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陪拍服務調查:花錢買來的陪拍靠譜嗎?
□ 本報記者 孫天驕
□ 本報見習(xi) 記者 丁 一
□ 本報實習(xi) 生 陳立兒(er)
“我本來就喜歡拍照,沒想到對方不僅(jin) 會(hui) 拍照,而且還願意和我一起遊景點、聊天玩一下午。”
來自福建廈門的黃萍幾個(ge) 月前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條“包妝造修圖、陪拍全程”的帖子,花了200多元購買(mai) 了該陪拍師一個(ge) 下午的服務,感覺還不錯,從(cong) 此便成了購買(mai) 陪拍的常客。“有時出門玩,不好意思老叫朋友陪我,花錢買(mai) 個(ge) “搭子”挺好的”。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陪拍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輕人中逐漸流行,陪拍的價(jia) 格多為(wei) 1小時幾十元,一些陪拍師不僅(jin) 能夠陪拍陪玩,幫忙介紹景點、規劃拍攝路線,還可以修圖、提供妝造等。同時,因拍攝技術不符合要求、“放鴿子”“逃單”等引發的陪拍糾紛也屢見不鮮。
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陪拍作為(wei) 一個(ge) 新興(xing) 事物,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服務標準,當事雙方多通過社交平台或更為(wei) 私密的聊天軟件進行溝通,缺乏正規性,且存在安全性風險,需要提高警惕,進行規範。
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本人熟知這座城市的每一個(ge) 角落,可以帶領你穿越那些繁華的商業(ye) 街區和古老的胡同,帶你發現那些隱藏在角落裏的美麗(li) 瞬間。”
“無論是大步流星的走路姿勢,還是燦爛笑容中的眼神交流,我都會(hui) 幫你們(men) 記錄下這些難忘的瞬間。我會(hui) 盡力讓每一張照片都充滿生活的氣息和故事的溫度。”
……
社交平台上,輸入關(guan) 鍵詞“陪拍”,不少這樣的宣傳(chuan) 廣告映入眼簾。
記者查閱發現,提供陪拍服務的人統一稱自己為(wei) “陪拍師”,有專(zhuan) 職和兼職之分,價(jia) 格多為(wei) 50元到100元1小時。“拍照+陪伴”是他們(men) 的主打業(ye) 務,也有的陪拍師稱自己可以為(wei) 外地遊客“規劃遊覽路線,邊拍邊遊”。“8月中旬可約嗎”“8·18求陪拍”,不少帖子下方已經有網友興(xing) 致勃勃地谘詢業(ye) 務。
來自浙江杭州的劉暢是一名兼職陪拍的大學生,正值暑期,她將自己的藝術類專(zhuan) 業(ye) 與(yu) 兼職結合,通過在社交賬號上發布陪拍信息“接單”。“現在主要是使用普通相機、手機等進行陪拍,地點主要在咖啡店、商場等室內(nei) 場合,也會(hui) 去一些網紅景點幫人拍照。”
“情緒價(jia) 值是陪拍業(ye) 務的一個(ge) 很重要的內(nei) 容,也是不少人選擇購買(mai) 陪拍服務的主要原因。”劉暢說,她的不少客戶都是來杭州旅遊的外地遊客,在拍照留下紀念的同時,更希望能跟當地人接觸,真切地感受當地氛圍,因此,她會(hui) 為(wei) 對方介紹杭州的風土人情,推薦杭州的景點、美食等,不少客戶後來都成了聊得來的朋友。
劉暢向記者介紹,之前網上約拍服務其實已經很火了,陪拍是在此基礎上加入了陪伴屬性,增添了許多元素,“對攝影水平的要求可能沒有約拍那麽(me) 高,但情感需求更高”。
“我會(hui) 和我的客戶說,我練習(xi) 攝影的時間還不夠長,因此請不要拿太厲害的攝影作品給我看。這也是降低客戶的預期吧,我的水平更像是周圍拍攝技術較好的朋友的水平。”劉暢告訴記者,她會(hui) 提前和客戶說清楚這些情況。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陪拍師直接用手機拍攝,攝影技術確實不太高,有的用修圖軟件修圖,這引得很多消費者吐槽“陪拍技術差”“陪拍師心不在焉,拍攝的圖片很多都是虛的”“對陪拍真的太失望了”。
黃萍就遇到過對拍攝技術不滿意的問題,她告訴記者,有些陪拍服務存在誇大宣傳(chuan) 的問題,容易產(chan) 生不愉快甚至糾紛。“我遇到的陪拍師中有些都沒什麽(me) 拍攝經驗,還不如我朋友拍得好,有的陪拍師就隻會(hui) 按快門,照片呈現出的效果不佳。”
來自北京的奕安是一名攝影愛好者,熟悉陪拍、約拍、攝影等行業(ye) ,在他看來,平台上很多陪拍師毫無專(zhuan) 業(ye) 資質和技術可言,他們(men) 中一些人注冊(ce) 多個(ge) 賬號提供陪拍服務,一個(ge) 賬號負麵評價(jia) 多了,就用另一個(ge) 。“很多陪拍師主要是幫忙隨手拍、探店、旅遊打卡、更新生活照、聊天,但拍照技能被忽視了,這導致容易出現消費價(jia) 格模糊和預期不符的問題。”
口頭協議違約常見
多位專(zhuan) 家表示,陪拍這種線下陪伴休閑交友的形式,可以滿足一些消費者的精神需求,減輕情緒負擔。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現象出現時間較短,尚無專(zhuan) 門的法律規定對該現象作出規製且未形成統一的行業(ye) 規範,消費者應當仔細甄別風險,維護自身權益。
記者調查發現,陪拍往往是雙方達成口頭協議,約束力不夠,約定雙方出現“不守時”“放鴿子”“逃單”等情況較為(wei) 常見。
