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江蘇啟東:跨江親密協作 出海鏈接全球

發布時間:2023-03-24 09: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李健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清晨,在圓陀角的黃金海灘極目東(dong) 眺,一輪紅日從(cong) 海麵躍出。位於(yu) 江蘇最東(dong) 端的啟東(dong) ,迎來“江蘇第一縷陽光”,萬(wan) 裏長江在這裏奔騰入海,和黃海、東(dong) 海交匯一處。

  南通啟東(dong) 作為(wei) 江蘇唯一全域靠江靠海、緊靠上海的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交通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隨著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上海大都市圈“1+8”空間協同規劃的不斷推進,啟東(dong) 圍繞“滬蘇一體(ti) 融合發展窗口城市”的目標定位,搶抓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帶來的流量和產(chan) 業(ye) “兩(liang) 大紅利”,把跨江融合作為(wei) 最優(you) 路徑,堅定不移走好產(chan) 業(ye) 立市、製造業(ye) 強市之路,聚力打造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

  打造跨江融合互聯互通新格局

  記者來到北新鎮萬(wan) 安村附近的崇啟公鐵大橋施工現場,隻見巨大的機械吊臂正在上下揮舞,馬達聲轟鳴不斷,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

  “崇啟公鐵長江大橋全長4.09公裏,橫跨長江北支,是滬渝蓉高鐵(北沿江高鐵)滬寧段從(cong) 江蘇啟東(dong) 到上海崇明的關(guan) 鍵工程,也是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鐵兩(liang) 用無砟軌道斜拉橋。”中鐵大橋局滬渝蓉高速鐵路V標二分部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蔡華介紹,目前大橋主體(ti) 工程進展順利,主橋3#墩、4#墩均完成76根直徑2.8米鋼護筒插打,南北兩(liang) 岸水中棧橋全部鋪設完成。

  多年前,啟東(dong) 與(yu) 上海之間靠輪渡往返,單程就要4個(ge) 多小時。2011年12月24日,崇啟大橋的通車將啟東(dong) 與(yu) 上海的車程距離縮短到1個(ge) 小時。而崇啟公鐵長江大橋通車後,啟東(dong) 人乘坐高鐵到上海隻需約30分鍾。

  崇啟公鐵長江大橋不僅(jin) 將成為(wei) 聯通上海、南京與(yu) 南通新機場的南北向高鐵過江通道,其公路也將成為(wei) 通州灣新出海口的集疏運重要通道,推動滬蘇通跨江融合、江海聯動發展。

  打造跨江融合互聯互通新格局,呂四起步港被賦予了“江蘇新出海口”的重要使命。記者在呂四起步港區的遠程控製中心看到,工作人員通過可視化操作平台,隻需輕點幾個(ge) 按鈕,集裝箱碼頭裝卸、混配、轉運整套流程精準運行,一氣嗬成。

  “目前兩(liang) 個(ge) 10萬(wan) 噸級集裝箱碼頭是江蘇首個(ge) 全智能化、無人化集裝箱碼頭。”江蘇滬通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生產(chan) 作業(ye) 計劃主任宋奇南介紹,這些曾經需要人工完成的複雜環節,在這座全智能化、自動化碼頭僅(jin) 需幾名工作人員在遠程控製中心即可完成。

  2021和2022年,呂四起步港區2個(ge) 10萬(wan) 噸級通用碼頭和2個(ge) 10萬(wan) 噸級集裝箱碼頭正式運營,作為(wei) “江海聯運”關(guan) 鍵一環的內(nei) 河轉運區14個(ge) 千噸級碼頭於(yu) 2022年底全部投入使用。目前,“鐵路進港區、內(nei) 河到碼頭、港口通大洋”的多式聯運體(ti) 係已逐步形成。

  “接下來,啟東(dong) 將繼續推進糧油專(zhuan) 用泊位、疏港鐵路、疏港公路等配套工程建設,充分發揮‘2+2’碼頭跨江出海鏈接全球的海港優(you) 勢和溯江而上服務內(nei) 陸的通道優(you) 勢,努力打造‘港航貨融合、江海河聯動、公鐵水互通’的港口物流樞紐,全力助推通州灣新出海口與(yu) 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群形成長三角港口群‘一體(ti) 兩(liang) 翼’新格局,成為(wei) 江蘇沿海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啟東(dong) 市發改委副主任孫國兵充滿信心地告訴記者。

  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構築發展新優(you) 勢

  順著沿江公路由西向東(dong) ,在北支三條港至連興(xing) 港段18.8公裏的長江岸線上,密布著中遠海運海工、中集太平洋、振華重工、泰勝藍島等20多家船舶海工企業(ye) ,產(chan) 業(ye) 涉及海洋工程、特種船舶、能源裝備、風電產(chan) 業(ye) 等多個(ge) 領域,總投資超過300億(yi) 元。

  啟東(dong) 海工船舶工業(ye) 園成立於(yu) 2011年11月,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一大批“國之重器”在此孕育而生,“希望六號”“天鯤號”等60多個(ge) 世界首艘、首台、首製的海工裝備產(chan) 品從(cong) 長江入海口揚帆駛向世界,彰顯了啟東(dong) 船舶海工產(chan) 業(ye) 的實力。

  跨江親(qin) 密協作,在企業(ye) 創新中可窺一斑。在啟東(dong) 中遠海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文化展廳,該公司首席技術專(zhuan) 家徐秀龍指著一艘船模向記者介紹:“海上浮式生產(chan) 儲(chu) 卸油平台(FPSO)集成項目,船體(ti) 由上海外高橋船廠製造,剩下的20個(ge) 模塊由我們(men) 中遠製造和總裝調試。可以說,一艘海工船基本上就是一條強產(chan) 業(ye) 鏈,會(hui) 帶動整個(ge) 上下遊的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比如模塊裏的壓力容器、塔器來自蘇南,特種鋼來自寶鋼、沙鋼、南鋼等,這就是一個(ge) 很好的跨江融合的案例。”

  2023年初,啟東(dong) 一家生物科技企業(ye) 參與(yu) 合作的一款用於(yu) 治療新冠的藥物正式獲批。“公司將研發部門設在上海,充分利用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you) 勢,生產(chan) 和轉化則放在啟東(dong) 。這種合作模式,已經成為(wei) 啟東(dong) 許多高科技企業(ye) 的尋常操作。”該企業(ye) 副總經理楊繼民告訴記者。

  隻有雙向賦能才能互相成就。啟東(dong) 聚焦以上海為(wei) 重點的長三角高端創新資源,推行“研發、孵化、前窗在上海,生產(chan) 、轉化、後台在啟東(dong) ”的“科技飛地”模式,將啟東(dong) 打造成上海先進技術的優(you) 先承載區。

  啟東(dong) 持續加強對接上海重點園區的產(chan) 業(ye) 合作,跑好科技招商“新賽道”,大力招引“專(zhuan) 精特新”和外商投資企業(ye) 落戶。自2011年以來,啟東(dong) 累計承接來自上海的億(yi) 元以上產(chan) 業(ye) 轉移項目563個(ge) ,占全市落戶產(chan) 業(ye) 項目的65%,其中來自上海浦東(dong) 地區的項目占70%。

  “啟東(dong) 將通過更高質量全麵接軌上海、更快速度推動沿海崛起、更實舉(ju) 措做強園區平台,聚力推進跨江融合,實現資源共享、產(chan) 業(ye) 協同、功能互補、多元融合,持續為(wei) ‘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聚勢賦能。”南通市副市長、啟東(dong) 市委書(shu) 記李玲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