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煙火人間】龍門陣裏“擺”成都

發布時間:2023-07-10 09: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煙火人間】

  作者:魏明倫(lun) (中國戲劇家協會(hui) 原副主席)

  說到天府之國,大家都知道是四川。四川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是她的首府成都。天府之國,名副其實,是個(ge) 安樂(le) 窩。蜀川得天獨厚,成都人慣於(yu) 追求生活質量,善於(yu) 享受生活樂(le) 趣。成都人“先天下之樂(le) 而樂(le) ”!

  成都人有此主觀悟性,有此客觀條件。這要感謝兩(liang) 千多年前的李冰,治水天下第一,治出了千秋長壽的都江堰,治出了天府之國,為(wei) 川西平原提供了“先天下之樂(le) 而樂(le) ”的自然“樂(le) 土”、天然福祉。世世代代成都人仰天之福,得水之利。樂(le) 山樂(le) 水,樂(le) 天樂(le) 觀!津津樂(le) 道,何樂(le) 不為(wei) ?

  民以食為(wei) 天,首先說吃。人類鑒別食物的滋味,靠的是舌頭上的味蕾。四川人,尤其是成都人的味蕾特別發達,胃口特好,天生攜帶“好吃”的基因,確實達到了孔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標準。川人的美食需求,促成川菜豐(feng) 富多彩,流傳(chuan) 天下。全國大小城市,都有川菜館子。全球多少唐人街,哪條街上沒川菜?國外華人飲食城,常見餐館打著“正宗川菜”的招牌吸引各種膚色的顧客。有的魯菜館子,還用“川”字帶頭,合稱“川魯菜”,如此更能招攬生意。各派菜係各有美食,但粵菜和川菜的知名度最大,兩(liang) 者伯仲之間,而川菜普及更廣,價(jia) 格更廉,雅俗共賞。單說四川火鍋,流傳(chuan) 天涯海角,放之四海皆“火”,代表了川菜的普及性、變革性、包容性。傳(chuan) 統毛肚火鍋,如小河流水,川人不斷變革,匯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囊括山珍海鮮,飛禽遊魚,野菜時蔬,辛辣清淡,紅鴛白鴦。麻辣味是川菜總數的一半,另一半是不沾海椒花椒胡椒的美味菜品。四川人不排外,味蕾如海綿一般吸收各地風味。老成都,千家萬(wan) 戶都有自家的拿手好菜。家家都有好廚師,在家裏自製泡菜、豆瓣、豆豉、豆腐乳、甜食、燒臘。成都人還會(hui) 用食物作比喻,例如形容平庸而愛吹噓的人是“豆芽衝(chong) 上天,不過是一盤小菜”!

