打通。

  近三年全國城市健康指數呈現穩步上升

  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3月啟動以來,“清華城市健康指數”已連續三年發布多期成果報告。課題組利用時空大數據挖掘技術,完成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健康畫像”,得到社會(hui) 各界認可和廣泛關(guan) 注。

  據課題組介紹,2022年,課題組進一步優(you) 化測算方法、拓展多種數據來源,編寫(xie) 完成新一年度《指數》,《指數》研究覆蓋了中國296個(ge) 地級以上城市,為(wei) 推動人民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貢獻了“清華智慧”。

  《指數》指出,從(cong) 全國整體(ti) 來看,近三年全國城市健康指數呈現穩步上升。大城市健康指數整體(ti) 優(you) 於(yu) 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指數增速較快,二者差距逐漸縮小。從(cong) 城市水平分級數量分布來看,引領級、優(you) 質級城市數量持續增加,追趕級和發展級城市數量三年逐年減少。近三年城市健康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補足落後城市的短板。

  在區域格局上,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領先,主要體(ti) 現在健康產(chan) 業(ye) 、健康行為(wei) 優(you) 勢顯著。根據城市群指數總分平均值排序來看,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位列全國19個(ge) 城市群前兩(liang) 位,城市健康水平優(you) 勢顯著。在健康產(chan) 業(ye) 板塊,排名前10城中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共占據8席;珠三角城市創新能力水平表現優(you) 異;長三角城市新藥研發數量獨占鼇頭。在健康行為(wei) 板塊,排名前10城中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共占據7席;珠三角城市人均運動用品消費額排名第一;長三角城市居民健康素養(yang) 水平排名第一。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hui) 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院長薑勝耀表示,“清華城市健康指數”基於(yu) 多源大數據,構建了可度量、可比較、可落地的城市健康水平評價(jia) 標尺,這不僅(jin) 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實踐任務,也是一項具有前瞻意義(yi) 的交叉學科議題,為(wei) 健康城市建設的“中國方案”提供了智力支撐。

  指標優(you) 化挖掘“一城一策”

  發布會(hui) 上,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高級研究專(zhuan) 員李棟博士詳細介紹了《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2》研究成果。

  李棟表示,圍繞研究內(nei) 容,指數進行了兩(liang) 大優(you) 化。一是完善測評指標體(ti) 係,響應各級政府訴求,將健康產(chan) 業(ye) 提級到一級指標,形成健康服務、健康產(chan) 業(ye) 、健康行為(wei) 、健康設施、健康環境、健康效用構成的6大評價(jia) 板塊(一級指標),並下設17個(ge) 評價(jia) 領域(二級指標)和39項評價(jia) 項目(三級指標)。二是進一步擴大城市樣本、拓展數據範圍,完成全國296個(ge) 地級以上城市數據深度分析,其中多源社會(hui) 大數據占比75%,數據體(ti) 量更加豐(feng) 富,涵蓋60萬(wan) 條健康產(chan) 業(ye) 鏈數據、10億(yi) 條運動行為(wei) 數據、300萬(wan) 億(yi) 條健康消費數據等。

  “與(yu) 此同時,《指數》著眼於(yu) 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麵臨(lin) 的地域差、城市差、層級差問題,采用錦標賽製的評價(jia) 方法,重視相對成績而非絕對成績,追求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並以城區人口規模為(wei) 依據,將城市分為(wei) 大城市組、中小城市組分別解讀評價(jia) 結果,推動‘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定製型差異化發展。”李棟說。

  據課題組介紹,為(wei) 打造高水平開放研究平台,“清華城市健康指數”還將於(yu) 近期上線網站,以可視化方式呈現跨城市、跨年度、跨區域、多角度的指數成果分析,公眾(zhong) 及相關(guan) 機構可在網站上查詢相應數據。

  健康城市讓居民生活更美好

  在《指數》城市排名中,北京市、成都市分別位於(yu) 全國第一名和西部地區第一名。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愛衛處處長湯偉(wei) 民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針對主要居民主要健康問題,北京市深入推進健康北京行動,全方位全周期提供健康服務,保障群眾(zhong) 健康,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由2017年的82.15歲增長到2021年的82.47歲,居民嬰兒(er) 死亡率由2017年的2.29‰下降到2022年的1.26‰,孕產(chan) 婦死亡率由2017年的5.68/10萬(wan) 下降至2022年的2.97/10萬(wan) ,主要健康指標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裏的幸福成都。’這句話不隻是成都市民的共識,還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外地人流入成都。”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黃輝說,“因為(wei) 健康,成都這個(ge) 城市的魅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黃輝介紹,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超過2100萬(wan) ,較2019年增加400多萬(wan) ,成都在2023年春節熱門旅行目的地城市中排名第三。因為(wei) 健康,成都的魅力得到進一步彰顯。結合天府綠道建設,成都市已打造出“綠道+體(ti) 育”融合發展的公園城市健身新場景。

  “目前,成都市綠道裏程達1.7萬(wan) 公裏,為(wei) 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le) 、健身的新場景。”黃輝說,2022年利用城市“剩餘(yu) 空間”打造了109個(ge) “社區運動角”,全市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達2.52平方米,“2022年,成都經常參加體(ti) 育鍛煉人數比例達42.4%,累計建成健康街道(鎮)145個(ge) 、健康社區(村)515個(ge) 、健康單位901個(ge) 、健康家庭近萬(wan) 個(ge) ”。

  (光明日報北京2月21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ya) 雄)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