說起“逃單”現象,劉暢直言遇到了多次,自己現在會(hui) 用交定金的方式篩選一部分人,但仍會(hui) 遇到不付尾款的人,有一次遇到一個(ge) 客戶,嘴上說對她的陪拍服務很滿意,中途卻不見了人影,還直接將她屏蔽拉黑了,路費和尾款都沒有付。
有陪拍師沒收到尾款的,也有消費者被“放鴿子”的。北京市海澱區居民向洋就遇到類似情況。有一次,向洋事先跟陪拍師確認“可以比約定時間晚到半小時以內(nei) ”,可等到陪拍那天,向洋遲到20分鍾到場後,對方卻當場“翻臉”,稱因向洋違約而不再提供陪拍服務,也拒絕退定金。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謝鴻飛介紹,我國民法典規定了合同訂立的形式,包括書(shu) 麵形式、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因此,當事人雙方以口頭承諾方式達成陪拍的合意,即可成立。陪拍這種線下“陪伴經濟”本質上是一方提供勞務服務、另一方支付報酬的無名合同,可歸為(wei) 勞務服務合同的範疇。
“無論是客戶還是陪拍師違約,均須根據違約的形態和違約的程度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謝鴻飛說,如果當事人一方“放鴿子”,構成根本違約,則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並有權要求對方賠償(chang) 損失;如果當事人一方僅(jin) 僅(jin) 是比約定時間晚到一些,尚未構成根本違約,而屬於(yu) 遲延履行服務,則對方當事人可以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並請求其承擔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
關(guan) 於(yu) 支付尾款的問題,他認為(wei) ,如果陪拍師已按照約定完成服務,客戶拒絕支付尾款,則客戶構成瑕疵給付,陪拍師不僅(jin) 可以請求客戶繼續支付尾款,還有權請求其賠償(chang) 損失。如果客戶已經交付了定金,而陪拍師“放鴿子”,則客戶有權依照民法典規定請求陪拍師雙倍返還定金。同理,如果客戶交付定金後,自己“放鴿子”,構成根本違約,則陪拍師也有權沒收定金。
那麽(me) ,如果陪拍師拍照水準明顯低於(yu) 消費者心理預期,或者二者口頭約定,涉及違約嗎?
謝鴻飛認為(wei) ,如果拍照水準與(yu) 宣傳(chuan) 的水準完全不一致,根本達不到客戶的要求,則可能構成根本違約,客戶有權解除合同,要求對方返還已支付的全部款項。如果拍照水準隻是低於(yu) 客戶心理預期或雙方的口頭約定,屬於(yu) “履行合同義(yi) 務不符合約定”,可能構成瑕疵履行,客戶有權請求其采取補救措施(如重拍、減少價(jia) 款等),如果陪拍師拒絕重拍,則客戶有權解除合同,並可以請求其賠償(chang) 損失。
完善立法規範行業(ye)
謝鴻飛提醒說,在享受陪拍等線下陪伴服務的同時,要警惕可能存在的風險,包括欺詐客戶、違約、性騷擾、人身安全威脅,甚至可能涉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這些都有待通過強化監管和建立完善法律法規來加以解決(jue) 。
采訪中,不少消費者也表示,安全性是他們(men) 選擇陪拍時考慮的最重要因素。“對方畢竟是陌生人,而且都是個(ge) 人接單,背後沒有靠譜的機構背書(shu) ,所以一開始我還是很謹慎的。”北京市朝陽區居民嚴(yan) 青說,綜合考慮後,她通過社交平台找了一個(ge) 發帖量多、發帖周期長、評論區中有不少反饋的陪拍師,並特意將見麵地點選在了人群密集場所。
“常見的篩選客戶方式是設定隻接受同性之間的陪拍、雙人單必須是情侶(lv) 關(guan) 係、明確一些偏遠位置不接、時間過晚不接等。”劉暢說,作為(wei) 陪拍師,出於(yu) 安全考慮,她也會(hui) 對自己的客戶進行篩選,“超過傍晚回家,我就會(hui) 和父母報備自己所在的地址以及客戶信息”。
受訪專(zhuan) 家指出,因為(wei) 陪拍服務的買(mai) 賣雙方多是通過社交平台進行溝通,缺乏正規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這一問題上,相關(guan) 平台應該承擔起相應的風險提示和審核義(yi) 務。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葉剛認為(wei) ,平台負有安全保障義(yi) 務。根據民法典規定,經營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yi) 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電子商務法規定,對關(guan) 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平台內(nei) 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yi) 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yi) 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如果平台未對陪伴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和資質做必要審查,未向服務提供者或消費者提示陪拍行為(wei) 可能存在的風險,導致服務提供者或消費者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王葉剛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