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自研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裝備獲突破

發布時間:2023-07-27 09:5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7月27日),我國自主研製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核心裝備――“海脈”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在高端海洋油氣勘探技術上邁出關(guan) 鍵一步,對加大海洋油氣勘探力度、進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氣勘探裝備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

  海底地震勘探是近年來快速興(xing) 起的海洋油氣勘探技術,該技術可大幅提升油氣勘探開發精度。“海脈”是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節點模式地震勘探采集裝備,設計水深500米。它攻克了高靈敏度檢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電路等技術,大幅提升對微弱信號的檢測能力,能夠捕捉到萬(wan) 米地層相當於(yu) 蚊子飛行聲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號,並據此描繪高清油氣藏數據信息。

  中國海油技術專(zhuan) 家 阮福明:“海脈”集合了陸地勘探檢波器和海洋水聽器綜合技術優(you) 勢,具有體(ti) 積小、布放靈活、適應水深範圍寬、超低頻性能高等特點,采集能力是常規拖纜模式4倍,2赫茲(zi) 超低頻感知能力達到全球同類產(chan) 品最高水平,如同“千裏眼”一樣可以看清埋藏幾千米深的油氣儲(chu) 層。

  成千上萬(wan) 個(ge) “海脈”通過專(zhuan) 業(ye) 收放裝備有規律地布放在海床指定位置,形成一個(ge) 覆蓋在海床上的巨大信息采集網。每個(ge) 節點就像壓在海底油藏“穴位”上的“聽診器”一樣,接收來自海底地層反射的地震波信號,並以數據的形式存儲(chu) 記錄下來,作業(ye) 完成後將其收回,下載分析采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而處理成地震剖麵,實現對地層的精準“號脈”。

  中海油服物探事業(ye) 部總經理 周濱:“海脈”不僅(jin) 可以對常規勘探裝備難以實施的勘探盲區進行精細探測,而且能夠在海上平台密集區或建有固定海洋設施的海域大量靈活部署。它的成功應用有助於(yu) 更加清晰準確地獲取更深地層和複雜地質構造下的油氣藏信息,將為(wei) 我國海洋油氣精準勘探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作為(wei) 采集海底油藏信息的關(guan) 鍵性技術裝備,我國的海底地震勘探節點采集裝備長期依賴進口,超過300米水深的裝備技術更是受到嚴(yan) 格限製,嚴(yan) 重製約了我國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進程。作為(wei) 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關(guan) 鍵核心裝備,“海脈”的投用能夠滿足我國主要海域的海底地震勘探需求,將進一步提升海洋油氣藏勘探精度和成熟油田海底油藏的動態監測水平。(總台央視記者 張偉(wei) )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