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五一”觀察:旅遊經濟迎重大戰略轉折 加速回暖趨勢將持續

發布時間:2023-05-06 10:02: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6日消息(記者 宋雪)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遊行業(ye) 複蘇勢頭強勁,全國假日市場平穩有序。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wei) ,2023年勞動節假日旅遊市場繼續春節以來“高開穩走、加速回暖”的態勢,旅遊經濟迎來了從(cong) 市場複蘇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轉折。

  遊客走得更遠、停得更久、玩得更有文化

  “這個(ge) 假期,遊客走得更遠、停得更久、玩得更有文化了。”戴斌介紹,勞動節假日期間,遊客平均出遊半徑180.82公裏,同比增長81.59%;目的地平均遊憩半徑15.98公裏,同比增長167.16%。跨省遊客比例達24.50%,較去年同期提高15.5個(ge) 百分點;83.47%的遊客出遊距離在100公裏以上,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9.73個(ge) 百分點。國內(nei) 機票“量價(jia) 齊升”,去哪兒(er) 網機票預訂數據和百度地圖經緯度數據顯示,今年勞動節期間全國Top50熱門航線平均飛行直線距離與(yu) 2019年相比增加了93.2公裏。

  專(zhuan) 項調查顯示,假日期間一日遊遊客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6.0個(ge) 百分點,停留2天以上的遊客占比則提升了9.55個(ge) 百分點。“事實上,能讓遊客長時間停留並重複訪問的,從(cong) 來都是可以共享的美好生活及其背後便捷的交通體(ti) 係、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現代化的商業(ye) 環境和高品質的服務。”戴斌表示。

  近年來藝術、科技與(yu) 旅遊的融合,有力推動了假日旅遊市場的內(nei) 容創造和場景營造,創造了更多有借鑒意義(yi) 和推廣價(jia) 值的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場景。“中國旅遊研究院節前發布的‘藝術與(yu) 旅遊融合經典案例’,引起旅遊市場的廣泛關(guan) 注。專(zhuan) 項調查顯示,72.53% 的遊客參與(yu) 了兩(liang) 項以上文化活動,同比提高6.63個(ge) 百分點。”戴斌介紹,“這個(ge) 假期不僅(jin) 有人間煙火氣的烤串,更有傳(chuan) 統民俗與(yu) 新潮藝術相結合的時尚,還有音樂(le) 、戲曲、舞蹈和氤氳的書(shu) 香。”

  “進淄趕烤”: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近期,工業(ye) 城市淄博憑借燒烤一躍成為(wei) 旅遊市場的“頂流網紅”,引得無數遊客“進淄趕烤”。“旅遊是需要網紅的,但網紅不是旅遊的全部。”戴斌認為(wei) ,淄博燒烤得以出圈首先因為(wei) 它直指遊客最需要的人間煙火氣息。“此前旅遊城市的宣傳(chuan) 都比較注重自然景觀或者曆史人文,而淄博主打的卻是最接地氣的烤串。‘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經曆了疫情之後,這種街邊烤串的‘小確幸’能起到治愈的作用。”

  戴斌認為(wei) ,在散客自由行的時代,單純靠情懷不足以吸引遊客到訪,因為(wei) 任何一個(ge) 城市和景區形象都是自塑和他塑共同作用的結果,便捷的交通體(ti) 係、完善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商業(ye) 環境、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都是旅遊目的地發展的底層邏輯。優(you) 秀的內(nei) 容本身就是流量,就是渠道,加上基於(yu) 目的地本地資源的創造性推廣,網紅才會(hui) 長紅而成經典。反之,脫離了這個(ge) 底層邏輯,再高明的策劃也紅不了多久。

  年輕遊客:塑造當代旅遊的新氣象

  如今,以“Y世代”“Z世代”為(wei) 代表的年輕群體(ti) 已成為(wei) 旅遊市場的主力軍(jun) ,“特種兵式旅遊”最近在年輕遊客中流行起來。“五一”出遊市場上,年輕遊客群體(ti) 表現出來的潛力也值得關(guan) 注。

  “在旅遊經濟發展過程中,個(ge) 性化的需求往往由年輕客群來推動。”戴斌認為(wei) ,年輕客群更關(guan) 注旅遊目的地是否和自己有情感連結,“因此,有的旅遊目的地通過價(jia) 格優(you) 勢、誠信服務、溫情關(guan) 懷吸引了大批年輕人。”此外,以各類音樂(le) 節為(wei) 代表的現代藝術和旅遊融合項目,現代化的地方民俗、非遺項目都吸引著大量年輕遊客。總之,年輕客群可以促使旅遊市場導入新資源、研發新項目,進而塑造當代旅遊的新氣象。

  夜間旅遊:燈光絕不是全部

  “五一”假期,“夜遊經濟”成為(wei) 消費的新增長點。豐(feng) 富多彩的夜間商業(ye) 形態延長了消費鏈條,助推夜間消費熱度不斷攀升。美團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國夜間消費規模占比達55%,較去年上漲134%。

  在戴斌看來,如今的夜間旅遊在場景方麵越來越多體(ti) 現旅遊和商業(ye) 的融合。“與(yu) 其說旅遊拉動商業(ye) ,不如說是遊客參與(yu) 到商業(ye) 消費的進程中來。”此外,科學和藝術對夜間旅遊的促進作用不可小覷。“夜間旅遊離不開燈光,但燈光絕不是夜間旅遊的全部。南京喜事、武漢知音號等夜間旅遊項目都是把傳(chuan) 統文化、現代科技和旅遊完美融合,夜間旅遊在假期能如此受歡迎,和相關(guan) 景區引入商業(ye) 街區生活場景、引入‘藝術+科技’新動能是密切相關(guan) 的。”

  “五一”過後,加速回暖的趨勢不會(hui) 變

  節日裏流動的中國折射出繁榮發展的活力。戴斌認為(wei) ,勞動節之後,旅遊市場持續向好、加速回暖的趨勢不會(hui) 改變。“旅遊消費帶動性比較強,將帶動上遊生產(chan) 製造乃至研發過程。而且,旅遊業(ye) 對就業(ye) 的拉動作用不可忽視。第二季度乃至下半年,要下更大力氣穩住旅遊預期,提振整體(ti) 消費信心,從(cong) 而帶動宏觀經濟健康、穩定、可持續的增長。”戴斌表示。

  緊張有序的勞動節假期收官,旅遊從(cong) 業(ye) 者的反思還在繼續。展望今年暑假、十一黃金周旅遊市場,戴斌表示,節假日是集中出遊的高峰期,要優(you) 先考量市場秩序的治理。“五一旅遊市場交出靚麗(li) 成績單的同時,我們(men) 也注意到不合理低價(jia) 遊、強迫消費、價(jia) 格不透明等現象在局部地區個(ge) 別領域依然存在,這些問題不解決(jue) 將極大影響旅遊消費信心。”

  在戴斌看來,要想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在“依法興(xing) 旅”的同時還應“依法治旅”,市場監管、價(jia) 格管理、社會(hui) 治安等部門對遊客和居民的消費權益要給予同等力度的保護。此外,要靠市場機製推動旅遊業(ye) 向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方式轉型。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