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中亞峰會為何有裏程碑意義?

發布時間:2023-05-17 10:00:00來源: 解放日報

  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計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有著無數值得訴說的故事。而今,這一古絲(si) 綢之路的起點又將因為(wei) 一場外交盛會(hui) 而留下新的時代印記。

  18日起,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將在西安舉(ju) 行。這是中國同中亞(ya) 五國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ti) 形式舉(ju) 辦峰會(hui) 。作為(wei) 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峰會(hui) 的舉(ju) 辦有何意義(yi) ?峰會(hui) 機製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又將為(wei) 中國—中亞(ya) 關(guan) 係下一個(ge) “黃金三十年”擘畫怎樣的藍圖?

  千年古都,繪就新篇

  在亞(ya) 洲中部,我國新疆以西,有五個(ge) 中亞(ya) 國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五國共計約400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和我國山水相連,3000多公裏的共同邊界綿延著人類曆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駝鈴古道絲(si) 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如果說,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了雙方友好往來的曆史,那麽(me) 31年前中國率先承認中亞(ya) 國家獨立並與(yu) 其建交,則使雙方關(guan) 係駛入新航程。

  在雙方長期務實合作中,各國人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國一些家庭燃氣灶上跳動的藍色火苗,氣源就來自中亞(ya) 國家,每年約400億(yi) 立方米的天然氣通過1833公裏長的中國—中亞(ya) 天然氣管道“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中歐班列則滿載著糧食、日用品等駛往中亞(ya) 五國,不僅(jin) 給沿線人民帶來實惠和商機,更在疫情期間扮演全球產(chan) 業(ye) 鏈“大動脈”,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新時代“鋼鐵駝隊”。

  近年來,中國同中亞(ya) 國家高層交往更顯頻密。2020年,中國與(yu) 中亞(ya) 五國建立外長定期會(hui) 晤機製。2022年初,中國與(yu) 中亞(ya) 五國舉(ju) 行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hui) 。同年6月,“中國—中亞(ya) 五國”外長第三次會(hui) 晤決(jue) 定建立“中國—中亞(ya) 五國”元首會(hui) 晤機製,首屆峰會(hui) 由中方舉(ju) 辦。經過前期籌備,峰會(hui) 終於(yu) 即將迎來啟幕時刻。

  有分析認為(wei) ,峰會(hui) 選址西安意蘊豐(feng) 富。作為(wei) 絲(si) 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曆史和文化地位。而中亞(ya) 地區則是“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在此舉(ju) 辦具有標誌性意義(yi) ,也將凸顯西安“向西開放”的姿態。

  隨著峰會(hui) 臨(lin) 近,各國政要即將開啟“相約西安”模式。16日起,哈、吉、塔、烏(wu) 四國元首將對中國進行為(wei) 期5天的國事訪問。需要補充的是,土庫曼斯坦總統已於(yu) 今年1月先行訪華。

  峰會(hui) 也讓中亞(ya) 多國人士翹首以盼。哈薩克斯坦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沙伊梅爾格諾娃表示,峰會(hui) “將構建中亞(ya) 與(yu) 中國關(guan) 係發展的新格局,開啟全方位合作的新時期”。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塔什幹國立東(dong) 方大學副教授紹阿齊姆·沙紮馬諾夫則認為(wei) ,峰會(hui) 具有曆史性意義(yi) ,中國的發展經驗值得中亞(ya) 國家借鑒,期待雙方開啟合作新篇章。

  關(guan) 係升級,水到渠成

  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歐亞(ya) 研究所所長丁曉星指出,峰會(hui) 的召開,既是各國因應國際和地區形勢做出的重要選擇,也是中國—中亞(ya) 關(guan) 係提質升級的必然結果。

  首先,國際形勢波詭雲(yun) 譎,挑戰層出不窮,個(ge) 別國家鼓噪分裂對抗、脫鉤斷鏈。在全球動蕩不安甚至出現局部戰爭(zheng) 的背景下,人類麵臨(lin) “團結還是分裂,合作還是對抗”的關(guan) 鍵抉擇。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的舉(ju) 辦,標誌著中國與(yu) 周邊國家堅持走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道路。

