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這些勞務品牌何以成為就業增收“金名片”?

發布時間:2023-04-21 10:43:00來源: 工人日報

  找家政,首選“興(xing) 安家政”;好縫紉工,得從(cong) 化德縣找;電力架線工,要屬享譽全國的“敖漢架線工”……當前,勞務經濟發展已進入品牌經營時代,構建勞務品牌促進農(nong) 村富餘(yu) 勞動力轉移,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已成為(wei) 各地的共識。如何打造勞務品牌,讓其成為(wei) 就業(ye) 增收的“金名片”,也引起了各地的思考。

  樹一個(ge) 品牌帶一片就業(ye)

  一根安全帶,百米高空,重達數噸、需使勁仰頭才能看到頂端的線塔,像在百米高空走鋼絲(si) 的架線作業(ye) 現場……這是內(nei) 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架線工的日常工作環境。

  架線工不僅(jin) 需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要膽大心細、有技術做支撐,沒有經過專(zhuan) 業(ye) 培訓和實踐,很難入門。而在敖漢旗,從(cong) 事架線的工人多達5萬(wan) 人,經紀人170餘(yu) 人,工人月工資平均在6000元以上,每年為(wei) 該旗創造勞務經濟收入17億(yi) 元以上。

  “現在每月收入過萬(wan) 元,已經在縣城買(mai) 了房子。”楊繼波是土生土長的敖漢旗人,架線工較高的收入讓他早早解決(jue) 了“買(mai) 房置業(ye) ”的人生大事。

  截至目前,內(nei) 蒙古自治區共培育打造“敖漢架線工”“豐(feng) 鎮工匠”“巴林左旗笤帚工”等國家級勞務品牌7個(ge) ,打造“開魯建工”“化德縫紉工”等自治區級勞務輸出品牌19個(ge) ,以及“仁和蒙嫂”“科爾沁育嬰師”等家政服務品牌34個(ge) ,累計帶動就業(ye) 近60萬(wan) 人次。

  “勞務品牌成為(wei) 拉動就業(ye) 增長、促進群眾(zhong) 增收、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這些年來,勞務品牌的功能正從(cong) 化解就業(ye) 總量壓力,向化解就業(ye) 結構矛盾、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方麵轉變。”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說。

  多形式培訓助脫貧致富

  “對於(yu) 青壯年群體(ti) 來說,月收入萬(wan) 元以上的架線工等工種‘含金量’很高。對於(yu) 需要照顧老人孩子的婦女來說,月收入幾千元的刺繡工、育嬰嫂等工種的‘含金量’也很高。我們(men) 所說的提高勞務品牌的‘含金量’,應該是廣義(yi) 上的、能夠促進不同勞動力群體(ti) 提高收入,這也是我們(men) 一以貫之的工作推進思路。”內(nei) 蒙古自治區就業(ye) 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市場需求大、吸納就業(ye) 多、簡單易學……在“中國笤帚苗之鄉(xiang) ”赤峰市巴林左旗,笤帚苗手編成為(wei) 很多農(nong) 牧民家庭婦女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

  據統計,2018~2022年,當地共組織培訓農(nong) 牧民3332人,為(wei) 笤帚苗產(chan) 業(ye) 形成品牌並發展壯大提供了豐(feng) 沛的人力資源。

  “培訓采取駐村初級培訓、精品提升培訓兩(liang) 種方式進行,培訓後與(yu) 笤帚加工企業(ye) 對接,農(nong) 牧民到龍頭企業(ye) ,或者采取‘企業(ye) +農(nong) 戶’的形式,農(nong) 牧民在家加工笤帚,企業(ye) 回收產(chan) 品。”當地就業(ye) 部門負責人介紹。

  目前,巴林左旗共有笤帚加工企業(ye) 198個(ge) ,帶動2萬(wan) 餘(yu) 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增收。

  推動勞務品牌創業(ye) 促就業(ye)

  內(nei) 蒙古自治區按照“一縣一品牌”的要求,大力推廣市場化運作、規範化培育、技能化開發、規模化輸出、品牌化推廣、產(chan) 業(ye) 化發展的“六化”發展模式。各盟市在大力發展勞務品牌的同時,也格外重視品牌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社會(hui) 效益。

  家庭十分困難的範玉普參加當地人社部門舉(ju) 辦的電焊培訓班,取得資格證書(shu) 後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經過3年打拚,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範玉普也被紮蘭(lan) 屯市就業(ye) 局訓練中心聘為(wei) 培訓講師。幾年來,他已累計培訓合格焊工學員143人。

  紮蘭(lan) 屯人社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每年,紮蘭(lan) 屯都有400多名城鄉(xiang) 勞動力通過參加焊工技能培訓實現就業(ye) 或自主創業(ye) 。目前,9期電焊班學員中,參加培訓後成功創業(ye) 的有12人,帶動就業(ye) 102人。

  “專(zhuan) 業(ye) 技能是務工人員的立身之本,決(jue) 定著品牌的競爭(zheng) 力。” 內(nei) 蒙古自治區就業(ye) 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隨著經濟轉型和產(chan) 業(ye) 升級,市場對技能型勞動力的需求日益旺盛,各地要大力提高勞務品牌的技能含量,有針對性地抓好培訓,提升勞動者素質能力,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