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會弘揚奉獻精神(人民論壇)
“多虧(kui)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手把手’幫帶,讓我學知識、長經驗,也拓展了客戶。”得益於(yu) “導師幫帶”製度,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下馬關(guan) 鎮三山井村村民袁榮麗(li) ,憑借特色枸杞,推開致富之門。去年以來,同心縣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擇優(you) 選擇178名政治素質過硬、奉獻精神好、帶富能力強的鄉(xiang) 村能人作為(wei) 幫帶導師,精準結對451名幫帶對象,收獲良好成效。在我國鄉(xiang) 村,一大批優(you) 秀黨(dang) 員幹部和各類人才默默奉獻、無私付出,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澎湃動能。
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yi) 的人生。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中,許多偉(wei) 大精神都包含無私奉獻的精神內(nei) 涵。“心甘情願為(wei) 黨(dang) 、為(wei) 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的王進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wei) 人民服務之中去”的雷鋒,“隻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楊善洲,“用自己的力量為(wei) 他人、為(wei) 國家、為(wei) 民族、為(wei) 社會(hui) 作出貢獻”的黃文秀……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之所以被人們(men) 銘記,就在於(yu) 他們(men) 以實際行動彰顯出忠誠奉獻的覺悟、甘於(yu) 奉獻的美德、拚搏奉獻的追求、為(wei) 民奉獻的情懷。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全社會(hui) 弘揚奉獻精神。弘揚奉獻精神,自覺為(wei) 人民、為(wei) 社會(hui) 、為(wei) 國家竭誠奉獻,我們(men) 的社會(hui) 必將更加美好,我們(men) 的國家必定更為(wei) 強盛。
奉獻精神,人人可學,處處可為(wei) 。關(guan) 鍵是立足本職崗位和生活實際,關(guan) 鍵是付諸行動、見諸實效。黨(dang) 政幹部,弘揚立黨(dang) 為(wei) 公、忠誠為(wei) 民的奉獻精神,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教育工作者,弘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科技工作者,弘揚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為(wei)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奮鬥不息;廣大知識分子,弘揚愛國奉獻精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人民解放軍(jun) 指戰員,發揚舍生忘死的奉獻精神,樹立正確的生死觀、苦樂(le) 觀、得失觀……每個(ge) 人都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能點點星火,匯聚成炬。
踐行奉獻精神,不僅(jin) 能實現自我價(jia) 值,更能鼓舞鬥誌、促進團結、凝聚力量。武漢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逆行出征,誌願者們(men) 積極為(wei) 他們(men) 提供保障,“你們(men) 守護患者,我來守護你們(men) ”。重慶北碚區縉雲(yun) 山突發山火,消防員向火場進發,而他們(men) 身後,有許許多多誌願者專(zhuan) 門趕來協助,“你守護山城,我守護你”。奉獻精神傳(chuan) 導給更多人,激勵人們(men) 見賢思齊、擇善而從(cong) ,感召人們(men) 忠於(yu) 職守、盡職盡責,積蓄起眾(zhong) 誌成城、團結奮鬥的強大合力。
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奉獻者。為(wei) 了打贏脫貧攻堅戰,數百萬(wan) 扶貧幹部將光陰韶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ye) ;一代代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guan) 、特別能奉獻”,在太空中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南水北調工程碧水北送、利澤萬(wan) 民,離不開8省市40多萬(wan) 移民的無私付出。我們(men) 黨(dang) ,我們(men) 國家,就是靠著千千萬(wan) 萬(wan) 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先進分子無私奉獻,贏得了一場場艱苦卓絕的鬥爭(zheng) ,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我們(men) 需要繼續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增進拚搏奉獻的堅定決(jue) 心。
“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si) 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雷鋒日記》的話語穿越時空,透射出深沉的力量。大力弘揚奉獻精神,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每個(ge) 人都能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