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充電樁新技術新模式加快落地 千億藍海市場正蓄勢待發

發布時間:2023-05-09 10:24:00來源: 工人日報

  隨著國家及地方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布局逐步落地,在係列政策的加持下,一個(ge) 千億(yi) 藍海市場正蓄勢待發

  充電樁新技術新模式加快落地

  閱讀提示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特別是假期等出行高峰,“不是在找樁,就是在找樁的路上”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車主用車高峰的“心病”,這也令人看到了巨大商機。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恰逢出行高峰,“一樁難求”的情況再現。數據顯示,新能源車主假期首日最長排隊等待時間長達2.7小時,節假日電動車高速充電仍嚴(yan) 重供不應求。

  5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隨著汽車電動化加速推進,新能源充電樁成為(wei) 各地新基建的發力重點和方向,其加速建設值得期待。

  近兩(liang)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大幅增長,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近700萬(wan) 輛,相比2020年增長4倍。未來,還有大量燃油車將逐步被替換,這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充電基礎設施潛在空間巨大

  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將充電樁納入“新基建”七大重點領域,標誌著國家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隨後國家相關(guan) 部門紛紛出台政策推動充電樁在居民區、辦公區及公共區域的建設。2022年以來,國家對充電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政策紅利一波接一波,推動充電樁市場進入加速放量期。

  “隨著新能源車不斷增加,下沉市場也有更多的機會(hui) 。但由於(yu) 中國市場太大,大集團、企業(ye) 不能完全進行布局,很多中小企業(ye) ,甚至是私人承包商都有潛在的機遇。”智充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丁銳說,目前充電樁市場仍有窗口期,過去充電樁企業(ye) 對於(yu) 一線市場較為(wei) 關(guan) 注,但隨著一線城市的充電站較為(wei) 飽和,二線三線城市的充電樁建設正在成為(wei) “新藍海”。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充電樁相關(guan) 企業(ye) 近34.5萬(wan) 餘(yu) 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ce) 企業(ye) 10萬(wan) 餘(yu) 家,新增注冊(ce) 企業(ye) 增速47.2%。今年一季度新增充電樁相關(guan) 企業(ye) 2.6萬(wan) 餘(yu) 家,與(yu) 2022年同期相比,上漲33.4%。

  根據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去年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達到521萬(wan) 台,同比增加99%。預計今年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將達到958萬(wan) 台。明確到“十四五”末,可滿足超過 2000 萬(wan) 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市場前景廣闊。

  近段時間來,各地密集出台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如北京提出力爭(zheng) 2025年充電樁總規模達到70萬(wan) 個(ge) ,換電站310座;上海計劃2025年全市車樁比不高於(yu) 2∶1;重慶規劃到2025年建成充電樁24萬(wan) 個(ge) ……

  據西部證券分析師楊敬梅預測,2025年國內(nei) 充電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00億(yi) 元,到“十四五”末將超千億(yi) 。政策推動疊加下遊需求高企,充電樁行業(ye) 有望持續高增,看好國內(nei) 優(you) 質的充電樁相關(guan) 廠商長期成長性。

  “充電運營正從(cong) 過去簡單的1.0版本基礎的運營,逐漸進入到2.0場景化運營。”星星充電雲(yun) 業(ye) 務CEO王迪告訴記者說,未來,星星充電將會(hui) 從(cong) 單純的硬件改善和提升為(wei) 主,逐漸轉向加強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充電網全生命周期的規劃、運營、運維、綜合能源發展上實現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支持加盟商的發展。

  “私樁共享”蘊藏巨大商機

  “以前常常看到新能源汽車排隊充電的情景,就想要不將手裏的幾個(ge) 車位都安上充電樁,租借給附近的車主。”5月7日,家住渝北的陳先生表示,考慮到持有車位的地段都比較熱鬧,周圍又有不少寫(xie) 字樓,當即就下定決(jue) 心,“一口氣”將6個(ge) 車位都裝上了充電樁。

