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廣州考古發現商時期文化遺存 體現中原夏商禮製南漸

發布時間:2023-06-26 09:56:00來源: 新華社

  記者從(cong)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位於(yu) 廣州市黃埔區的竹園嶺遺址有先秦文化遺存埋藏,遺址商時期遺存分布範圍約8萬(wan) 平方米,核心區域分布範圍約1.5萬(wan) 平方米。考古人員認為(wei) ,出土遺存反映出中原夏商禮製南漸珠江三角洲、推進早期嶺南中國化的曆程。

  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竹園嶺遺址展開了持續三期的考古發掘工作,共發現商時期形狀大小不同的各類灰坑近1500個(ge) ,其中部分形製規整、深度超過1米的灰坑應屬儲(chu) 藏性質的窖穴或祭祀用途的祭祀坑;大小深淺不一的柱洞1800餘(yu) 個(ge) ,其中相當一部分與(yu) 幹欄式建築有關(guan) ;還有長度不等、深淺不一的灰溝25條,推測與(yu) 先民們(men) 生產(chan) 生活中的自然或人工給排水有關(guan) 。

  竹園嶺遺址商時期出土數量最多的遺物是各類石器,有戈、璋、戚、鉞、锛、鑿、鏃、礪石、磨盤、杵、磨石等,此外還有少量玉器、青銅器和陶片等。考古人員認為(wei) ,從(cong) 這些跡象判斷,竹園嶺商時期遺存很大可能是製作加工生產(chan) 生活工具的場所,規模大、延續時間較長,表明周邊還應存在同時期的大型聚落或墓地。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朱明敏介紹,從(cong) 出土的石戈、石璋形製以及陶器的紋飾、器形特征來看,竹園嶺遺址商時期遺存的年代大致相當於(yu) 中原地區的商代中期前後。部分磨製精細、形製規整的石戈、璋、戚、鉞、有領環和玉璧等應屬於(yu) 禮儀(yi) 用器,追本溯源明顯可以看到中原夏商禮玉文化的影響,反映出中原夏商禮製南漸珠江三角洲、推進早期嶺南中國化的曆程。

  朱明敏認為(wei) ,竹園嶺遺址不僅(jin) 填補了中新廣州知識城範圍商時期文化遺存的空白,更為(wei) 重構廣州東(dong) 北區域早期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材料,充分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到西漢早期階段,九佛-鎮龍-蘿崗一帶是北江下遊流域和東(dong) 江下遊流域之間一條重要的文化走廊,在珠江三角洲早期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記者:鄧瑞璿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