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當職場女性有了娃,如何讓“軟肋”成為“鎧甲”

發布時間:2023-03-17 10:3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3年,中國計劃生育協會(hui) 、中國青年網絡和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全國大學生婚育觀念調查》顯示,55%的女大學生將事業(ye) 穩定作為(wei) 生育孩子的重要條件之一。

  拚事業(ye) ,還是生娃?對於(yu) 不少處於(yu) 育齡期的職場女性來說,很難判斷這是個(ge) 多選題,還是單選題。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中國青年報社《兩(liang) 會(hui) 青年說》的節目邀請嘉賓共同探尋這一話題:當職場女性事業(ye) 上升期“撞”上生育黃金期,如何最大程度減少對女性生育意願的影響?如何讓女性“魚與(yu) 熊掌”二者兼得,在收獲至愛寶寶的同時,也能夠在職場獲得人生價(jia) 值與(yu) 成就感?

  升職還是生娃 別成為(wei) 二選一的題

  “對於(yu) 職場女性來說,當媽是道坎兒(er) 。”40歲的張會(hui) 敏對這句話深有感悟。

  她有兩(liang) 個(ge) 孩子,大女兒(er) 11歲,小兒(er) 子3歲。第一次懷孕前,她是一家商超的店長,西服和高跟鞋是她的職場標配,張會(hui) 敏至今記得自己在會(hui) 議室裏自信地與(yu) 客戶談判的樣子,那是她職場生涯的高光時刻。這一切,在有了第一個(ge) 孩子後,就轉向了另一條軌道。

  張會(hui) 敏總結說:“在職場和生育的矛盾中,最難平衡的就是時間。”最令她糾結的時期是孩子0-3歲時,沒有父母支持,帶娃壓力大;上幼兒(er) 園後,如何保證按時接送娃又是一道坎兒(er) ;如果寶寶生病了,能請幾天假來照顧孩子……這一串串問題,接連困擾著張會(hui) 敏。

  和她一樣的職場媽媽,有人在工作與(yu) 照顧孩子的時間中打轉,有人困在背奶的窘境裏。

  32歲的趙越也是一名職場媽媽,她的母親(qin) 可以幫她帶孩子,這讓重返職場的她少了一絲(si) 壓力。但回去上班的第一天,她多了一項新任務:背奶。

  趙越所在的公司有兩(liang) 個(ge) 母嬰室,沒生孩子前,她總覺得“利用率很低”,成為(wei) 背奶媽媽後,她才發現,“使用母嬰室是需要排隊的”。

  為(wei) 了能盡快吸完奶回去工作,趙越通常會(hui) 選擇無人使用的會(hui) 議室“速戰速決(jue) ”。但會(hui) 議室並不能給背奶媽媽安全感。有一次,趙越在會(hui) 議室的隔間剛吸完奶,原本無人的會(hui) 議室突然湧進一大群人開會(hui) ,看著手裏裝滿母乳的奶袋和攤開的吸奶工具,她驟然緊張起來,躡手躡腳地坐在隔間,不敢發出一點聲響,直至同事開完會(hui) 離開,她才悄悄打開門出去。

  一個(ge) 背奶媽媽說,擠奶帶來身體(ti) 上的痛苦能忍受,令她不能忍受的是,為(wei) 什麽(me) 職場媽媽不能坦然、輕鬆地擠奶、背奶?背奶帶來的尷尬與(yu) 困窘,反倒成了職場媽媽的普遍心境。

  趙崢是一家公司的合夥(huo) 人兼客戶總監,有時哺乳時間正好趕上開會(hui) ,在漲奶到無法忍受後,不得不留下一句“我需要吸奶”,飛速離場,留下同事們(men) 麵麵相覷。每逢這種尷尬的時刻,趙崢都打心底裏期待社會(hui) 能多點對哺乳期女性困境的科普,讓更多人理解職場媽媽的不易。

  “其實,升職和生娃並非隻能二選一,職場女性也不必強迫自己成為(wei) 滿分媽媽,放輕鬆些就好。”趙崢希望社會(hui) 層麵更多考慮職場媽媽的狀況,公司和公共場所能修建完備的母嬰室,讓她們(men) 感受到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的體(ti) 貼與(yu) 嗬護,可以大大減輕職場媽媽的心理壓力。

  因生育遭受隱性就業(ye) 歧視不能忍

  34歲的逸塵和老公相識7年,結婚4年,沒娃。逸塵身邊總有親(qin) 戚朋友提醒她,“你已經到了該生孩子的年紀”,但她更傾(qing) 向沒有孩子的“丁克”生活。特別是逸塵在職場中發現女性極易因生育而遭受歧視,更降低了生育意願。

  北京一家民企的HR阿雅坦言,考察育齡女性的婚育情況,是公司招聘女性員工的重點。雖然法律明確規定不得存在就業(ye) 歧視,但是職場中依然有一些不成文的“隱性手段”。阿雅透露,HR會(hui) 通過閑聊或者一些旁敲側(ce) 擊的提問,讓求職者無意中“透露”出自己的真實婚育現狀,而對於(yu) 一些不願意說明婚育情況的女性求職者,公司很可能直接不予錄用。