  “中國致力於(yu) 同各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中國—中亞(ya) 國家關(guan) 係的發展正是對中國外交理念的具體(ti) 實踐。”丁曉星說。31年來,中國—中亞(ya) 國家成為(wei) 命運與(yu) 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huo) 伴、好兄弟。雙方關(guan) 係已成為(wei) 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典範。

  其次,中國—中亞(ya) 五國合作機製提升至元首會(hui) 晤級別,也與(yu) 各方強烈的相互合作需求有關(guan) ,是一個(ge) 水到渠成的過程。

  對中國而言,中亞(ya) 國家在中國周邊外交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無論從(cong) 中國西部安全、能源安全還是“一帶一路”建設角度,中亞(ya) 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

  對中亞(ya) 國家而言,其未來發展戰略將圍繞實現現代化展開,對搭乘中國經濟發展順風車的願望非常強烈。此外,中亞(ya) 國家之間關(guan) 係也出現改善跡象,使它們(men) 可以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同外界打交道。正是源於(yu) 中國和中亞(ya) 國家都有強大的合作需求和共同意願,發揮元首引領作用的峰會(hui) 機製才應運而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ya) 社會(hui) 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兼中亞(ya) 研究室主任許濤認為(wei)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這幾年中亞(ya) 國家內(nei) 部發生許多大事,再加上世界格局變化,特別是以烏(wu) 克蘭(lan) 危機為(wei) 代表的重大地緣事件的發生,為(wei) 地區穩定和發展增添不確定因素。此時此刻,如何繼續鞏固和發展中國—中亞(ya) 國家的睦鄰友好關(guan) 係,使之適應新形勢,成為(wei) 一大課題。

  在許濤看來,周邊鄰國始終是中國外交的優(you) 先方向,關(guan) 係到中國和平崛起的外部環境,而中亞(ya) 國家有著良好對華合作基礎,是一股穩定的力量,它們(men) 遵循東(dong) 方政治文化傳(chuan) 統,構成中國戰略夥(huo) 伴的集群——中國與(yu) 中亞(ya) 五國實現了“三個(ge) 全覆蓋”,即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全覆蓋、雙邊層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全覆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全覆蓋。

  此外,從(cong) 中國外交態勢來看,今年春季中國已與(yu) 歐洲、東(dong) 南亞(ya) 、中東(dong) 等地區國家開展高層外交互動,掀起一輪又一輪高潮,標注出中國與(yu) 世界交往的新高度。而今同中亞(ya) 國家集中開展元首外交,將使中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化的外交布局得到進一步深化。

  兩(liang) 位分析人士都指出,此次峰會(hui) 在中國同中亞(ya) 國家關(guan) 係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一是向外界發出明確信號: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地區形勢下,麵對傳(chuan) 統非傳(chuan) 統威脅和挑戰,中國和中亞(ya) 國家將團結合作,共克時艱,共同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

  二是將中國—中亞(ya) 國家關(guan) 係與(yu) 合作推向新高度。如果說過去30多年是中國—中亞(ya) 國家關(guan) 係從(cong) 無到有、打基礎和促發展的時期,那麽(me) 未來可能步入一個(ge) 全麵深化合作的新階段。雙方將致力於(yu) 打造關(guan) 係發展的下一個(ge) “黃金三十年”。

  三是合作機製升級,通過元首外交引領,為(wei) 雙方合作提供最高級別、更有力的製度化保障,提升合作效率和層次。

  聚焦合作,注重引領

  兩(liang) 位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峰會(hui) 的看點集中在幾方麵。

  一是習(xi) 主席重要講話將釋放何種信號。分析認為(wei) ,中方強調的內(nei) 容可能與(yu) 峰會(hui) 幾大主題相契合。

  這些主題包括:推動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構建,使一些安全和發展理念落實到具體(ti) 合作中;堅持戰略互信和相互尊重,支持彼此核心利益;為(wei) 中國—中亞(ya) 關(guan) 係長遠發展提供規劃和指引;等等。

