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生態產品總值核算成為綠色發展風向標
據3月26日《經濟日報》報道,日前,四川省巴中市舉(ju) 行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工作成果發布會(hui) 。會(hui) 上首次發布了2021年巴中市生態產(chan) 品總值(GEP),共計2010.75億(yi) 元。近年來,青海、海南、內(nei) 蒙古等省和自治區,深圳、麗(li) 水等23個(ge) 市(州、盟)以及阿爾山、赤水等100多個(ge) 縣(市、區)都開展了GEP核算試點示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一地的綠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金山銀山,又該如何核算呢?生態產(chan) 品總值(GEP)核算機製對此給出了答案。這一數據反映的是生態係統提供的最終生態產(chan) 品和服務價(jia) 值量化的總和,是對區域生態係統生態價(jia) 值的量化。通俗地理解,生態產(chan) 品總值就是給綠水青山“定價(jia) ”。
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公眾(zhong) 已經比較熟悉,但對GEP比較陌生。其實,兩(liang) 者既有區別,又有聯係。GDP是體(ti) 現經濟利益的重要指標,GEP是體(ti) 現生態效益的重要指標,二者並不對立、割裂。發展綠色經濟需要生態環境的支撐,保護生態環境又需要經濟係統的反哺和建設。隻有一手抓GDP,一手抓GEP,推動經濟和生態協同發展,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才能建設好美麗(li) 中國。
綠水青山“有價(jia) ”,綠色發展“有標”。綠色發展不是空洞模糊的理念,而應有明確的方向和路徑,落實到具體(ti) 行動中,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對一地的生態產(chan) 品總值進行核算,就相當於(yu) 給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或者綠色發展的政績算了一筆賬,能讓相關(guan) 方麵看清生態產(chan) 品的範圍以及價(jia) 值變化情況,明確綠色發展的得失,進而有助於(yu) 地方消除綠色發展的困惑和誤區,找準落實“兩(liang) 山理論”的抓手,明確綠色發展的標準和重點。
近年來,各級各地都努力摒棄“唯GDP”思維,力求實現經濟社會(hui) 與(yu) 生態環境均衡發展,一些生態功能區率先實施生態考核、綠色考核,在領導幹部調整過程中啟動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製度等。而核算生態產(chan) 品總值,可以給上述舉(ju) 措提供更全麵、更科學、更精準、更權威的數據支撐,讓相關(guan) 結果更具公信力,進而助力地方做好發展決(jue) 策,彈好發展鋼琴,把正綠色發展的方向盤。
核算生態產(chan) 品總值,既有政策引領,也有實踐推動。2021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意見》,進一步從(cong) 製度層麵,對我國開展GEP核算和價(jia) 值實現提出目標和要求。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也聯合發布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規範(試行)》。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及多個(ge) 省市都對經濟生態生產(chan) 總值、生態產(chan) 品總值核算規範、體(ti) 係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不少經驗。可以說,全麵推進生態產(chan) 品總值核算體(ti) 係建設的社會(hui) 共識日益強烈,條件和環境日益成熟。
下一步,各級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應瞄準GEP核算政策應用麵臨(lin) 的“度量難、交易難、抵押難、變現難”等問題,不斷轉變理念,總結經驗,優(you) 化機製,推進GEP核算體(ti) 係構建和應用的常態化、規範化、標準化、區域化,推進GEP核算“進規劃、進考核、進項目、進主流化綜合決(jue) 策程序”,讓GEP核算真正成為(wei) 綠色發展的風向標,成為(wei) 發展決(jue) 策的重要考量因素,成為(wei) 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的重要指南,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