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糧食全產業鏈減損可節糧上千億斤

發布時間:2023-05-22 10:18:00來源: 光明日報

  《中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3》測算顯示

  我國糧食全產(chan) 業(ye) 鏈減損可節糧上千億(yi) 斤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於(yu) 21日在京聯合發布《中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3》和《2023全球糧食政策報告》。其中,《中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2023》顯示,到2035年,若我國糧食收獲、儲(chu) 藏、加工和消費環節損失率分別減少1至3個(ge) 百分點,實現三大主糧損失率減少40%,可降低三大主糧損失約1100億(yi) 斤,相當於(yu) 糧食減損再造一個(ge) 千億(yi) 斤增產(chan) 行動。

  據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介紹,當前中國三大主糧全產(chan) 業(ye) 鏈浪費和損失嚴(yan) 重。報告測算顯示,稻穀、小麥和玉米的全產(chan) 業(ye) 鏈損失率分別為(wei) 26.2%、16.7%和18.1%,約占三大主糧總產(chan) 量的 20.7%。其中,收獲、儲(chu) 藏、加工和消費環節損失率較高。以水稻為(wei) 例,由於(yu) 我國稻米行業(ye) 過度加工較為(wei) 嚴(yan) 重,水稻在加工環節損耗最多,損耗率高達10.95%。2020 年,我國大米加工業(ye) 的平均出米率為(wei) 64.5%,而日本等加工技術先進國家的出米率水平一般為(wei) 70%左右。因此,亟待加強糧食減損技術支撐。

  報告模擬結果表明,到2035年,若通過科技進步、農(nong) 技推廣、全民節糧減損行動等措施,實現三大主糧損失率在當前基礎上降低40%,我國可實現糧食損失減少約1100億(yi) 斤,口糧完全自給,玉米自給率提高至96.8%,相當於(yu) 糧食減損再造千億(yi) 斤增產(chan) 行動。從(cong) 實現千億(yi) 斤糧食減損路徑來看,到2035年,若實現糧食收獲、儲(chu) 藏、加工和消費環節損失率分別減少1至3個(ge) 百分點,收獲環節可通過“低損優(you) 良品種+高質量農(nong) 機+熟練農(nong) 機手+適時收獲”減損159億(yi) 斤,儲(chu) 藏環節可通過“及時幹燥+先進儲(chu) 糧器具+科學儲(chu) 糧方法+降低儲(chu) 糧成本”減損446億(yi) 斤,加工環節可通過“推動全穀物加工+適度加工”減損260億(yi) 斤,消費環節可通過“培養(yang) 消費者減損觀念+實施餐飲環節減損獎懲措施”減損213億(yi) 斤,實現糧食損失降低1078億(yi) 斤。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第6次發布《中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通過深入探討中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定量評估模擬農(nong) 業(ye) 政策變化和外界衝(chong) 擊對中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影響,為(wei) 研判未來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完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製度安排與(yu) 宏觀調控提供重要決(jue) 策參考。(記者 楊舒)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