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關鍵在這三個“更”!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把建設美麗(li) 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各地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
盛夏時節,神州大地、山清水秀,萬(wan) 裏河山、多姿多彩。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全麵開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jue)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從(cong) 滾滾長江到浩浩黃河,從(cong) 青藏高原到草場林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念茲(zi) 在茲(zi) ,傾(qing) 注了巨大心血。
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各地堅定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水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2022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提升至87.9%;綠色版圖不斷擴大,10年來全國完成造林約10.2億(yi) 畝(mu) ;天空更藍,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86.5%,重汙染天數比例首次降到1%以內(nei)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ju) 世矚目,成為(wei) 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顯著標誌。
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今後5年是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各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努力尋找生態保護修複的最佳方案。在陝西,秦嶺北麓主體(ti)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全麵展開,聚焦秦嶺北麓主體(ti) 的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yang) 、水土保持三大功能,計劃保護修複麵積超35000公頃。在江蘇無錫太湖沿岸,通過種植本土植物,打造濕地生物鏈,一座座小型濕地正成為(wei) 太湖的生態屏障。在湖北丹江口水庫庫區,林管人員正在石漠化的山體(ti) 上為(wei) 新一輪植樹造林做準備,今年丹江口庫區預計造林66000畝(mu) 。在黑龍江伊春,新技術將紅鬆育苗上山造林的時間從(cong) 4年縮短到2年,今年當地計劃育苗350萬(wan) 株。
黑龍江省伊春市林草局二級調研員 劉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我們(men) 要不斷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和修複力度,切實保護好發展好林草資源,紮實開展造林綠化,推進林草生態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不斷健全美麗(li) 中國建設保障體(ti) 係,各地積極行動。山西運城與(yu) 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通過60多個(ge) 觀測點、采樣點和生物調查點位,為(wei) 保護鹽湖生態提供了全方位、數字化科技支撐。在長江上遊赤水河,沿線省份的相關(guan) 部門正對流域生態進行聯合監測。從(cong) 今年起,雲(yun) 南、貴州、四川三省共同開啟赤水河保護宣傳(chuan) 行動。
貴州省赤水市農(nong) 業(ye) 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 趙飛翔: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加強協調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雲(yun) 貴川三省的聯合整治行動是第一年實施,我們(men) 將對赤水河沿岸環境衛生進行清理和赤水河流域珍稀魚類、鳥類進行觀察、保護,經濟發展與(yu) 生態保護“兩(liang) 條底線”一起守。
積極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湖南對沿長江一公裏範圍內(nei) 的所有化工企業(ye) 全部清退、搬離。眼下,當地正積極布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一批新材料、綠色化工等現代綠色產(chan) 業(ye) 集群加速形成。
湖南省嶽陽市綠色化工高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 劉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今後5年是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長江經濟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