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浪潮中奮楫爭先——河北數字經濟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大數據、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勢頭正盛,鋼鐵、煤炭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持續開啟智能化,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建設如火如荼……行走燕趙大地,數字經濟的浪潮正不斷湧流。
近年來,河北聚焦建設數據驅動、智能融合的數字河北這一目標,搶抓數字經濟提檔升級新機遇,積極培育數字經濟新業(ye) 態,做強做優(you) 做大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數字治理創新、加強智慧政府建設。數字經濟已成為(wei) 賦能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數字產(chan) 業(ye) 化激發新動能
7月3日,記者來到位於(yu) 廊坊開發區的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眼前的12棟大樓蔚為(wei) 壯觀。這裏究竟有哪些奇特之處?跟隨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趙海龍的腳步,記者進入了其中的A2數據中心。在恒溫恒濕的數據機房,隻見一架架機櫃排列整齊,機櫃裏一台台服務器穩定運行,海量數據信息在這裏完成存儲(chu) 、分析、傳(chuan) 輸等一係列操作,反饋給網絡終端用戶。原來,這12棟樓並不是普通的辦公樓或者廠房,而是一棟棟龐大的數據倉(cang) 庫。據介紹,該項目共設計建設了22棟高等級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機房麵積100萬(wan) 平方米,可容納約13萬(wan) 個(ge) 機櫃。
潤澤(廊坊)國際信息港的一幕僅(jin) 僅(jin) 是河北近年來數字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數字產(chan) 業(ye) 化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先導力量。近年來,河北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wei) 轉型升級的突破口,積極牽手國內(nei) 外領軍(jun) 企業(ye) 、科研機構,加快數字產(chan) 業(ye) 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石家莊市,當地依托中國電科產(chan) 業(ye) 基礎研究院、網絡通信研究院資源優(you) 勢,持續強化戰略合作力度,不斷推進科研優(you) 勢向產(chan) 業(ye) 鏈集群轉化,重點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加快數字產(chan) 業(ye) 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定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加快推進,鹿泉區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已簽約數字技術產(chan) 業(ye) 園等項目116個(ge) ,另有在談項目104個(ge) ,高新區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正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通信產(chan) 業(ye) 加速器項目等已開工建設……
在張家口市懷來縣,一座座數據中心大樓鱗次櫛比,已成為(wei) 當地一張獨特的名片。近年來,阿裏、騰訊等一批領軍(jun) 企業(ye) 加速在張家口市布局,目前有19個(ge) 數據中心投入運營,投運服務器132萬(wan) 台,居全省首位,算力占京津冀地區的22%。到2025年,該市投運服務器規模將達400萬(wan) 台,數據中心集群綠電使用率將超過70%。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以創新塑造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以數字領跑新經濟形態,河北數字產(chan) 業(ye) 大步向前。河北衛星移動通信終端芯片、6英寸碳化矽晶片等30餘(yu) 個(ge) 電子信息產(chan) 品填補國內(nei) 空白,鹿泉光電與(yu) 導航、固安新型顯示等一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加快建設,全省大數據與(yu) 物聯網、信息技術製造、人工智能與(yu) 智能裝備等領域快速發展。
截至2022年年末,河北省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規模占全省GDP比重達到1/3,產(chan) 業(ye) 規模持續壯大,主導地位不斷強化,展現出蓬勃生機和巨大潛力。近日,《加快建設數字河北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河北省數字經濟邁入全麵擴展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到3300億(yi) 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2%以上。
產(chan) 業(ye) 數字化拓寬新路徑
在河鋼集團石鋼公司中棒線精整車間,主控工王曉現在的工作顯得比以前“輕鬆”許多。在鋼鐵生產(chan) 中,精整作業(ye) 屬於(yu) 個(ge) 性化生產(chan) 且產(chan) 品轉運頻繁的環節。但如今王曉隻要盯著操作台的電腦屏幕,動動按鈕,就能操控作業(ye) ,同時監測到棒材產(chan) 品在產(chan) 線上的流轉情況。從(cong) 軋線出來的棒材產(chan) 品,在冷床冷卻後,進行部分矯直、倒棱、探傷(shang) 和收集、打捆、包裝,全程自動化運行。
原來,得益於(yu) 由石鋼公司牽頭實施的麵向特鋼棒材精整作業(ye) 的機器人係統,越來越多類型的工業(ye) 機器人在石鋼公司上線,極大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益處在石鋼公司顯而易見。
產(chan) 業(ye) 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的實體(ti) 支撐。信息時代,得數字化者得先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是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河北近年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直播間成交金額52440元、成交人數163人、實時用戶畫像為(wei) 31至35歲女性……近日,在位於(yu) 保定白溝新城的河北雲(yun) 穀奇智科技有限公司選品間,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李晨陽告訴記者,賣得好的秘訣,是通過數字化企業(ye) 資源管理係統,隨時查看直播間的實時數據,並自動生成流量分析、主播分析、流量診斷、違規情況等數據信息,精準指導銷售策略並及時調整,進而提升銷售金額。
原來,白溝新城搭建了數字化企業(ye) 資源管理係統,與(yu) 生產(chan) 廠家和銷售商家共享使用。在係統內(nei) ,廠家生產(chan) 的每個(ge) 箱包產(chan) 品都擁有數字身份證,並鏈接了抖音、快手、淘寶等平台。銷售商家入駐係統後,可將產(chan) 品詳情一鍵轉發至自家店鋪進行銷售,不會(hui) 有庫存煩惱。運營數據實時更新,運營專(zhuan) 家團隊進行數據分析後,為(wei) 銷售商家提供指導建議。
