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林區 守護生態——福建森林警察隊伍的“兩山”實踐
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暉 高建進 光明日報通訊員 鄭曆惠
5月,福建龍岩上杭白砂國有林場內(nei) ,金毛狗蕨開滿林間,把樟樹和梧桐裝點得更加生意盎然。
這不是一片普通的林子。
定睛一瞧,樹幹上都有一塊深藍色的牌子。上麵鐫刻的不是樹木簡介,而是人的名字,是立過功勳的森林警察。紮根林區、守護生態資源的民警們(men) ,40多年來始終穿行林間,護佑一方青山綠水。立了功的、獲得表彰的民警,都有機會(hui) 在這片林中認領一棵樹,把自己的名牌掛在樹幹上。
由此,這些樹被民警們(men) 稱作“榮譽樹”。這幾年,“警察藍”越掛越多。“每棵樹背後都有一段故事。”福建省公安廳森警總隊總隊長許仁貴介紹,即便是這遍地的金毛狗蕨,也大有來頭。
原來,這些金毛狗蕨原本是涉案植物。在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的過程中,一些經不法分子非法盜采、偷獵的珍稀植物、動物,被民警們(men) 精心嗬護起來。植物種在了“森林警察林”,動物在醫治後被送往森林、回歸家園。
在福建,這樣的“森林警察林”有不少,森警隊伍經曆的許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往往要從(cong) 這些林子講起。
保護古木,奔行千裏
2022年10月,福建省公安廳森警總隊聯合龍岩市、上杭縣兩(liang) 級森警部門,抽調精幹警力,成立了省市縣三級專(zhuan) 案組。一場以“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為(wei) 打擊目標的戰鬥進入了關(guan) 鍵階段。
他們(men) 的偵(zhen) 查目標,是一個(ge) 長期從(cong) 事非法毒害、采伐、出售古樹的犯罪團夥(huo) 。“這類犯罪,偵(zhen) 查難度很高。”上杭縣公安局白砂森林派出所所長羅榮新回憶,在接下來的那兩(liang) 個(ge) 月時間裏,大家在來之不易的線索中抽絲(si) 剝繭,每天掛圖作業(ye) 、還原現場。
犯罪分子的作案地點主要在周邊鄰省,隻是在運輸途中經過福建。要在作案源頭處獲得線索,專(zhuan) 案組民警不惜千裏奔波,尋找蛛絲(si) 馬跡。
2022年12月14日,公安部統一指揮,在周邊省份警方及林業(ye) 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福建警方製定周密方案,開展統一抓捕行動,在三省四市七縣抓獲了涉案嫌疑人,查扣車輛、賬本、銀行卡等一批涉案物品,其中百年以上樹齡的香樟樹85株。
民警們(men) 在複盤偵(zhen) 辦案件過程時,都為(wei) 自己和戰友們(men) 的努力而欣慰。“起初的線索,僅(jin) 有一條。”專(zhuan) 案組民警黃勃詔回憶,加上該團夥(huo) 作案環節分工明確,專(zhuan) 業(ye) 化程度高、作案手法隱蔽,民警們(men) 多次陷入困境。
“從(cong) 人到案”、對比分析、耐心取證……民警們(men) 深知,“危害自然環境的案子拖不得”。龍岩市公安局森警支隊刑警隊隊長鄧鬆林告訴記者,民警們(men) 對前線林區的各方麵要素進行了全麵把握,平時的積累、大數據平台的信息保障、群眾(zhong) 力量的支持,為(wei) 最終破案提供了有利條件。
森警隊伍不負眾(zhong) 望。福建省公安廳森警總隊民警林良城介紹,2022年10月以來,福建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探索建立“省廳主導、警種主牽、市地主戰、區縣主辦”一體(ti) 化作戰機製,破獲了一批涉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刑事案件,實現部省掛牌督辦案件破案率100%。
2022年,公安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開展打擊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福建森警隊伍偵(zhen) 破的這一案件便是其成果之一。
如今,在上杭白砂國有林場的“森林警察林”,專(zhuan) 案組民警的名字就在其中。
保護動物,源頭、渠道齊發力
“做警察,當然希望破大案、立大功。但在保護生態環境的進程中,這不是最好的結果。”在森警隊伍工作多年後,寧德市公安局森警支隊二大隊大隊長鄭一誠有了這樣的認識——“把一種犯罪手法在醞釀期或初期就扼殺在搖籃裏,更為(wei) 重要。”
“生態經不起折騰,動物經不起捕殺。”他們(men) 對這一點體(ti) 會(hui) 得很深。
2023年1月15日,福建公安成功破獲一起非法捕獵、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係列案。案件看上去很普通,但民警們(men) 在得知線索時便意識到“沒那麽(me) 簡單”!
原來,是犯罪工具和手法不簡單。民警們(men) 在走訪時有村民提到,不法分子使用了一種“新式的電子捕獵夾”。警方此前並沒有見過這種設備。
在柘榮縣公安局森警大隊,偵(zhen) 查中隊中隊長林澤楠帶記者做了試驗——隻要輕輕踩碰捕獵夾的底座,就會(hui) 立即觸發獵套,“哢嚓”一聲,迅猛無比。
“而且它帶有信息終端,一旦動物被捕獲,報警器就會(hui) 將信息發送到手機上。犯罪嫌疑人可以根據信息編號確定具體(ti) 位置。”林澤楠一邊介紹一邊搖頭。
根據綜合判斷,柘榮縣公安迅速將案情上報,成立專(zhuan) 案組開展偵(zhen) 查,並在1月15日一舉(ju) 抓獲包括梁某在內(nei) 的犯罪嫌疑人151名,查獲電子捕獵夾1300餘(yu) 件。
這種“新式的電子捕獵夾”還沒有大量湧入市場,便被民警及時“扣押”。“案件不大,但意義(yi) 重大。”鄭一誠慶幸自己和戰友們(men) 的迅速出擊,把一種新的犯罪手法“扼殺在搖籃”。
“在偵(zhen) 查過程中,公安機關(guan) 發現涉案新型捕獵工具的交易很多時候通過物流寄遞渠道運輸。”柘榮縣公安局局長崔嚇瑞介紹,為(wei) 避免“小包裹”暗藏“大隱患”,公安機關(guan) 將相關(guan) 情況及時通報物流等有關(guan) 行業(ye) 主管部門,推動源頭治理、綜合治理。
“作案工具要收,手法要破,渠道也要堵上。”崔嚇瑞說,唯有如此,非法製造、銷售捕獵工具及危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wei) 才能被公安機關(guan) 扼住喉嚨;唯有如此,民警守護一方山水的責任才能紮實落地。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們(men) 設立了森林警察林,設立了涉案珍稀植物遷地保護基地,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也正在推進。”許仁貴在勉勵新進入森警隊伍的年輕人時說,“讓我們(men) 把特別的感情與(yu) 使命,奉獻給特別的追求和擔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