  再講茶館。成都茶館特點鮮明,與(yu) 老舍《茶館》裏的八仙桌、長板凳顯然不同。少城公園茶館一片竹椅矮桌。滿堂茶客斜靠竹椅,滿桌小巧蓋碗茶。幺師滲開水,采耳師掏耳朵,茶客眯著眼睛享受搔到癢處的微妙快感。那熱鬧而悠閑的場麵,是成都的標誌之一。蓋碗茶三件套:茶蓋、茶碗、茶船。蓋為(wei) 天,船為(wei) 地,碗為(wei) 人,印合天地人三才。茶船托碗,茶蓋劃茶。輕劃則淡,重劃則濃。抿嘴飲茶,上唇微貼茶蓋,有溫馨感。相傳(chuan) 是唐代西川節度使崔寧的女兒(er) 在成都發明。根植錦城,傳(chuan) 播神州。老成都鬧市通衢,街頭巷尾遍布茶館。北方人的寒暄話:“吃了嗎?”成都人的寒暄話:“口子上喝茶。”廬陵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成都人“飲翁之意不在茶”!老成都茶館是多功能平台。到此不分貧富,茶館等於(yu) 俱樂(le) 部,俱樂(le) 嘛,皆大歡喜。成都人進茶館不是為(wei) 了品茶,不興(xing) 茶道,不太講究茶葉如何高貴。舊社會(hui) 下關(guan) 沱茶就算好,上世紀50年代三級花茶就行了。茶錢最相因,一杯茶可以坐半天。坐久了,出外伸伸腰。舊社會(hui) 在茶蓋上放半節水煙紙撚,新社會(hui) 放半節紙煙屁股或一分錢,表示我去辦事,還要回來。幺師守規矩,不能收茶碗。還有極少數吃“玻璃”,即白開水。茶客自帶茶葉,隻買(mai) 白水,同樣悠然久坐。這裏消費時間很長,收費價(jia) 格很低,最宜大眾(zhong) 聊天侃海,四川話叫作“擺龍門陣”,語出章回小說《薛仁貴征東(dong) 》。老成都諺語:“龍門陣打夥(huo) 擺,茶錢各開各。”龍門陣裏有市民文化,都市報裏有龍門陣。老成都盛行小報,近二十幾年,《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在南北都市報中出類拔萃。蓉城許多三輪車夫等待顧主時躺在車上看報紙。茶客躺在竹椅上午眠,習(xi) 慣用報紙蓋臉。哈哈,小報遮顏臥鬧市!四川早有名牌刊物《龍門陣》,我曾建議再辦個(ge) 小報《天下小事》。小小百姓關(guan) 心天下小事,即所謂生活瑣事。天下大,人口多。每個(ge) 人的小事集中起來,豈非天下大事?

  成都人慢悠悠享受生活,相對於(yu) “北上廣深”,時間在成都仿佛緩慢了,延長了。成都生活節奏較慢,但不能視為(wei) “慢城”;成都非常好耍,但不宜宣稱為(wei) “耍都”;籠統地稱之為(wei) “美食之都”或“休閑之都”,我也覺得很單一,很片麵。

  我用十二個(ge) 字概括成都:文彩之城,安逸之地,成功之都。文史豐(feng) 厚,生活精美,經濟發達,三足鼎立,成都的特征是綜合優(you) 勢!

  文彩之城,曆史文化悠久。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遺址、杜甫草堂、武侯祠……眾(zhong) 所周知,無須贅述。安逸之地,“安逸”是雅詞,多用於(yu) 書(shu) 麵。而在成都,“安逸”是口頭常用語,並且添枝加葉,“安逸得板”“安登兒(er) 逸得板”!良辰美景,賞心樂(le) 事。休閑休養(yang) ,宜居宜旅,安逸,乃快樂(le) 的至高境界。成都人,逸民也。但安逸之地,並非無所作為(wei) 之處,逸民並非懶漢,有逸有勞,勞逸結合,好逸而不惡勞,好吃而不懶做,玩物而不喪(sang) 誌,享樂(le) 而不苟安!

  曆史上,成都產(chan) 生了不勝枚舉(ju) 的成功人物,現如今,成都湧現出不計其數的成功事業(ye) 。古代有諺語“揚一益二”,即揚州第一,益州(成都)第二。如果說當時的計算方法還不夠科學,那麽(me) 當代中國新一線城市排名榜更有說服力。根據商業(ye) 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這五大指標,從(cong) 三百多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之中遴選出15個(ge) 新一線城市——連續多年,每年新一線城市之中排名第一的,都是成都、成都、成都!成都人,能不因此自豪嗎?我輩文人,能不思考為(wei) 何在這座城市,安逸與(yu) 成功辯證地統一,逸民與(yu) 奮鬥者奇妙地結合?

  成都市標是太陽鳥,成都市花是木芙蓉。假若要征集成都人樂(le) 觀精神的象征物,我推薦成都的出土文物,笑逐顏開的西蜀說唱俑!

  文彩之城,安逸之地,成功之都,吸引天下遊客。從(cong) 前,“天下才人皆入蜀”。未來呢?我希望“天下無人不入蜀”!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0日 01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