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民營企業怎麽防“內賊”?盯緊關鍵崗,築牢防火牆

發布時間:2023-04-19 10:35: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的出納主管,利用職務便利,侵占2000多萬(wan) 元用於(yu) 網絡賭博,公司因此瀕臨(lin) 破產(chan) ;公司高管、銷售、采購等重點崗位負責人,偽(wei) 造材料、虛構合同甚至內(nei) 外勾結,侵占、挪用公司財產(chan) ,收受賄賂甚至索賄……

  內(nei) 部腐敗問題日益成為(wei) 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保護痛點,相關(guan) 案件多發。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民企內(nei) 部腐敗涉案人員利用掌握財務、采購、銷售、品牌管理、分配訂單等權力大肆牟利,持續時間長、隱蔽性強,給企業(ye) 帶來較大損失,有的企業(ye) 甚至因此深陷困境。

  近年來,在紀檢監察、公檢法等部門幫助下,不少民營企業(ye) 特別是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逐步加大內(nei) 控機製建設,對關(guan) 鍵環節、重點崗位加強監督,著力破解“內(nei) 賊難防”之困。

  出納主管侵占2000多萬(wan) 元用於(yu) 網絡賭博

  “內(nei) 賊”多發!福建泉州多家民營企業(ye) 負責人不約而同談到企業(ye) 發展的痛點。

  泉州一家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出納主管,長期沉迷於(yu) 網絡賭博,債(zhai) 台高築。輸紅眼的黃某為(wei) 了“搏一把”,將黑手伸向其負責保管的公司資金,采取私自轉賬、委托他人轉賬、取現等手段,侵占公司2000多萬(wan) 元用於(yu) 網絡賭博。短短半年時間,黃某血本無歸,導致公司瀕臨(lin) 破產(chan) 。

  記者從(cong) 泉州市公安局經偵(zhen) 支隊獲悉,2020年以來,當地公安機關(guan) 破獲涉民企職務犯罪案件346起,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236人,挽回經濟損失10億(yi) 餘(yu) 元。

  泉州部分中小企業(ye) 負責人表示,一方麵,內(nei) 部人員侵吞財產(chan) 是企業(ye) 麵臨(lin) 的一大風險,辛苦賺來的錢可能被“蛀蟲”掏空;另一方麵,由於(yu) 內(nei) 部腐敗的存在,有時為(wei) 了進入大公司供應鏈或尋求更好的商業(ye) 合作,還得向對方內(nei) 部人“行賄”。

  “一些公司高管明目張膽向下遊的中小企業(ye) 索賄、要求安排吃喝玩樂(le) ,甚至出現公司老板辛苦工作,高管常年在高檔餐飲娛樂(le) 場所大肆揮霍的怪象。”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ye) 負責人坦言。

  去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一批檢察機關(guan) 依法辦理民營企業(ye) 職務侵占犯罪典型案例,涉及銀行保險、電商、連鎖飲品、輪胎製造等多領域民營企業(ye) ,犯罪人員利用專(zhuan) 業(ye) 知識、相關(guan) 業(ye) 務程序、管理漏洞等,侵占、挪用公司資金。

  今年1月,騰訊發布的“反舞弊通報”稱,2022年,集團發現並查處商業(ye) 賄賂、職務侵占等觸犯企業(ye) “高壓線”事件70餘(yu) 起,100餘(yu) 人被辭退,10餘(yu) 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guan) 處理;美團發布的“生態反腐公告”稱,2022年,企業(ye) 查出重大案件41起,移送司法機關(guan) 107人,其中涉及內(nei) 部員工47人,生態合作商等外部人員60人,因廉潔合作問題清退且永不合作的合作商41家。

  民企“內(nei) 賊”緣何多發?為(wei) 何難防?

  盡管涉民企職務犯罪問題多發,但進入法律程序的隻是少部分,大多數時候是通過私下協商處理,犯罪成本低、收益大,導致屢打不絕。

  公安、檢察機關(guan) 辦案人員表示,民營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不少還是采用家族式和作坊化管理經營模式,企業(ye) 重要崗位員工多為(wei) 企業(ye) 主親(qin) 朋好友,即使發現存在涉嫌職務犯罪情形,但礙於(yu) 情麵也多選擇私了。個(ge) 別企業(ye) 主法律意識淡薄,認為(wei) “拿回扣”“收好處”等屬於(yu) 市場潛規則,不認為(wei) 構成犯罪。

