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給糧食烘幹用上“吹風機”(新知)

發布時間:2023-09-05 10:0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現象】2021年以來,廣東(dong) 連續兩(liang) 年共投入4億(yi) 元支持烘幹項目建設;湖北去年啟動糧食烘幹能力提升行動,對糧食烘幹實行疊加補貼……近年來,各地大力推動糧食烘幹機械化,糧食產(chan) 後處理保障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前不久,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糧食產(chan) 地烘幹能力建設的意見》提出,力爭(zheng) 通過三年左右時間,補上糧食產(chan) 地烘幹設施裝備短板,建成布局合理、體(ti) 係完善的糧食產(chan) 地烘幹體(ti) 係,烘幹能力基本滿足全國糧食產(chan) 地烘幹需求。

  【點評】

  長期以來,農(nong) 民多通過在馬路、曬場晾曬等方式降低糧食中的水分。這種方式不僅(jin) 易受天氣影響,還存在蟲害鼠害損失大、糧食易受汙染、晾曬場地不足等問題。數據顯示,由於(yu) 處理不及時或儲(chu) 藏加工不當,我國在儲(chu) 藏、運輸和加工環節每年損失糧食約700億(yi) 斤。

  現代化的烘幹設備相當於(yu) 給糧食烘幹用上“吹風機”,不僅(jin) 高效快捷,還能減少產(chan) 後損失,提升糧食成色和品質。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區域性、階段性的汛情對一些地方造成了不小影響。與(yu) 此同時,隨著種糧大戶、新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組織的發展壯大,產(chan) 地就近烘幹需求呈加快增長趨勢。目前,我國部分地區還存在烘幹設施裝備總量不足、技術水平不高、設施與(yu) 裝備不配套等問題,烘幹服務不能滿足糧食生產(chan) 的需要,必須加快補短板,大力推進糧食產(chan) 地烘幹能力建設。

  進一步優(you) 化布局,構建烘幹點與(yu) 烘幹中心相結合的糧食產(chan) 地烘幹體(ti) 係。可根據當地主要糧食作物的特性以及糧食處理量,進行差異化布局,既充分滿足烘幹需求,又不斷提升烘幹設備使用效能。烘幹機械開一次機需要一定的糧食裝入量,小地塊種植相對普遍的地區,可鼓勵農(nong) 機合作社、種糧大戶、加工企業(ye) 等配備中小型糧食烘幹設備,為(wei) 周邊農(nong) 戶及時提供烘幹作業(ye) 服務。此外,要統籌考慮平時與(yu) 應急需求,發揮好設施裝備對糧食生產(chan) 防災減損的支撐作用。

  提升糧食產(chan) 地烘幹能力,順應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應提高烘幹設施裝備智能化水平,研發使用節能高效綠色技術與(yu) 裝備,並對現有糧食烘幹機進行環保節能升級改造,使其更符合綠色農(nong) 業(ye) 的發展要求。要看到,烘幹設施建設前期投入較大,運行成本較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除了在用地用電用氣等方麵給予政策優(you) 惠,不妨加強信貸支持,支持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建設。

  布局更多的糧食烘幹設施裝備,提升糧食產(chan) 地烘幹能力,是減少糧食產(chan) 後災後損失、確保糧食豐(feng) 收到手的重要環節,對於(yu)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yi) 重大。堅持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糧食烘幹綠色發展,定能不斷提高糧食產(chan) 地烘幹質量效益,促進糧食生產(chan) 收儲(chu) 提質增效和農(nong) 民增收,為(wei) 端牢中國飯碗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