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賦能 振興鄉村(縱橫)
花紅柳綠,陽光煦暖。不久前,一批中國文學的“大咖”和“發燒友”應文學之約,相會(hui) 湖南益陽清溪村。
清溪,這個(ge) 周立波先生筆下曾經有過巨變的“山鄉(xiang) ”,正在發生新一輪巨變。優(you) 美整潔的環境、富足的生活,尤其是充盈村中的書(shu) 香,令人感歎“換了人間”。而這一切的發生,文學功不可沒。清溪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蔡真表示:“一不小心,我們(men) 家竟然成了別人的‘詩和遠方’。”
中國文學的長河裏一直流淌著鄉(xiang) 土情愫。“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在古老的中國文學作品《詩經》中,就有大量對鄉(xiang) 村勞動場景的描述、對勞動者的讚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改善勞動者處境的呼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產(chan) 生過影響深遠的鄉(xiang) 土文學,既立足鄉(xiang) 土、傾(qing) 情鄉(xiang) 民,也促進覺醒、期望未來。“文章合為(wei) 時而著,歌詩合為(wei) 事而作。”鄉(xiang) 土之美,曾令無數文人墨客寄情吟唱。今天,在這片土地上,文學能實現怎樣的作為(wei) ?清溪村正給出富有蘊意的探索與(yu) 解答。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應當伴隨著文化的繁榮。文學要擔當起鄉(xiang) 村文化建設的使命。有人說,每個(ge) 人心裏都有一個(ge) 文學夢,鄉(xiang) 村也需要文學的滋養(yang) 。借助作家書(shu) 屋,村民可以在家門口暢讀經典,領略文學之美;在文學活動中,可以與(yu) 更多人交流思想,追求心靈的富足。此次見證並參與(yu) 作家集體(ti) 活動,與(yu) 作家“麵對麵”,更讓廣大村民與(yu) 文學愛好者感受到欣喜與(yu) 鼓勵,獲得很多啟發與(yu) 教益。
腹有詩書(shu) 氣自華。鄉(xiang) 村有了文學、文藝的氣息,也讓屋舍增色、山水生輝。從(cong) 更高層麵看,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宏偉(wei) 征程中,文學的助力不可或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新的偉(wei) 大事業(ye)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實踐中,必須“舉(ju) 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而這,正是文學之所長。
新時代文學工作者承擔著記錄新時代、書(shu) 寫(xie) 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要從(cong) 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xie) 中國人民奮鬥之誌、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為(wei) “三農(nong) ”事業(ye) 作出更大貢獻,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巨大能量。
(摘編自《湖南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2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