  去年年底結婚的何甜,就職於(yu) 某世界五百強公司負責行政管理,她的心理壓力則是擔心休產(chan) 假回來後自己的崗位被人替代。

  25歲的王梓就因為(wei) 生育被部門邊緣化。她曾就職於(yu) 湖南的一家企業(ye) ,當得知自己懷孕的那一刻,第一反應是“完蛋了”。原本賞識她的領導,把她從(cong) 核心部門調離至邊緣崗位,做著技術含量低且和自己所學專(zhuan) 業(ye) 關(guan) 係不大的瑣事。直至孩子快兩(liang) 歲時,情況也沒有好轉。

  其間,王梓忍不住多次找領導表達轉崗訴求,得到的多半是不痛不癢的回答。這種隱性職場歧視,讓她有種焦慮和挫敗感。“希望企業(ye) 能對職場媽媽多些肯定,不要以偏概全地認為(wei) 女性在當了媽媽後,就不能委以重任,這既沒有人文關(guan) 懷,也不公平。”王梓並不氣餒,她相信自己能在孩子和職場間都能勝任,“因為(wei) 這也是為(wei) 孩子做榜樣”。

  27歲的李書(shu) 晴在剛畢業(ye) 就規劃好了何時要孩子,在她看來,女性生養(yang) 孩子,“宜早不宜遲”。她更渴望體(ti) 驗擁有一個(ge) 寶寶的人生感受,“媽媽”這個(ge) 人生新角色可以帶來力量與(yu) 信心。

  雖然領教過職場和孩子帶來的兩(liang) 難,但張會(hui) 敏不後悔成為(wei) 一名母親(qin) ,現在她成了一名保險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在她看來,這份工作最吸引自己的是能彈性上下班,她能按時接送孩子上下學,還能兼顧職場工作。

  下班回家,孩子會(hui) 和她分享當天的趣事,笑著展示新學會(hui) 的知識,在家裏加班時,孩子在旁邊給她鼓勁兒(er) ,她感受到那一刻的幸福與(yu) 滿足感。這座城市有無數個(ge) 她,為(wei) 母則剛,她們(men) 在職場與(yu) 家庭之間努力打拚,讓“軟肋”成為(wei) “鎧甲”。

  怎樣給職場媽媽“穩穩的幸福”

  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全方位保障“她”權益。

  在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張麗(li) 雲(yun) 看來,該法的施行對更加全麵地保障職場女性的權益具有積極意義(yi) 。“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後強化了婦女平等就業(ye) 權保障,明確禁止招錄性別歧視情形,加大對孕哺期婦女權益的保護。”張麗(li) 雲(yun) 解讀道。

  各地針對育齡女性就業(ye) 歧視的問題出台了相關(guan) 法律條例。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表》中明確提出,對用人單位在招錄(聘)過程中以性別為(wei) 由拒絕錄(聘)用婦女,或者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錄(聘)用標準,或因結婚、懷孕、產(chan) 假、哺乳等降低女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等行為(wei) ,依法最高可處五萬(wan) 元罰款。

  上海市年初開始施行的《上海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中,新增了性別平等統計報告製度、性別平等評估機製,並要求建立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步的保障製度。

  在張麗(li) 雲(yun) 看來,這是一個(ge) 好的開端,立法從(cong) 根本上製止職場歧視行為(wei) ,根除顯性就業(ye) 歧視,對一些“隱性歧視”具有威懾作用。“現在女性的法律素養(yang) 明顯提高,若招聘過程中存在歧視問題,女性可以向婦女聯合會(hui) 、工會(hui) 、勞動行政部門、當地派出所等相關(guan) 部門求助,一經查實,勞動單位將按法律賠償(chang) 求職者。”張麗(li) 雲(yun) 說。

  除了育齡女性麵臨(lin) 的就業(ye) 歧視問題,對於(yu) 背奶媽媽的困擾,國家也放在了心上。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下發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女職工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母嬰設施,落實母乳喂養(yang) 促進行動。

  中日友好醫院婦產(chan) 科副主任醫師程嬌影坦言,職場女性通常麵臨(lin) 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她呼籲,職場要多給背奶媽媽一些實質性的關(guan) 愛。如配備照顧女性隱私的母嬰室,在其間安置著循環播放小寶寶視頻的電視,可以幫助背奶媽媽縮短擠奶的時間。

  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勝慧說,當事業(ye) 上升期“撞”上生育黃金期,解決(jue) 職場女性生育難題需要從(cong) 國家政策到社會(hui) 、企業(ye) 、家庭等各方合力。她建議,企業(ye) 除了相應的職能或經濟利益追求外,要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給予生育階段女性更多關(guan) 照;家庭中,男性要多參與(yu) 育兒(er) 環節,共同承擔家務、子女陪伴等家庭事務;女性自身也應樹立積極的生育觀。

  阿雅建議,政府部門製定完善相關(guan) 政策,比如給招聘育齡女性的中小企業(ye) 一些減免稅收等方麵的優(you) 惠政策,這將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ye) 招聘育齡女性的積極性,也讓適育女性不再因為(wei) 害怕失去工作而放棄生育。

  在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律師行業(ye)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齊秀敏看來,隻有在兼顧企業(ye) 利益、女性員工利益的情況下,才能讓企業(ye) 願意更好地為(wei) 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貢獻力量,讓生育期的女性員工解除後顧之憂。

  在產(chan) 科執業(ye) 近20年的程嬌影說,倘若能看著一個(ge) 小生命從(cong) 蹣跚學步到長大成人,是一件很有價(jia) 值和意義(yi) 的事。她經常和年輕媽媽說:“每個(ge) 寶寶都是上天給我們(men) 的最好禮物。”

  (應采訪對象要求,部分采訪對象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溫維娜 黃丹瑋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