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兒童溺水須織密安全網(大家談)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抓好防溺水各項工作,是保障少年兒(er) 童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選編3篇來稿,分享各地防範化解溺水風險的實踐探索。
——編 者
抓實抓細安全教育
海南省海口市 曹文軒
安全教育是防溺水的一道重要防線,隻有提高孩子們(men) 的安全意識,才會(hui) 盡可能使他們(men) 遠離危險,保護好自身安全。
抓實抓細防溺水安全教育,需要家長、學校、社會(hui) 共同努力。學校可以用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上好安全教育課。比如,最近,海南“防溺水宣講團”走進校園,生動的講述,互動式教學,深受孩子們(men) 歡迎。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設遊泳訓練課,幫學生掌握遊泳技能、自救方法。家長要盡到監護責任,防止孩子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遊泳。對於(yu) 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學生群體(ti) ,有關(guan) 部門應經常性開展防溺水教育。
安全這根弦,一刻不能鬆懈。集聚多方合力,抓實日常教育,讓安全意識入腦入心,才能讓孩子們(men) 度過一個(ge) 安全快樂(le) 的暑假。
善用技術手段助力
北京市朝陽區 周山吟
許多地方江河湖海水域麵積大、分布廣,僅(jin) 靠人力難以實現有效監管。向科技借力,有助於(yu) 全時全麵織密防溺水安全網。
近年來,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技防的作用日益凸顯。一方麵,技術手段能助力救援提效,抓住施救的黃金時間。比如,山東(dong) 省威海市公安機關(guan) 配備水麵救生機器人、移動救生擔架等智能化救援裝備,近日成功救援包括一名男童在內(nei) 的三名遊客。另一方麵,技術手段也有助於(yu) 隱患治理。安徽省渦陽縣石弓鎮對看管難度大、範圍廣的水域,通過高清攝像、語音警示等方式進行24小時監測,及時對下水者加以幹預。可見,用好技術手段,有助於(yu) 提升防溺水和應急工作的效率,築牢安全防線。
防溺水工作事關(guan) 學生生命安全、家庭幸福。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加強防範,才能與(yu) 時俱進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增加正規場地供給
河南省許昌市 常 言
隨著各地氣溫升高,人們(men) 的遊泳戲水需求明顯增強。現實中,江河、湖泊、池塘等野外水域,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危險。降低野外溺水風險,關(guan) 鍵在於(yu) 增加戲水設施供給,更好滿足未成年人戲水解暑需求。
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安全意識居首要。要對野泳等行為(wei) 加強管理約束,在增加正規遊泳場地供給的同時,安全措施也要跟上。湖北省武漢市引入漢江水,擴建月湖公園天然遊泳池;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對水庫進行清淤和整飭,免費開放給市民做泳池;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在淠河沿岸鄉(xiang) 鎮建起遊泳館,向中小學生開展公益遊泳培訓……近年來,多地加快建設正規遊泳娛樂(le) 設施,這些環境安全、設施齊全、體(ti) 驗豐(feng) 富的場所,正成為(wei) 孩子們(men) 親(qin) 水近水的首選。遠離了危險水域,孩子們(men) 的戲水安全得到了更好保障。
正視孩子們(men) 的遊泳需求,堅持疏堵結合,築牢防溺水的“安全堤”,孩子們(men) 不僅(jin) 有處可去、有水可玩,更能玩得開心、遊得放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