  “很快就有客戶找上門,欲長租我的車位,一個(ge) 車位最貴租到600元/月。”陳先生透露,有時在周邊公共充電站沒有空閑的時候,還有不少車主提出願意額外付費,使用他的充電樁。

  “今年來,居民充電樁安裝需求增長十分迅速。”國網重慶市北供電公司營銷部謝曌淵說,去年工作日日均充電樁報裝量約40戶。今年截至目前,工作日日均裝表87戶,平均裝表數量為(wei) 去年的2倍以上。

  據悉,對於(yu) “私樁共享”的“樁主”,國網電動提供每月保底收益30元的方案,還有70%的分成比例,雖然收入不多,但也足夠貼補車輛電費。

  記者從(cong) 重慶財政局了解到,該市通過差異化補貼引導企業(ye) 在充電樁布局“短板”地區加大建設力度。

  按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公開數據,重慶目前有充電樁8.8萬(wan) 個(ge) 。按最新規劃,重慶到2025年將建成充電樁超過24萬(wan) 個(ge) ,新建小區充電樁覆蓋率達到100%。僅(jin) 以一半作為(wei) “私樁共享”估算,租金收益每年就高達10億(yi) 元。

  事實上,“私樁共享”的模式,也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興(xing) 起,不少樁企和車企也在紛紛布局。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共享私樁約7.7萬(wan) 個(ge) 。與(yu) 此同時,截至今年3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584.2萬(wan) 台,而私人充電樁的數量遠超公共充電樁。

  乘聯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表示:“私樁數量多,共享潛力大,但目前便利性較差,消費者認可度、共享私樁的宣傳(chuan) 都不夠,處於(yu) 起步階段,同時利益平衡等問題還沒有解決(jue) ,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著力破除行業(ye) “痛點”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背景下,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是深化國內(nei) 大循環、激發農(nong) 村消費市場活力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行業(ye) 要抓住本輪戰略機遇,用好用活政策,加強科技創新,推進產(chan) 業(ye) 集聚,優(you) 化區域布局,成為(wei) 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莫遠明認為(wei) ,當前充電樁行業(ye) 還存在前期投入產(chan) 出不成正比、市場缺乏有效監管野蠻生長、區域布局不盡合理、技術保障力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引導和監管,不斷出台合理化政策,促進產(chan) 業(ye) 和區域優(you) 化布局,營造有利於(yu) 行業(ye) 良性發展的營商環境。

  中汽中心的用戶調查數據顯示,充電慢、充電不便是當前用戶選擇購買(mai) 電動汽車的主要顧慮。對於(yu) 換電與(yu) 充電孰優(you) 孰劣的問題,業(ye) 界爭(zheng) 議不斷。

  “過去充電要40分鍾到1個(ge) 小時,不方便快捷,但隨著超快充技術的逐步落地,慢慢就可以解決(jue) 補能的便捷性問題。”巨灣技研總裁裴鋒直言,目前巨灣等行業(ye) 頭部企業(ye) 已實現5~15分鍾充電80%的超充技術。

  丁銳認為(wei) ,換電站短期內(nei) 無法統一標準,隻能供給單一品牌使用。短期內(nei) 換電技術有較高價(jia) 值,長期來看可能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企業(ye) 間各有計劃,在電池統一上有較大挑戰。

  “為(wei) 實現充電行業(ye) 健康發展,需要運營企業(ye) 積極推進與(yu) 需求匹配的充電技術。預計隨著國內(nei) 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增加,充電樁建設的加速以及出行複蘇的提高,充電運營商扭虧(kui) 拐點將加速到來。”全國流通協會(hui) 新能源汽車分會(hui) 秘書(shu) 長章弘坦言,隨著光伏自發電和儲(chu) 能峰穀價(jia) 差套利收益的增加以及投資成本的下降,未來光儲(chu) 充、虛擬電廠等新興(xing) 商業(ye) 模式有望迎來新發展機遇。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