  發現難、取證難也是導致此類問題多發的重要原因。泉州市公安局經偵(zhen) 支隊三大隊大隊長黃誌勇介紹,從(cong) 涉案情況看,民企腐敗案涉案人員絕大多數是公司高管、關(guan) 鍵崗位負責人、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等,行為(wei) 人對自己主管的業(ye) 務熟悉,對存在的漏洞、可以“尋租”的環節非常清楚。職務行為(wei) 與(yu) 犯罪行為(wei) 交叉,隱蔽性強,不少是內(nei) 外勾結,通過表麵合法的關(guan) 聯交易進行。有的打著促銷、發展客戶、廣告費用等名目進行;有的則是現金交易,犯罪持續時間長,不少證據在案發時已經滅失。

  有些涉案人員甚至在侵占行為(wei) 暴露後,以所掌握的公司客戶、技術、市場等機密要挾企業(ye) 主,最後達成妥協。

  此外,從(cong) 企業(ye) 內(nei) 部來看,一些企業(ye) 沒有建立完善的內(nei) 控機製,財務會(hui) 計製度不規範、專(zhuan) 業(ye) 審計督察力量不健全、合同審核不嚴(yan) 格等,都給民企職務犯罪可乘之機。

  共同構築內(nei) 部反腐“防火牆”

  近年來,民企內(nei) 部腐敗個(ge) 案涉案金額不斷加大,受害企業(ye) 受損利益達上千萬(wan) 元以上的案件時有發生,亟待加大懲治力度,提升違法成本。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長陳建新說,近年來公安機關(guan) 持續加大打擊力度,破獲一大批民企腐敗案件,一批高管、部門負責人等被判刑,起到了懲治、震懾作用。

  部分民企負責人建議打造職業(ye) 信用平台,加強員工腐敗的源頭預防。將員工涉及侵占、挪用公司資金,收受賄賂、行賄等納入信用記錄,在行業(ye) 共享,讓失信人員付出更高違法犯罪成本。

  此外,配強審計監督部門也是構築內(nei) 部反腐防火牆的有效手段。建立審計監督部門,或借助外部專(zhuan) 業(ye) 力量,對重點崗位、業(ye) 務環節開展常態化審計監督,有助於(yu) 規範企業(ye) 經營管理,逐漸建立所有權經營權監督權明晰、各司其職、“穿透”治理的現代企業(ye) 製度。

  記者調研了解到,近年來,在紀檢監察、公檢法等部門幫助下,泉州一些民營企業(ye) 特別是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加大內(nei) 控機製建設,對關(guan) 鍵環節、重點崗位加強監督,劍指內(nei) 部腐敗。

  2020年,泉州一家鞋服企業(ye) 根據公安機關(guan) 走訪時的建議,成立法務內(nei) 控部門,並與(yu) 供應鏈廠商簽訂廉潔承諾書(shu) ,約定如果供應商向企業(ye) 員工行賄將承擔違約責任。2022年,公安機關(guan) 查處了該企業(ye) 部門負責人收受供應商賄賂100餘(yu) 萬(wan) 元案件,除了公安機關(guan) 辦案追繳的賄賂款外,該企業(ye) 通過上述供應商廉政承諾書(shu) 中的違約責任一項,從(cong) 行賄的供應商手中收取違約款達2000餘(yu) 萬(wan) 元。

  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表示,集團不僅(jin) 加強內(nei) 部審計監督,建立重點崗位負責人輪崗製,還要求供應商簽承諾書(shu) 不向公司任何人提供回扣、行賄,如果遇到索賄的,向公司舉(ju) 報可以獲得獎勵。

  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介紹,去年以來,恒安新設風險控製部,緊盯公司廉潔風險點,梳理出多項數據指標,一旦出現異常就要深入調查,“這個(ge) 部門相當於(yu) 公司“紀委”,無論是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設立以來已查處發現多起問題線索,有的還移交公安機關(guan) 。”

  泉州紀檢監察、檢察、公安經偵(zhen) 等部門,均建立了掛鉤聯係企業(ye) ,常態化走訪企業(ye) 製度,及時發現異常動向,提升企業(ye) 防範、打擊職務犯罪水平。

  晉江市檢察院檢察長王文龍介紹,近年來,檢察機關(guan) 聯合25家職能部門成立民營企業(ye) 合規建設服務聯盟,根據企業(ye) 申請,走進企業(ye) 對財務管理、職務廉潔、合同簽訂、商業(ye) 秘密保護等16個(ge) 環節進行“合規體(ti) 檢”,強化監督,堵塞漏洞。

  (本報記者鄭良)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