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全部編製完成 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兩年淨增加
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全部編製完成,黨(dang) 政同責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兩(liang) 年淨增加(權威部門話開局)
7月11日,國新辦舉(ju) 行“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等介紹“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落實情況一年一考核
為(wei) 確保18億(yi) 畝(mu) 耕地實至名歸,自然資源部嚴(yan) 守資源安全底線。“圍繞糧食安全,嚴(yan) 格規範耕地占補平衡,穩妥有序落實耕地進出平衡,對違法占用耕地凍結補充耕地指標,推動耕地總量不減少。以‘長牙齒’的硬措施持續開展耕地保護督察執法,公開查處重大違法典型案例。”王廣華介紹,全國耕地總量連續兩(liang) 年實現淨增加。今年上半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數量同比下降64%、麵積同比下降80.5%。
如何推動落實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壓緊壓實地方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的主體(ti) 責任,是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的關(guan) 鍵所在。
據介紹,今年初中央已經印發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考核辦法,對考核對象、考核內(nei) 容、考核步驟、考核結果運用等作出了全麵規定,考核工作的整體(ti) 製度框架已經基本建立。落實黨(dang) 政同責,明確國家對各省(區、市)黨(dang) 委、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落實情況,實行一年一考核;突出考核重點,明確對突破耕地紅線等重大問題實行“一票否決(jue) ”;規範考核程序,設置省級自查、實地抽查等考核環節,確保考核結果客觀公正;強化結果運用,明確將考核結果作為(wei) 領導幹部綜合評價(jia) 、政績考核、審計問責等重要參考,還將根據各地耕地保護目標的完成情況,實施經濟獎懲。
“接下來,我們(men) 將積極配合相關(guan) 部門,加快出台考核工作規則、考核評分細則等配套製度規定,推動考核辦法盡快落地實施,切實把耕地保護黨(dang) 政同責、終身追責的要求落實到位,牢牢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確保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表示。
構建宜居宜業(ye) 宜遊宜學宜養(yang) 的便民生活圈
“自然資源部認真落實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ti) 係的部署,深入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總體(ti) 形成。”王廣華介紹,去年下半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印發我國首部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批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全國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已經全部編製完成,正在陸續審核報批。
國土空間規劃整合了主體(ti) 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xiang) 規劃等,是“多規合一”的新規劃。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表示,“多規合一”不僅(jin) 是要處理好原有不同規劃的矛盾和衝(chong) 突,整合已有規劃的優(you) 勢,還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地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促進城鄉(xiang) 高質量發展。比如,“多規合一”有係統治理和源頭治理的優(you) 勢,在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和詳細規劃當中,可以社區為(wei) 基本單元,優(you) 化城市的服務功能和空間結構,構建宜居宜業(ye) 宜遊宜學宜養(yang) 的便民生活圈,通過這種城市的“細胞療法”促進“城市病”的治理,切實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何深化“多規合一”改革?莊少勤表示,今後將進一步完善國土空間體(ti) 係,進一步健全主體(ti) 功能區製度,進一步完善規劃實施監督體(ti) 係,進一步加強規劃事業(ye) 支撐體(ti) 係建設。“在完成各級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基礎上,加快推進城市群、都市圈、長江經濟帶等跨行政區域和流域的國土空間專(zhuan) 項規劃編製工作,更加有效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施51個(ge)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wei) 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自然資源部圍繞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著力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統籌實施生態保護修複重大工程。“我們(men) 統籌布局實施51個(ge)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統籌各類生態要素,以流域為(wei) 主要單元,實施係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累計完成治理麵積8000萬(wan) 畝(mu)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介紹,預計到“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態保護修複麵積3000萬(wan) 畝(mu) 以上;實施礦山生態修複工程,完成修複麵積280萬(wan) 畝(mu) ;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完成整治修複海岸線400公裏、濱海濕地30萬(wan) 畝(mu) 。
今年是“三北”工程實施45周年。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關(guan) 誌鷗表示,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鬥和不懈努力,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三北”工程建設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累計完成造林4.8億(yi) 畝(mu) ,治理沙化土地5億(yi) 畝(mu) ,治理退化草原12.8億(yi) 畝(mu) ,特別是重點區域實現了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曆史性轉變。
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是我國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的一項重大製度創新。關(guan) 誌鷗介紹,在已經出台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中布局了49個(ge) 國家公園候選區,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0.3%,其中分布著5000多種陸生脊椎動物和2.9萬(wan) 種高等植物,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
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礦產(chan) 資源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也離不開礦產(chan) 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開發。自然資源部立足推進重要能源、礦產(chan) 資源國內(nei) 勘探開發和增儲(chu) 上產(chan) ,按照夯實基礎工作、繁榮礦業(ye) 市場、強化科技支撐的思路,精心組織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開展礦產(chan) 資源國情調查。對全國有查明資源儲(chu) 量的全部163種礦產(chan) 、4.5萬(wan) 餘(yu) 個(ge) 礦區開展調查,全麵摸清了我國各種礦產(chan) 的數量、質量、結構、空間分布和開發利用情況。“十四五”以來,已初步圈定找礦遠景區124處、提交找礦靶區102處,為(wei) 社會(hui) 資金開展商業(ye) 性勘查提供指引。
加強支持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發政策供給。完善礦業(ye) 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製度,將征收方式由一次性征收,改為(wei) 主要在礦山生產(chan) 時按銷售收入逐年征收,既維護礦產(chan) 資源國家所有者權益,又切實減輕了企業(ye) 負擔。完善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放活探礦權二級市場,放開招標拍賣掛牌取得的探礦權轉讓年限限製,允許探礦權流轉。精簡礦業(ye) 權登記申請要件和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
今年上半年,全國固體(ti) 礦產(chan) 、油氣礦產(chan) 勘查投入同比增長17.2%、7.5%;全國新設探礦權242個(ge) ,同比增長25.4%,並陸續取得山東(dong) 萊州金礦、雲(yun) 南昭通磷礦等重大找礦突破。
“下一步,我們(men) 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繼續優(you) 化完善相關(guan) 政策,為(wei) 各類社會(hui) 主體(ti) 投資礦產(chan) 勘查開發創造良好環境,比如,指導各地推進‘淨礦’出讓,通過加強礦業(ye) 權出讓前期準備工作,提高服務效率,加強用地用林用草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重點礦業(ye) 項目審批,促進拉動內(nei) 需和穩增長,以有力舉(ju) 措紮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王廣華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