  二是如何推動全方位務實合作,涉及經濟、安全、文化等各領域。

  經濟方麵,中國是中亞(ya) 五國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夥(huo) 伴,2022年中國與(yu) 中亞(ya) 五國貿易額達到702億(yi) 美元,創曆史新高。截至2022年底,中國對中亞(ya) 五國直接投資存量近150億(yi) 美元。各國元首有望在峰會(hui) 期間提出新的合作倡議,打造深度互補、高度共贏的合作新格局。

  今年還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亞(ya) 是“一帶一路”發軔地和西出首站。今年,中國將與(yu) 地區國家以中吉烏(wu) 鐵路、中國—中亞(ya) D線天然氣管道等項目為(wei) 牽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實走深。預計與(yu) 會(hui) 方將聚焦“五通”,為(wei) 對接合作注入更多動力。

  安全方麵,中國和中亞(ya) 國家依托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亞(ya) 信等多邊平台開展合作。但安全形勢總體(ti) 可控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隱患,有待各方繼續深化合作。而阿富汗問題、歐亞(ya) 形勢等地區熱點也牽動人心,預計各方將協調立場,發出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的共同呼聲。

  文化方麵,夯實社會(hui) 民意基礎仍有潛力可挖。作為(wei) 職業(ye) 教育國際合作品牌的中亞(ya) 魯班工坊建設,預計將繼續推進。中方還與(yu) 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推進簽署互免簽證協議,為(wei) 兩(liang) 國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搭建更加便捷的橋梁。

  此外,在中國—中亞(ya) 元首會(hui) 晤機製的首次峰會(hui) 期間,預計各方還將確立平台的工作方向,推出機製運行的指導原則,並在這一框架下形成一些專(zhuan) 門的合作委員會(hui) ,以落實元首達成的共識。

  前景廣闊,充滿機遇

  展望中國—中亞(ya) 合作前景,丁曉星認為(wei) 機遇與(yu) 挑戰並存。

  “機遇可以說是很大的。”丁曉星說,盡管國際形勢動蕩,但第一,中國與(yu) 中亞(ya) 國家謀發展、促穩定的理念相似;第二,中亞(ya) 國家追求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特別重視中國在減貧等方麵的治理經驗;第三,中亞(ya) 地區麵臨(lin) 缺乏出海口的天然劣勢,但在建立聯通之後,能發揮巨大潛力。

  這些都為(wei) 中國—中亞(ya) 合作提供了廣闊合作空間。丁曉星特別指出,在人工智能、荒漠化治理、太陽能風能等領域可能出現新的合作增長點。

  “至於(yu) 挑戰,由於(yu) 中亞(ya) 國家願意與(yu) 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加強合作,因此這一地區難免產(chan) 生競爭(zheng) 。”丁曉星說,“正常的競爭(zheng) ,中國並不懼怕,也充滿自信。但的確存在一些國家不願看到中國和中亞(ya) 走得過近,會(hui) 挑撥離間、製造雜音,這是需要關(guan) 注的。”

  有分析指出,中國—中亞(ya) 合作機製起步雖然較晚,但是注重務實,深受中亞(ya) 各國的支持和歡迎。它不針對第三方,也無意同其他機製競爭(zheng) 。許濤認為(wei) ,盡管地緣競爭(zheng) 和博弈加劇,但中國對於(yu) 同中亞(ya) 國家的合作是自信的。因為(wei) 中國不是以陳舊的冷戰心態看待區域競爭(zheng) ,而是一如既往奉行安鄰、睦鄰、友鄰、富鄰政策,這是中國的處世哲學。而中亞(ya) 國家經過同中國30多年的磨合,也認識到中國人不講附加條件,追求合作互補,共同發展。相信中國和中亞(ya) 國家將乘著峰會(hui) 的東(dong) 風,為(wei) 構建更緊密的中國—中亞(ya) 命運共同體(ti) 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 張全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