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華全媒+丨優質均衡 擴優提質——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基礎教育的兩份意見

發布時間:2023-08-31 09:5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優(you) 質均衡 擴優(you) 提質——教育部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有關(guan) 基礎教育的兩(liang) 份意見

  新華社記者徐壯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的意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you) 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教育部30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這兩(liang) 份意見。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

  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是指保障全體(ti) 人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要,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礎性公共教育服務,由政府承擔保障供給的主要責任,引導經營主體(ti) 和公益性社會(hui) 機構補充供給。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田祖蔭介紹,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主要包括三個(ge) 方麵:保障義(yi) 務教育,要實現“優(you) 質均衡”;保障各級各類教育的學生資助,要實現“應助盡助”;保障麵向青少年學生的衛生健康、文化體(ti) 育、就業(ye) 創業(ye) 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務,要實現“應保盡保”。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關(guan) 鍵在於(yu) 全麵保障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田祖蔭表示,當前義(yi) 務教育麵臨(lin) 著城鄉(xiang) 、區域、校際、群體(ti) 的四大差距。

  《關(guan) 於(yu) 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的意見》提出,以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為(wei) 重點,加快縮小區域教育差距;以推進城鄉(xiang) 教育一體(ti) 化為(wei) 重點,加快縮小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教育差距;以推進師資配置均衡化為(wei) 重點,加快縮小校際辦學質量差距;以推進教育關(guan) 愛製度化為(wei) 重點,加快縮小群體(ti) 教育差距。

  意見展望,到2027年,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初步建立,供給總量進一步擴大,供給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到2035年,義(yi) 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經費投入、治理體(ti) 係適應教育強國需要,市(地、州、盟)域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絕大多數縣(市、區、旗)域義(yi) 務教育實現優(you) 質均衡,適齡學生享有公平優(you) 質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總體(ti) 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9.7%、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95.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6%,比2012年分別提高25.2%、3.7%、6.6%;適齡殘疾兒(er) 童入學率超過95%。我國基礎教育普及水平總體(ti) 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優(you) 質資源總體(ti) 不足、配置不均,育人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必須持續深化改革,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田祖蔭說。

  《關(guan) 於(yu) 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you) 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8項行動:學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動、義(yi) 務教育強校提質行動、普通高中內(nei) 涵建設行動、特殊教育學生關(guan) 愛行動、素質教育提升行動、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數字化戰略行動、綜合改革攻堅行動。

  這份意見首次明確公辦園公用經費標準,提出各地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原則上應於(yu) 2024年達到600元/年·人。

  義(yi) 務教育方麵,將推進優(you) 質學校挖潛擴容,促進新優(you) 質學校成長,著力加強標準化寄宿製學校建設。

  針對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不充分、部分縣中水平不高等問題,將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一批”、創新辦學機製“幫扶一批”、多樣化發展“提升一批”、有序增加招生計劃“擴容一批”。

  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如何更好貫徹落實兩(liang) 份意見?田祖蔭表示,將指導地方因地製宜出台一些硬招實招,明確責任分工;對重點任務和關(guan) 鍵指標建立定期調度機製;進一步加強學齡人口變化預測前瞻性研究以及城鄉(xiang) 學校布局合理性研究,進一步加強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建設應用,促進優(you) 質資源更廣泛共享。

  此外,教育部鼓勵地方先行先試,激發基層的創新活力,積極挖掘推廣各地各校擴優(you) 提質的典型經驗。

  在財政投入上,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介紹,學前教育方麵,重在支持普惠發展,健全公辦園生均撥款製度。義(yi) 務教育方麵,將全麵落實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深入推進薄弱環節改善與(yu) 能力提升工程。普通高中方麵,繼續支持各地改善辦學條件和多樣化發展,著力提升縣中質量。特殊教育方麵,進一步完善財政保障機製,給予特殊孩子特殊的關(guan) 愛。

  今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

  “教育部重點從(cong) 課程、教學、評價(jia) 、支撐及加強科學教育等方麵入手,深入推進課程教學改革,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長陳雲(yun) 龍說。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