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下科技創新“快進鍵”?記者實探南京科創最前沿
央廣網南京4月24日消息(見習(xi) 記者王紀民)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近些年來,江蘇南京通過多舉(ju) 措加速科技創新能力發展。4月2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活動首站來到南京,記者走進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東(dong) 部)中心、紫金山實驗室,看南京如何按下科技創新“快進鍵”。
“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核心使命,是為(wei) 江蘇現有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持續提供技術供給。”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助理郜軍(jun) 介紹。據了解,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是一家定位於(yu) 科學到技術轉化關(guan) 鍵環節的“橋梁”機構。截至目前,江蘇產(chan) 研院已在江蘇省內(nei) 各產(chan) 業(ye) 領域與(yu) 龍頭企業(ye) 共建了265家企業(ye) 聯合創新中心,覆蓋了江蘇省13個(ge) 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江蘇產(chan) 研院目前衍生孵化的企業(ye) 超過1200家,累計服務企業(ye) 超過20000家。
“未來,江蘇產(chan) 研院將繼續發揮科技體(ti) 製改革‘試驗田’的優(you) 勢,持續構建集創新資源、研發載體(ti) 、產(chan) 業(ye) 需求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以及包含人才生態、空間生態和金融生態的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生態,為(wei)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新貢獻。”郜軍(jun) 表示,在未來的長三角之間跨區域、跨領域的協同攻關(guan) 、協同創新方麵,江蘇產(chan) 研院也將繼續深入探索,為(wei) 科技體(ti) 製改革試驗田煥發出更大的活力。
在大數據應用、通信等領域,南京同樣在不斷嚐試與(yu) 探索,積極走在前列。2016年10月,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dong) 部)中心正式落戶南京江北新區。“目前,中心已建成亞(ya) 洲規模最大的基因測序矩陣、亞(ya) 洲規模最大的質譜組學檢測平台、國內(nei) 最大的生物樣本庫,以及行業(ye) 領先的新藥檢測平台。”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台總經理闞蘇立介紹,東(dong) 部中心高標準建設江蘇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目前已對接3萬(wan) 餘(yu) 家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涵蓋全省8000餘(yu) 萬(wan) 人口,實現健康檔案7400餘(yu) 萬(wan) 份、門診病例10億(yi) 多份、住院病例5000多萬(wan) 份的高質量公衛醫療數據匯聚。
發布了全球首個(ge) 大網級網絡操作係統、全球首個(ge) 骨幹級可編程交換設備操作係統、國內(nei) 首個(ge) 泛邊界異構多雲(yun) 交換平台……位於(yu) 南京市江寧區的紫金山實驗室,也在近些年取得了一係列突破性成果。“紫金山實驗室裏包括網絡領域、通訊領域、網絡安全領域在內(nei) 的三大團隊都是瞄準國家重大需求選定科研課題。”紫金山實驗室科研部部長齊望東(dong) 表示,“在現有成果基礎上實現整個(ge) 領域的世界領先,這是我們(men) 下一步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