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產業“抱團”壯大
中國工程院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 2023》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表現出明顯的集群化趨勢。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中,平台企業(ye) 、中小企業(ye) 、科研院所和投資者之間相互協同,共同構建富有活力的產(chan) 業(ye) 創新生態。
“當天就可以讓想法落地”
據悉,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構建起分工明確、合作緊密的人工智能創新生態係統,業(ye) 內(nei) 人士用“上下樓就是上下遊,產(chan) 業(ye) 園就是產(chan) 業(ye) 鏈”來形容其優(you) 點。
長陽創穀是上海市人工智能應用試點園區,聚集大量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園區定期把有共同需求的企業(ye) 組織起來,開展各類沙龍、茶話會(hui) 等,分享經驗、碰撞創意、對接需求。正是通過這些活動,園區內(nei) 的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資源對接,推動“光儲(chu) 充檢”一體(ti) 化智能超級快充站項目成功落地。
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通常匯聚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全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功能協調、協作高效。匯納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與(yu) 大數據應用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落戶在上海市張江人工智能島。匯納科技聯席總裁張柏軍(jun) 說:“有時候在園區裏散個(ge) 步,大家突然有個(ge) 項目想法,當天就可以組織人員對接,讓想法落地。”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5000億(yi) 元,企業(ye) 數量超過4300家,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一批行業(ye) 龍頭和獨角獸(shou) 企業(ye) 的快速發展,帶動中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加速成長。
“鏈主”企業(ye) 發揮“頭雁”作用
多地立足產(chan) 業(ye) 基礎,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
位於(yu)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的“中國聲穀”,是國家級人工智能重要產(chan) 業(ye) 基地。最初,“中國聲穀”依托本地龍頭企業(ye) 科大訊飛發展智能語音產(chan) 業(ye) 。科大訊飛發揮“鏈主”企業(ye) “頭雁”作用,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聚集發展,吸引了大量企業(ye) 落戶“中國聲穀”,進而壯大成智能語音生態集群。如今,這裏匯聚1000多家企業(ye) ,形成千億(yi) 級的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
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結合各地區基礎和優(you) 勢,按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分門別類進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布局”,鼓勵地方圍繞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打造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和創新高地。
不少地方順應人工智能發展勢頭,規劃布局本地人工智能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22年9月,《重慶市發展汽車軟件與(yu)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行動計劃(2022—2025年)》發布,提出做大做強汽車軟件與(yu) 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今年6月,《北京市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發布,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chan) 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jia) 值的應用場景,打造國內(nei) 領先、國際先進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集群。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 2023》指出,中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區的重點城市。通過外部創新資源的引入和內(nei) 部創新資源的激活,西部地區的西安、中部地區的武漢和長沙以及東(dong) 北地區的沈陽、大連、哈爾濱等出現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雛形。
多地加快布局“拚算力”
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底座”。不少地方加快部署建設算力中心,保障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的算力需求。
近日,科技部正式批複,支持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我們(men) 已為(wei) 300餘(yu) 家科研機構和企業(ye) 、高校提供公共算力服務,幫助實現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應用場景。”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顯示,目前中國超過30個(ge) 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能計算中心,整體(ti) 布局以東(dong) 部地區為(wei) 主,並逐漸向中西部地區拓展。“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動機,有利於(yu) 形成高端產(chan) 業(ye) 在區域集群化發展的向心力。”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說。(潘旭濤 王培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