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讓保供有“底氣” 又讓減碳有“利器”——西北最大煤電企業靠“綜合能源服務”逆襲脫困
在擔當電力保供“壓艙石”、支撐“雙碳”戰略實施過程中,我國煤電企業(ye) 在承壓之下做出積極貢獻。生存難、改造難、發展難、保供難、轉型難幾乎成為(wei) 煤電企業(ye) 麵臨(lin) 的共性問題,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鴛鴦湖電廠(下稱“鴛鴦湖電廠”)也不例外。作為(wei) 西北最大的煤電企業(ye) ,鴛鴦湖電廠曾一年虧(kui) 損超10億(yi) 元,生存發展危機重重,安全運行隱患加劇。
衝(chong) 破困境、自我革新。在國家能源集團和寧夏電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鴛鴦湖電廠選擇“擠”出資金進行機組改造,並通過在電廠周邊建設“動力島”等,為(wei) 周邊企業(ye) 提供綜合能源服務。憑借大機組的先進工藝和規模優(you) 勢,鴛鴦湖電廠供應的產(chan) 品種類越來越多,服務能力也越來越強。不到兩(liang) 年時間,綜合能源服務所帶來的可觀收益支撐了電廠扭虧(kui) 為(wei) 盈,還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為(wei) 新能源發展騰出更多空間。
從(cong) 發電到綜合服務
寧夏能源富集,是我國“西電東(dong) 送”的重要送端,通過兩(liang) 條特高壓外送通道向全國輸送電力。而鴛鴦湖電廠,則是寧夏唯一一個(ge) 雙通道外送電源點,截至目前,已累計輸送電量超1200億(yi) 度。
然而,持續高位的煤炭價(jia) 格讓煤電企業(ye) 的日子並不好過。在確保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前提下,“發一度虧(kui) 一度”的現實困境曾讓鴛鴦湖電廠一度舉(ju) 步維艱,加之種種原因,使得電廠在2021年虧(kui) 損達10.3億(yi) 元。
不過,鴛鴦湖電廠沒有在困境中沉淪,而是勇敢選擇衝(chong) 破“圍牆”。“這不僅(jin) 是現實中的‘圍牆’,更是思想上的‘圍牆’,電廠不能再固守傳(chuan) 統生產(chan) 性企業(ye) 的定位,而是要成為(wei) 開放性服務商。”鴛鴦湖電廠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明生說。
轉型勢在必行。憑借較好的區位優(you) 勢,以及四台先進機組,鴛鴦湖電廠提升綜合能源服務供應能力,在為(wei) 周邊企業(ye) 提供多能聯供產(chan) 品的同時,還盡可能回收他們(men) 的產(chan) 品甚至是廢料,真正做到“有去有回”,形成良性互動、循環式發展。
記者在電廠周邊看到,幾十公裏蜿蜒曲折的管道把電廠與(yu) 周邊企業(ye) 緊密連接起來。“除了最基礎的供蒸汽外,我們(men) 還有壓縮空氣、氮氣、供冷、除鹽水、循環水等多種能源產(chan) 品,企業(ye) 需要什麽(me) ,我們(men) 就想辦法提供什麽(me) 。”鴛鴦湖電廠總工程師張國興(xing) 說。
“我們(men) 的合作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企業(ye) 生產(chan) 所需要的蒸汽、壓縮空氣、氮氣等能源品種,雖說量不大,但都得有。如果是我們(men) 自己投資建設,增加成本不說,規模肯定小,能源利用效率也低。”五恒化學(寧夏)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發現說,與(yu) 鴛鴦湖電廠的合作,至少讓企業(ye) 節約了1億(yi) 元的成本,還減少了一個(ge) 汙染點。
不僅(jin) 如此,這家企業(ye) 產(chan) 生的廢棄物——電石渣還成為(wei) 鴛鴦湖電廠的“寶”。“電石渣是很好的脫硫劑,不僅(jin) 價(jia) 格便宜,而且脫硫效率高,以目前的用量計算,電廠一年可以減少碳排放量8.8萬(wan) 噸。”鴛鴦湖電廠副總經理張仲琪說,除了電石渣,周邊企業(ye) 產(chan) 生的凝結水、氫氣等副產(chan) 品都可以通過管道送到電廠進行再利用,最大程度做到“吃幹榨淨”。
從(cong) 2019年“小試牛刀”到如今全麵鋪開,鴛鴦湖電廠的綜合能源業(ye) 務越做越大。截至目前,電廠的綜合能源供應已覆蓋近20家企業(ye) ,實現了“七供五回”的循環利用模式,其中工業(ye) 蒸汽160萬(wan) 噸、壓縮空氣和氮氣690萬(wan) 標方,電石渣累計回用7.6萬(wan) 噸、中水回用245萬(wan) 噸。
提升經營效益 深挖節能潛力
大型電廠的安全穩定、高效清潔,給周邊企業(ye) 吃了“定心丸”。“化工企業(ye) 不能有任何閃失,停電、停氣等故障都會(hui) 對生產(chan) 造成很大波動,穩定可靠是我們(men) 最需要的。”寧夏寶廷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社明說,隻要電廠能提供的,我們(men) 就在自己的設計中優(you) 化掉,不再上相應的項目。
走進電廠內(nei) 的汽輪機運轉平台,管徑1米的兩(liang) 根乳白色管道交錯敷設。“四台機組的供汽管道是聯通的,就是保證對外供應蒸汽時的高穩定性和高可靠性。”王明生解釋說,由於(yu) 廠裏的兩(liang) 台機組在參與(yu) 調峰運行下,蒸汽能力會(hui) 受到影響,通過對四台機組的“互聯互通”改造,電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證每小時低壓1000噸、中壓800噸的供應能力。
