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 “數字+執法”三年行動啟動

發布時間:2023-04-26 10:19: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ju) 措。2018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持續推動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改革,整合商標專(zhuan) 利等領域知識產(chan) 權執法力量,開啟知識產(chan) 權執法的新篇章。

  我國知識產(chan) 權執法有哪些新變化?當前知識產(chan) 權執法麵臨(lin) 哪些新情況?今後知識產(chan) 權執法又有哪些新舉(ju) 措?在世界知識產(chan) 權日到來之際,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了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有關(guan) 負責人。

  著力構建優(you) 化協同高效執法體(ti) 係

  2018年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黨(dang) 中央行政執法改革精神,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實現了“一支隊伍管執法”,著力解決(jue) 分層、多頭、重複執法等問題,提升了知識產(chan) 權執法效能。

  該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加強頂層設計,先後出台《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市場監督管理執法監督暫行規定》《市場監督管理舉(ju) 報投訴處理暫行辦法》等規章,編發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實現行政執法目錄、行政執法程序、舉(ju) 報投訴平台、執法裝備標準、執法服裝徽章、基層建設規範“六統一”,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體(ti) 係。

  據介紹,5年來,市場監管總局持續組織開展“鐵拳”行動,充分發揮係統集成效應,嚴(yan) 厲查處侵權假冒違法行為(wei)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專(zhuan) 利等知識產(chan) 權領域案件24.7萬(wan) 件,執法辦案能力比改革初期有較大幅度提升,有力保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探索建立協作聯動、全鏈條打擊執法機製

  隨著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侵權假冒呈現出“線上線下一體(ti) 化運作和地域分布區塊化、產(chan) 銷分工精細化、物流支付信息化、違法行為(wei) 組織化”的特點,網絡化、鏈條化、數字化新型侵權行為(wei) 逐漸增多,傳(chuan) 統的調查取證方式麵臨(lin) 很大挑戰。

  該負責人介紹,從(cong) 近年來查處的知識產(chan) 權案件來看,多數與(yu) 網絡有關(guan) ,而且有的案件涉及多個(ge) 區域。今年1月,江蘇省寶應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機電公司銷售假冒商標的軸承案,發現當事人通過微信群發布信息采購低價(jia) 軸承,加貼正品商標標識後對外銷售。北京市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查處的丁某銷售假冒商標的鞋服案,當事人除線下銷售外,還通過抖音、快手平台進行線上銷售。去年6月,安徽省蚌埠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guan) 查處特大製售假冒白酒案,成功搗毀位於(yu) 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的製假窩點和銷售中心,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案值2100萬(wan) 元。這個(ge) 案件鏈條長、覆蓋麵廣,買(mai) 家遍布多個(ge) 地方,形成產(chan) 供銷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

  針對這些知識產(chan) 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完善執法機製。

  該負責人說,市場監管總局會(hui) 同公安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海關(guan) 總署、知識產(chan) 權局、版權局製定了《加強網購和進出口領域知識產(chan) 權執法實施辦法》,完善行刑銜接和跨部門協作機製。指導推動京津冀、長三角、淮海經濟區、西北地區等建立跨區域執法協作機製。今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與(yu)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建立局地執法協同聯動機製,近期在天津召開了京津冀執法協作工作會(hui) 。下一步,將總結推廣跨區域執法協作經驗,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立完善上下聯動、區域協同、源頭打擊的全鏈條執法機製。

  加強知識產(chan) 權執法法治保障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為(wei) 知識產(chan) 權執法工作提供了指引。

  該負責人表示,對於(yu) 下一步知識產(chan) 權執法工作,市場監管總局將製定加強知識產(chan) 權執法的指導意見,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對今後一段時期市場監管部門執法工作作出部署,重點抓好三方麵工作:

  一是持續嚴(yan) 厲打擊侵權假冒。聚焦侵權假冒多發的實體(ti) 市場、互聯網領域和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健康安全的重點商品,加強線索摸排和督查督辦,組織查辦一批大案要案,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ti) 的知識產(chan) 權。推進分類、精準執法,廣泛運用處罰、教育、告誡、約談等方式,保障執法效果與(yu) 社會(hui) 效果相統一。

  二是積極破解新型執法難題。啟動“數字+執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完善網絡環境下調查取證製度,依托電商平台大數據資源、快遞物流等信息和跨部門銜接、跨區域協作機製,打通生產(chan) 、流通、銷售等環節,探索全鏈條執法、源頭打擊的新路子。

  三是不斷完善執法保障措施。堅持以法治的思維和手段破解執法辦案難題,按照行政執法改革精神推動修訂相關(guan) 法律法規。針對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出現的新情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建立健全執法措施,不斷提高知識產(chan) 權執法的法治化水平,為(wei) 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