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假低價、真誘導!網購需警惕電商平台“價格坑”

發布時間:2023-07-04 10:22:00來源: 工人日報

  本報訊 (記者劉友婷)價(jia) 格是網絡購物時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關(guan) 鍵因素。隨著線上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部分電商平台商家抓住消費者價(jia) 格偏好,開始在價(jia) 格方麵做“文章”,通過各種形式設置虛假低價(jia) 信息,以吸引誘導更多消費者點擊瀏覽和購買(mai) 。

  近來,不少消費者反映網購時遭遇商家設置的假低價(jia) 陷阱,稍不注意就可能上當。日前,深圳市消委會(hui) 對19家電商平台開展線上體(ti) 驗調查。通過對商品搜索頁、商品詳情頁、下單勾選頁麵、訂單付款頁麵、用戶評價(jia) 等頁麵及信息的查閱,發現11家平台存在低價(jia) 誘導問題。

  最常見的“價(jia) 格坑”是電商平台商品宣傳(chuan) 的價(jia) 格並非實際價(jia) 格。例如,某平台一款辣條標價(jia) 9.99元到手50包。而實際上,該價(jia) 格對應的商品,消費者根本無法點擊購買(mai) 。

  “商品搜索、詳情頁麵的最低價(jia) 格所對應下單選項商品與(yu) 介紹的文字描述、圖片不一致,或是在功能、規格尺寸、款式等方麵與(yu) 日常生活需求嚴(yan) 重不符,也是部分電商平台商家存在的低價(jia) 誘導問題。”深圳市消委會(hui) 工作人員舉(ju) 例說道,某平台某款剃須刀詳情頁標價(jia) 為(wei) 0.58元起,而實際最低價(jia) 0.58元對應的商品為(wei) 一條數據線;某平台某款手機殼詳情圖片頁標價(jia) 為(wei) 1元起,而實際最低價(jia) 1元對應下單商品為(wei) 一款已停產(chan) 機型的手機殼。

  在社交媒體(ti) 上,網友們(men) 也列舉(ju) 了他們(men) 遭遇的“價(jia) 格坑”:“想買(mai) 鞋套,看到低價(jia) 鏈接,點進去發現卻是一隻鞋套的價(jia) 格,有人買(mai) 鞋套隻買(mai) 一隻的嗎”“一款儲(chu) 存卡標明到手價(jia) 198元,然而結算時價(jia) 格卻是219元,商家表示以結算價(jia) 為(wei) 準”“看到一件衣服9.9元,點進去才發現賣9.9元的隻是衣服上的一個(ge) 小配飾”……

  “在消費領域中,價(jia) 格欺詐、虛假宣傳(chuan) 等問題突出,其主要根源在於(yu) 消費信息不對稱。”深圳市政協委員連樟文認為(wei) ,應建立政府鼓勵引導、行業(ye) 組織主導、市場主體(ti) 廣泛參與(yu) 、消費者監督維權、消費者權益保護誌願者隊伍廣泛參與(yu) 、訴調對接合力化解糾紛的多元共治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平台,最大限度消除消費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聚焦網絡購物價(jia) 格不真實、不合理等痛點,深圳市消委會(hui) 表示將聯合各大電商平台共同治理網絡購物低價(jia) 亂(luan) 象。治理舉(ju) 措包括督促平台對違規商品或信息下架或調整;在平台層麵開展專(zhuan) 項排查、治理項目;加強技術升級與(yu) 人工巡查,嚴(yan) 厲打擊價(jia) 格違法違規行為(wei) 等。

  深圳市消委會(hui) 相關(guan) 人員表示,消費者選購商品時要仔細核對信息,拒絕低價(jia) 誘惑。此外,消費者購買(mai) 商品後應保存商品信息、促銷優(you) 惠截圖、支付信息、聊天記錄等憑證,以便及時有效維權。(工人日報)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