據介紹,保定正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智慧物流、智慧農(nong) 業(ye) ,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步伐,加快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該市建立了數字化轉型“1中心+1平台+1資源池”,搭建保定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中心和保定企業(ye) 數字化賦能公共服務雲(yun) 平台,市級產(chan) 業(ye) 大腦初步搭建,市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產(chan) 業(ye) 運行監測平台、政企通服務平台、萬(wan) 人助萬(wan) 企平台建設完成。推動高陽紡織、白溝箱包、高碑店印刷、滿城造紙等4大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長城、立中、英虎、鑫宏源等重點企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
記者從(cong) 河北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獲悉,河北近年來聚焦鋼鐵、裝備、石化、建材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培育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重點項目1370個(ge) 、試點項目344個(ge) ,創建省級數字化車間368個(ge) 、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12個(ge) ,評定省級兩(liang) 化融合示範企業(ye) 94個(ge) ,爭(zheng) 創國家級兩(liang) 化融合示範企業(ye) 10個(ge) ,數量居全國第三。2022年,15個(ge) 項目入選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試點示範,數量居全國第2位。全省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為(wei) 61.5%,居全國第4位。大力推動企業(ye) 上雲(yun) 上平台,組建全省企業(ye) 上雲(yun) 供給資源池,上線河北省企業(ye) 上雲(yun) 公共服務平台,上雲(yun) 企業(ye) 突破8萬(wan) 家,全省企業(ye) 工業(ye) 設備上雲(yun) 率達到19.7%,居全國首位。
數字化服務提速新生活
近日,在雄安新區容東(dong) 片區的街道上,一輛輛特殊的公交車引人矚目。“這些車不用司機,到站自動停,真是奇特”,容東(dong) 片區望澱社區群眾(zhong) 忙不迭地告訴記者。
原來,群眾(zhong) 所說的是處於(yu) 測試階段的雄安新區智能網聯巴士901。這種純電動無人駕駛車輛,配備激光雷達等先進感知設備,能夠準確預測前方道路交通信息,緩解交通擁堵。
數字治理創新,在雄安新區隨處可見。在新區數字道路智能運營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該區域交通路況,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計算出各路口流量、路段平均速度和分時段流量等信息。全息路口板塊更加細微地展示出交通狀態檢測畫麵,包括東(dong) 南西北各方向的行車量、非機動車量、行人量和車道行駛速度等信息。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容東(dong) 地區高密度部署智能設施超2萬(wan) 套,已具備全局、全域、全時智慧交通管理能力。”
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zhong) 少跑腿,河北近年來持續推進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治理等領域創新,以新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推進決(jue) 策科學化、治理精準化、服務便利化。
“免稅店東(dong) 側(ce) 發生交通事故,已分派相關(guan) 部門前往處理。”7月4日,在廊坊臨(lin) 空經濟區智慧城市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全區3D地圖鋪滿大屏,街道、樓宇、田地一目了然。巡邏車圖標沿著道路行進,四周樓宇間或道路上,星羅棋布的藍色光點在移動。
“在城市日常管理之外,智慧城市係統通過引入智慧工地監管平台,將先進技術應用到建築施工、機械操作和人員進出廠的監督管理工作中,全麵提升工程監管效率,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水平、提高建築工程質量。”廊坊臨(lin) 空經濟區住建局副局長孫國棟介紹。
遠程事,網上辦;煩瑣事,精簡辦。河北充分利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加快數據信息共享,政務雲(yun) 實現了由單雲(yun) 平台向多雲(yun) 平台的邁進,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和“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截至目前,省政務雲(yun) 79個(ge) 單位的893個(ge) 係統在雲(yun) 上部署;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貫通、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政務服務體(ti) 係基本建成,可實現全流程網辦的1171個(ge) 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全流程網辦”。今年以來,河北報經國家審核通過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民生領域信息化項目57個(ge)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全省注冊(ce) 用戶844.3萬(wan) ,活躍設備數量超過4159.9萬(wan) ,位居全國第二。智慧文旅建設持續推進,創建智慧旅遊景區示範點23家,一部手機遊河北(樂(le) 遊冀)平台注冊(ce) 用戶數突破380萬(wan) 人,年底將達到420萬(wan) 人。
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出台,提出到2025年,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hui) 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政務運行、政務公開等政府履職領域業(ye) 務基本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雲(yun) 、網、數據、共性應用支撐能力明顯增強,河北省一體(ti) 化政務大數據體(ti) 係初步建成。到2035年,以數據要素驅動的現代化數字政府體(ti) 係更加成熟完備,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整體(ti) 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數字政府基本建成。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2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