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更加重視自主創新
作者:眭紀剛
創新是推動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們(men) 黨(dang) 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全麵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zheng) 態勢,深入研判國內(nei) 外發展形勢,把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對科技創新進行了頂層設計,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並強調“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這一係列重要戰略部署為(wei) 我們(men) 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
自主創新是相對於(yu) 技術引進和模仿而言的一種創造活動,主要通過內(nei) 部能力提升實現技術突破。對於(yu) 後發國家是否需要自主創新這一問題,曾經引發廣泛討論,特別是伴隨著全球化浪潮和互聯網技術的興(xing) 起,一些人認為(wei) 技術也是普通商品,可通過市場和貿易途徑獲得,將國家創新能力的提升寄托於(yu) 沒有自主創新的“國際合作”。但是,與(yu) 技術相關(guan) 的貿易具有特殊性。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引擎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創新能力決(jue) 定了一國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與(yu) 技術相關(guan) 的經濟活動往往關(guan) 係到國家發展全局。事實早已證明,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是買(mai) 不來的。一方麵,創新能力包含創新思維、創新意識、知識經驗、創新實踐等大量隱性知識,需要通過自主學習(xi) 和實踐才能獲得和提升;另一方麵,一些西方國家為(wei) 了維持領先優(you) 勢,不能容忍其他國家掌握核心技術後對其形成挑戰,甚至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後發國家創新發展。因此,雖然創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經濟活動,但是創新發展過程並非一個(ge) 純粹的市場行為(wei) 。科技創新戰略的選擇決(jue) 定著國家的發展前景,這就要求我們(men) 要將關(guan) 鍵核心技術緊緊掌握在自己手裏。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我國研發投入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達到3.09萬(wan) 億(yi) 元,是2012年的3倍,穩居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研發投入強度從(cong) 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專(zhuan) 利申請高速增長,2022年中國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首次突破7萬(wan) 件,連續四年居世界首位;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通訊等多個(ge) 領域湧現出一批重要成果;高技術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顯著提高,高新技術企業(ye) 從(cong) 2012年的3.9萬(wan) 家增加至2022年的40萬(wan) 家,貢獻了全國企業(ye) 68%的研發投入;等等。
也要看到,與(yu) 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我國科技創新力量比較分散,各類創新主體(ti) 聯係不緊密,科技創新相關(guan) 體(ti) 製機製還存在堵點,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不高,影響著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和創新活力發揮。我國基礎研究投入比例占研發投入比例仍然較低,研發投入結構有待優(you) 化;一些關(guan) 鍵領域仍然麵臨(lin) “卡脖子”風險,影響產(chan) 業(ye) 升級和長遠發展。還要看到,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風險增大,如果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將無法有效應對新的國際科技競爭(zheng) ,無法有效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men) 必須更加重視自主創新,大力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ge) 複雜的社會(hui) 係統工程,要堅持全麵係統的觀點,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優(you) 化自主創新的製度環境。為(wei) 實現中長期科技發展目標,要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體(ti) 製機製改革,提升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支持企業(ye) 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創新聯合體(ti) 。要深化科技評價(jia) 機製改革,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切實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確保關(guan) 鍵技術自主可控。當然,我們(men) 強調自主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絕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堅持在開放的大環境中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特別是在人類共同麵對的全球性問題上加強合作,為(wei) 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眭紀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