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類水質海域麵積占我國管轄海域麵積的97.4%

發布時間:2023-08-29 10:01:00來源: 人民日報

  2022年

  一類水質海域麵積占我國管轄海域麵積的97.4%

  本報記者 寇江澤

  記者從(cong) 生態環境部28日舉(ju) 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2022年,一類水質海域麵積占我國管轄海域麵積的97.4%;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一、二類)麵積比例為(wei) 81.9%,同比上升0.6個(ge) 百分點;海洋生態係統健康狀況總體(ti) 改善。

  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以來,我國以美麗(li) 海灣建設為(wei) 主線,以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wei) 核心,推動海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生態環境部海洋司副司長胡鬆琴介紹,生態環境部編製印發美麗(li) 海灣建設基本要求和建設參考指標,遼寧、江蘇、海南等8個(ge) 沿海省份印發省級美麗(li) 海灣建設方案或建設要求。《“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的6項指標和1682項重點任務措施整體(ti) 進展順利。根據2022年近岸海域水質監測評價(jia) 結果,283個(ge) 海灣中,有144個(ge) 海灣水質優(you) 良麵積比例超過85%,有90個(ge) 海灣水質優(you) 良麵積比例較2021年提升。

  以總氮治理與(yu) 管控為(wei) 抓手,有序實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以入海排汙口監管為(wei) 重點,不斷強化海洋環境監管;開展第三次海洋汙染基線調查,逐步摸清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家底”……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總體(ti) 穩中趨好。

  “遼東(dong) 灣、渤海灣、萊州灣、黃海北部、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仍存在劣四類水質分布,主要超標指標為(wei) 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說,海洋氮磷汙染來源廣泛複雜、陸海壓力疊加,將按照有關(guan) 規劃計劃作出的安排部署,強化沿海城鎮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等重點任務,加快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實施,持續推進入海河流總氮削減工程等措施,逐步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劉德軍(jun) 表示,中國海警局高度重視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態係統的執法工作,將其作為(wei) 服務保障國家“雙碳”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綜合施策、體(ti) 係發力。

  盜采海砂影響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破壞海洋生物資源多樣性。“我們(men) 聯合最高檢、公安部開展專(zhuan) 項整治行動,陸海聯動、綜合整治,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嚴(yan) 打涉砂違法犯罪活動。”劉德軍(jun) 表示,今年以來,查獲非法開采運輸海砂案件67起,查扣海砂34萬(wan) 噸,“案件數量大幅下降,來自重點海域的案件已經降到個(ge) 位數,盜采海砂高發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記者同時從(cong) 發布會(hui) 獲悉:全國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力爭(zheng) 今年年內(nei) 盡早啟動。近期,全國碳排放權市場啟動了2021、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共納入發電企業(ye) 2200多家,兩(liang) 年度履約、配額清繳時間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使用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抵銷年度應清繳配額量的5%。為(wei) 做好企業(ye) 紓困工作,生態環境部特別研究製定了柔性履約政策,配額缺口大的企業(ye) 可預支2023年度的部分配額用於(yu) 當前的清繳,但此政策僅(jin) 限於(yu) 2021和2022年度,以後不再實施。目前,已基本完成配額發放,清繳履約工作已全麵展開。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