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旅行,警惕致命血栓
春暖花開,正是出遊好時節。隨著天氣轉暖,不少人將出遊提上日程,陳阿姨最近卻遇上了一樁糟心事。經曆近十個(ge) 小時的長途飛行,一下飛機,陳阿姨自覺胸悶、胸痛、氣短,喘不過氣來。所幸家屬及時撥打120,陳阿姨得到了救治。醫生告訴她,患上的是肺動脈栓塞,也稱為(wei) “經濟艙綜合征”。
複盤整個(ge) 飛行經過,陳阿姨想起自己在飛行途中幾乎沒離開過座位,也沒喝上幾口水,加之機艙內(nei) 空氣幹燥,導致人體(ti) 血液粘稠,更易形成血栓。下飛機活動後,由於(yu) 下肢深靜脈血栓剛剛形成,容易脫離靜脈壁,隨血液回流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縮,將血栓推入肺動脈,從(cong) 而導致這一係列症狀的發生。
事實上,不僅(jin) 是長途坐飛機會(hui) 引發經濟艙綜合征,長時間坐火車、轎車、打麻將、玩電腦、伏案寫(xie) 作等,均易因下肢長時間靜止不動而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當然,大家也不必談“栓”色變,適當運動鍛煉可有效減少血栓風險,應避免久坐、久臥。對於(yu) 久坐人群而言,花一點時間站起來,伸展腿部,並適時走動,對於(yu) 血液循環非常重要。
全球每37秒就有一人死於(yu) 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體(ti) 循環的各種栓子脫落,阻塞肺動脈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環障礙的臨(lin) 床病理生理綜合征,最常見的肺栓子為(wei) 來源於(yu) 下肢深靜脈的血栓,也包括羊水、脂肪、癌栓等。
打個(ge) 比方,血管是人體(ti) 血液流通的管道,也是各個(ge) 器官的“水管”。如果水中摻雜著很多雜質,而水流又相對緩慢時,裏麵的雜質就容易結塊、沉積、滯留,一旦水流、水壓出現變化,這些滯留的大塊雜質會(hui) 被衝(chong) 向遠端,隨之阻塞某些“管道”造成水流不暢,甚至斷水的情況。
肺栓塞是臨(lin) 床常見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全球每37秒就有一人死於(yu) 肺栓塞。
很多肺栓塞都是“坐”出來的。當人體(ti) 長時間處於(yu) 下肢屈曲坐位姿勢,下肢不活動而人體(ti) 血液在循環過程中需要克服重力作用,靠肌肉收縮力量自下而上運輸,長時間久坐不動或其他製動,肌肉逐漸失去動力,血液則會(hui) 出現瘀滯,下肢的靜脈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臨(lin) 床上稱之為(wei) 深靜脈血栓形成。
簡言之,長時間在經濟艙狹小的坐位上久坐,下肢血管裏粘稠的血液形成的小“血塊”,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肺動脈後,堵住了肺動脈,堵住後引發各種缺氧症狀。
嚴(yan) 重者會(hui) 出現肺動脈主幹栓塞,進而導致低氧血症、低血壓,甚至引發猝死的可能。但究竟是否會(hui) 發生生命危險,還取決(jue) 於(yu) 栓子大小及堵塞程度。有的患者栓子一塊塊分批次掉落,此時感覺比較輕微,有緩衝(chong) 時間,而有些栓子大塊掉落,直接導致某根肺動脈堵塞,此時血流被迫終止,患者就會(hui) 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肺栓塞最常見的症狀除呼吸困難、胸痛、咯血外,還包括氣促、胸悶、虛脫、暈厥、麵色蒼白、出冷汗等,嚴(yan) 重者心動過速和呼吸停頓,甚至心跳驟停。
經濟艙綜合征的危險因素
根據研究顯示,長時間不活動,是引發經濟艙綜合征的主要原因,而任何導致靜脈血流瘀滯、血管內(nei) 皮損傷(shang) 和血液高凝狀態的因素均是該疾病的危險因素。除此之外,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遺傳(chuan) 性和獲得性兩(liang) 大類因素。
■遺傳(chuan) 性因素
這是由遺傳(chuan) 變異引起的,臨(lin) 床表現為(wei) 反複動靜脈血栓形成。年輕患者尤其是年齡小於(yu) 50歲的患者,當無明顯原因下出現反複靜脈血栓形成,或家族內(nei) 有明顯發病傾(qing) 向者,需要引起重視。
■獲得性因素
獲得性危險因素,顧名思義(yi) ,是指後天獲得的易發生該疾病的多種病理生理異常。可以單獨存在一項因素,也可多種後天因素同時存在,主要包括:惡性腫瘤患者;心肺疾病患者(比如心功能不全、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創傷(shang) 或近期接受外科手術者;既往有靜脈血栓栓塞症病史者;年齡因素,尤其是年齡大於(yu) 60歲的人群;使用雌激素避孕藥者或其他含有雌激素製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慢性疾病患者;特定人群,如孕婦、吸煙者;長途飛行靠窗座位者等。
一旦出現肺栓塞的主要三大症狀(胸痛、呼吸困難、咯血),醫生即可懷疑存在該疾病的可能性。同時,醫師根據病史了解患者有無上述高危因素的存在,結合發病時症狀和病史初步判斷患該疾病的可能性。
一旦高度懷疑該疾病,立即抽血化驗(如血氣分析提示低氧血症,D-二聚體(ti) 可明顯升高),行肺動脈增強CT或肺動脈造影可明確有無肺動脈栓塞。
治療上,如無禁忌症,在懷疑肺栓塞時可使用肝素抗凝治療。如遇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者,在積極維持生命體(ti) 征的同時,需考慮藥物溶栓等治療。
經濟艙綜合征重在預防
經濟艙綜合征重在預防,在飛行途中出現下肢酸脹、疼痛或者一側(ce) 下肢水腫時,就要警惕可能發生了深靜脈血栓。
一旦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情況,甚至暈厥、休克等表現,應第一時間求助乘務員,出現症狀後,一定要減少活動,保持靜臥休息,保持冷靜,利用飛機上的氧氣裝置進行氧療,下飛機後迅速送醫就診。
如果不想被“栓”住,可以學學以下幾招:
一是動,乘客可適當在機艙走廊內(nei) 走動,適當做伸腿運動,避免下肢血流瘀滯。也可以站在座位邊,踮起腳尖,抬起後腳跟,每次動作持續幾秒鍾,10-15次為(wei) 一組。使腿部肌肉收縮,把血液壓向靜脈,避免產(chan) 生血栓。
二要飲,千萬(wan) 不要因為(wei) 在飛機上上廁所麻煩就少喝水。多飲水可以稀釋粘稠的血液,同時通過喝水和勤上廁所被動改變坐姿,坐坐、站站、走走,一舉(ju) 兩(liang) 得。
三來穿,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乘客,可穿著醫用彈力襪。相應研究表明,該措施可以降低該疾病的發生率。
四用藥,血栓性疾病患者和高凝血症患者需根據自身疾病情況,選擇服用一些抗凝的藥物。
(浦東(dong) 新區人民醫院急診與(yu) 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宋衛東(d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