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豫園,流淌著綿長的文化血脈……
【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在上海黃浦區“老城廂”東(dong) 北部,在飛簷聳脊、彩椽畫棟的城隍廟身畔,靜臥著一座蔚然深秀的古老園林。
從(cong) 樓群摩天的陸家嘴、溢彩流光的外灘、車流滾滾的高架橋一路至此,舉(ju) 步跨入園中,眼前立時別有洞天。這,便是豫園。
豫園的“身世”,與(yu) 親(qin) 情有關(guan) ——明萬(wan) 曆五年,上海人潘允端從(cong) 四川布政使任上解職回鄉(xiang) ,在自家宅旁營建園林。此前,他已在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近二十年,但隻是建建停停,不成規模。此番辭歸,他決(jue) 意延請“造園聖手”張南陽將工程徹底完成,用來侍奉父親(qin) 潘恩。豫園之名,便是取“豫悅老親(qin) ”之意。
園林建成後,甫一亮相,便以“極亭台池沼之勝”贏得“東(dong) 南名園冠”美譽。一時間高朋滿座,名士王世貞、董其昌、王稚登等往來其間,遊宴、觀戲,好不熱鬧。有記載稱,豫園最盛時,占地七十餘(yu) 畝(mu) ,堂齋軒榭、亭台樓閣不下30處。清人葉夢珠《閱世編》這樣描繪豫園:“環山臨(lin) 水,嘉樹扶疏,高閣重堂,丹楹刻桷”,令人神怡心曠,深感“塵障為(wei) 之一空”。
“豫園是‘百態千麵’的,用‘湖心疊漪’一詞,最能比擬它層層疊疊的曆史與(yu) 特質。它是上海保存最為(wei) 完整的古典園林,也是盛極一時的老字號聚集地和小商品市場。”向記者講起豫園,同濟大學建築與(yu) 城市規劃學院教師朱宇暉一開口便是詩。
“豫園的命運流變,就是整個(ge) 上海命運流變的縮影。”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hui) 會(hui) 長仲富蘭(lan) 口中,明顯鐫著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豫園所在的‘老城廂’,是最為(wei) 本真的‘上海之根’,豫園浸潤於(yu) 這裏的市井煙火,又融入了文人雅士醉心的詩性藝術。潘氏家族衰落後,豫園漸形荒廢。直到清康熙年間,隨著海上貿易恢複、上海成為(wei) 東(dong) 南沿海重要港口,豫園也被豪紳富商集資買(mai) 下,從(cong) 私家園林變成了供其雅集遊樂(le) 的所在。其後,戰火頻仍、城市摧折,豫園還曾被英法侵略軍(jun) 駐紮,‘風光如洗,泉石無色’,在離亂(luan) 凋敝中艱難呼吸……”
直至新中國成立,古園終於(yu) 迎來了重生的春天!
1952年,市政府組織搶修勢將傾(qing) 頹的點春堂;1956年,決(jue) 定修複全園,“給人口密度最多的地區以很好的綠化環境,作為(wei) 廣大人民休憩的地方”。
園林學家陳從(cong) 周受命主持此事。他懷抱巨大熱情,拆除後建雜屋、重構昔年盛景,經過數年苦心經營,“老城廂”的市屋街巷間重現波光樹影:江南園林的清雅靈秀,回來了;徜徉悠遊的幸福生活,回來了!
1961年,豫園對公眾(zhong) 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陳從(cong) 周再度應邀,修複完善了豫園東(dong) 部九獅軒、玉華堂一帶景象,為(wei) 豫園更添“有所寓新的續筆”。
“就這樣,跨越四百多年,豫園由私人園林、風雅之所,變成了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間、市井生活的親(qin) 近之處。”朱宇暉話語欣然。
近年來,豫園又在悄然變身,成為(wei) 彌散著東(dong) 方生活美學的國潮街區。南翔饅頭店、春風鬆月樓、鮮得來、大壺春……一家家老字號比肩而立;蘇繡、剪紙、皮影……一項項非遺現場體(ti) 驗,贏得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垂青。
“喜歡豫園的不變,也喜歡它的變。豫園還是小時候熟悉的氣韻,卻又比記憶裏更加靈動鮮活。”家住黃浦區方浜路的居民陳瑩,戲稱自己是在豫園“泡”大的——一年四季,到童涵春堂配服中藥膏方,上湖心亭呷一盞茶,坐在綠波廊裏品賞幾味時令點心……小時候,她隨父母而來;現在,她帶孩子前來。“中國人講究應時而動,到豫園溜達一圈,就知道什麽(me) 時節該做什麽(me) 事。”
逛豫園燈會(hui) ,是市民沈爺叔一家每年元宵節的“保留節目”。“年年都來看燈,軋軋鬧猛。今年的燈會(hui) 傳(chuan) 統又新潮,勿要太好看。”他12歲的小孫女更是眉飛色舞:“那些瑞獸(shou) 仙草燈美炸了!還能手機掃碼看《山海經》場景、AR實景體(ti) 驗……又有科技感,又有傳(chuan) 統味!”
已經舉(ju) 辦28年的豫園燈會(hui) ,收獲了越來越多的海內(nei) 外“粉絲(si) ”。在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平台上,“上海豫園燈會(hui) 贏麻了”“2023豫園燈會(hui) 氛圍感拉滿”等話題衝(chong) 上熱搜,傳(chuan) 統的非遺燈會(hui) 實力“出圈”。
豫園變年輕了!更令人欣喜的是,豫園的“年輕態”不是憑空生造,而是沿著曆史文化的肌理自然生發。
“曆史上,豫園曾誕生中國第一家上市的商業(ye) 股份製公司,是新中國商業(ye) 發展的試水者、參與(yu) 者和受益者。今天,這裏依然‘創勁十足’,商旅文結合的模式,讓豫園無形中‘變大’了。”豫園股份輪值總裁倪強介紹,2022年7月,上海黃浦區將深化“大豫園片區”建設納入城區規劃,未來,一個(ge) 更新、更“潮”、更具活力的豫園,將帶來更多美好。
豫園,不隻是民俗、原鄉(xiang) 、傳(chuan) 統的標簽,它流淌著綿長的文化血脈,演繹著可親(qin) 、可感、可觸的中國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