為(wei) 滿足所在園區逐漸增大的市場需求,鴛鴦湖電廠未來還要實施機組“熱電解耦”改造,蒸汽供應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這些錢就是‘擠牙縫’也得投。”王明生說,綜合能源供應的投資收益率很高,有些項目差不多一年就能回本。目前,鴛鴦湖電廠一期兩(liang) 台機組已扭虧(kui) 為(wei) 盈,另外兩(liang) 台今年也將盈利,其中,綜合能源供應的貢獻率在30%以上。
良好的經營效益是煤電企業(ye) 發揮能源保供“頂梁柱”作用、支撐新型電力係統發展的最大“底氣”。不僅(jin) 如此,在為(wei) 電廠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實施綜合能源供應產(chan) 生的效益還體(ti) 現在節能降耗上。
雖然煤電企業(ye) 參與(yu) 深調促進了新能源消納,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但對煤電機組本身來說,長期低負荷運行以及快速且大幅度地調節負荷,會(hui) 造成煤耗大幅增加,經濟效益明顯變差。增強電廠提供綜合能源服務能力,可以降低機組的煤耗水平,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比如從(cong) 30%負荷往20%調的時候,發一度電至少要增加60克的煤耗,原本高品質的蒸汽會(hui) 變為(wei) 低品質的蒸汽,相應排放多、冷卻多,能耗大幅上漲。”張國興(xing) 說,但如果實施綜合能源供應,就可以把這部分負荷用於(yu) 製水、供蒸汽等項目中,把原來損失的又利用了,機組煤耗下降,發電能效提升。
2022年,通過利用綜合能源供應,鴛鴦湖電廠發一度電下降了15克煤耗,相當於(yu) 減少近10萬(wan) 噸標煤,在減少27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還節約了1億(yi) 多元的燃煤采購成本。與(yu) 此同時,衝(chong) 破了煤電靈活性改造的下限,參與(yu) 深度調峰的能力增強,為(wei) 新能源發展騰出更多空間。
在探索低碳轉型路徑過程中,鴛鴦湖電廠找到了新方向——未來的盈利點和節能點就是綜合能源服務,進一步提高綜合能源服務的水平和規模,才是獲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新賽道。
成功突圍的三點啟示
如何更好統籌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增強保供意願和能力,破解可持續發展難題,是每一個(ge) 煤電企業(ye) 都繞不過去的問題。
鴛鴦湖電廠能夠脫困被外界認為(wei) “實屬不易”。這其中,有企業(ye) 思想意識的轉變,有體(ti) 製機製的革新,有當地政府的幫扶。在共同發力下,才讓這家曾巨虧(kui) 的大型電廠蹚出來一條契合實際的發展新路,其“逆襲”的啟示,值得業(ye) 內(nei) 其他煤電企業(ye) ,特別是地處西北的電廠參考借鑒。
從(cong) “關(guan) 門搞技術”到“開門辦企業(ye) ”。尋找發展新路首先要破思想禁錮。“發電更多是關(guan) 門搞技術,‘安分守己’幹好這一件事就行了,但現在大不一樣了。”不少領導和職工的傳(chuan) 統思想,讓最初的探索並不順利。
為(wei) 了讓改革走下去,鴛鴦湖電廠統籌發展規劃和實施路徑,專(zhuan) 門成立了綜合能源服務中心,且是一把手直接分管,全麵調動各方麵力量,讓各部門真正協作聯動起來。跑企業(ye) 、問需求、學業(ye) 務……從(cong) 隻幹一件事到幹好十幾件事,電廠不僅(jin) 找到越來越多的商機,還盤活了閑置資源,勞動生產(chan) 率大大提高。“我們(men) 廠原來有三四十人存在人崗匹配不合適的問題,但他們(men) 從(cong) 事綜合能源業(ye) 務裏的收費、儀(yi) 表鑒定等工作很擅長,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王明生說。
從(cong) “我們(men) 給什麽(me) ”到“別人要什麽(me) ”。鴛鴦湖電廠負責人坦言,綜合能源供應和常規的電廠生產(chan) 經營不一樣,供求態勢發生決(jue) 定性變化,從(cong) “我們(men) 給什麽(me) ”到“別人要什麽(me) ”,電廠的工作機製、服務能力都要跟得上。
“我們(men) 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光盯著發電,要盡可能適應被服務對象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否則就會(hui) 錯過很多機會(hui) 。”張仲琪說,上級公司非常支持,高效率的推進各類項目的審批流程,讓電廠有了信心。
從(cong) 單一發展到區域發展。西北電廠所在位置往往比較偏遠,周邊大多空曠。十多年前,鴛鴦湖電廠周邊也比較荒涼。而如今,電廠已經把管道敷設到十幾公裏遠的區域,圍繞電廠建設起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這與(yu) 電廠所在的寧東(dong) 能源化工基地的支持密不可分。
“寧東(dong) 基地管委會(hui) 多次在我們(men) 廠召開現場會(hui) ,就是把企業(ye) 請過來對接各自需求,而且現場就能簽合作,我們(men) 現在與(yu) 不少企業(ye) 都是聯合辦公。”王明生說。
由於(yu) 與(yu) 電廠合作的各企業(ye) 不用再建分布式的小鍋爐、製氮機等項目,也因此降低了整個(ge) 園區的能耗水平。“有這樣一個(ge) 開放式電廠,是政府對外招商引資的名片,也是入園企業(ye) 節能減排的重要依托,這是一個(ge) 非常有價(jia) 值、有成長性的共贏模式。”寧東(dong) 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