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紮實推動落實代表委員建議提案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積極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紮實推動落實代表委員建議提案
新華社記者王優(you) 玲
加裝電梯、劃出停車位、拆除違建、改造路麵、新增綠化……近年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在各地全麵推進,不斷打通痛點堵點,破除機製障礙,暢通民心民意,提升了群眾(zhong) 獲得感。
2020年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hui) 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周嵐提交了關(guan) 於(yu) 鼓勵市場力量參與(yu)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提案,提出了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建立居民參與(yu) 投入機製,推動“建管一體(ti) 化”改革等建議。
“各地在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改善中積累了經驗,但也存在市場參與(yu) 難度大、改造後管理難等現實問題。這些問題成為(wei) 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代表委員關(guan) 心的話題,也是相關(guan) 部門的工作重點。”周嵐說。
收到提案,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積極組織力量對相關(guan) 問題進行了調研,回複表示:將積極引導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培育規模化實施運營主體(ti) ,探索可持續改造運營模式,盡早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自2018年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連續五年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五年來,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收到關(guan) 於(yu)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提案共100多件,代表委員在建議提案中呼籲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推動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開展無障礙建設、適老化改造等惠民項目。
記者了解到,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黨(dang) 組高度重視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建立了部黨(dang) 組統一部署、部領導分工負責、承辦司局具體(ti) 落實、辦公廳協調督辦的工作機製,部領導加強對分管領域建議辦理質量的審核把關(guan) ,確保辦理質量和效率。
據介紹,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主動與(yu) 代表委員溝通,開展專(zhuan) 題調研,將相關(guan) 建議轉化為(wei) 深化改革、破解難題的政策措施,及時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同時,加強統籌協調,規範建議提案辦理程序,啟用信息化管理係統,實時掌握辦理進度,限時督促辦結,及時公開辦理結果,主動接受社會(hui) 監督。
這些建議提案為(wei) 完善相關(guan) 政策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以來,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每年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印發專(zhuan) 門文件,部署各地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chu) 備一批”原則,自上而下研究確定年度改造計劃任務,加強要素保障,壓茬推進實施。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指導各地著力引導群眾(zhong) 轉變觀念,變“要我改”為(wei) “我要改”,形成社會(hui) 各界支持、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的濃厚氛圍。建立政府與(yu) 居民、社會(hui) 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機製,明確項目實施主體(ti) ,落實稅費減免政策。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yu) 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
五年來,各地積極動員專(zhuan) 營單位、房地產(chan) 企業(ye) 、物業(ye) 服務公司、專(zhuan) 業(ye) 機構等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整體(ti) 改造,水電氣熱信等專(zhuan) 營設施單項改造,以及養(yang) 老、便利店等社會(hui) 服務設施改造建設。積極吸引社會(hui) 力量全鏈條參與(yu) 改造項目策劃、設計、融資、建設、運營、管理。
三年來,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編印了6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製清單》,推廣各地在動員居民參與(yu) 、強化長效管理、吸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爭(zheng) 取金融支持等方麵的典型經驗和創新舉(ju) 措59條。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7萬(wan) 個(ge) ,惠及居民2900多萬(wan) 戶,完成投資6600多億(yi) 元。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一如既往重視全國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關(guan) 於(yu) 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提案,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繼續總結推廣一批先行地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動員群眾(zhong) 參與(yu) 、吸引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爭(zheng) 取金融支持等方麵的可複製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不斷完善政策機製,切實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