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係列調查:一些地方隻重建設不重管護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一些地方隻重建設不重管護——城市綠化係列調查之二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剛剛建成一年的綠化帶黃土裸露、草木枯萎;前期下指令不考慮環境條件,後期因澆灌養(yang) 護無奈欠債(zhai)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在多地調研發現,一些地方的綠化工程重建設輕管護,浪費了人力財力,容易滋生腐敗問題。
一些地方出現綠化工程建設遺留問題
記者在中部某城采訪發現,沿江大道5公裏路段的綠化帶苗木枯死、雜草生長,不少地方還出現了黃土裸露、地被缺株的現象。
當地園林以及城管等部門調查發現,這段綠化景觀由某家養(yang) 護公司種植。根據規定,養(yang) 護公司需養(yang) 護一年確保花木成活才算完成景觀建設任務。然而,不到一年時間,由於(yu) 失管,綠化帶成了“荒地”。
“綠化帶管護不到位,不僅(jin) 有礙觀瞻,補種補栽還要再花錢,實屬浪費!”一位基層幹部歎息。
有的地方綠化工程因後期管理缺失“野蠻生長”,甚至造成居民生活不便。在西部一國家園林城市,路旁綠植無人修剪,肆意瘋長。一段長約300米的人行道被綠植遮擋,不僅(jin) 影響居民通行,連路燈的光線也被遮住了。
記者了解到,從(cong) 2021年起,不少市民就曾多次向當地問政平台投訴,希望有關(guan) 部門定期為(wei) 綠植“理發”,做好後續綠化維護工作。但所涉兩(liang) 個(ge) 區都表示“不在其管轄範圍”。直至今年8月,經多部門現場溝通協調,明確屬地責任,人行道綠植修剪問題才得到解決(jue) 。
基層林業(ye) 部門反映,由於(yu) 前期規劃考慮不到位,遺留了後續管護難題,相關(guan) 部門不得不硬著頭皮維護不合理的政績工程。
西部一林場按照上級部門下達的綠化指標,近兩(liang) 年在荒山上種植喬(qiao) 木林2000餘(yu) 畝(mu) 。由於(yu) 區域內(nei) 沒有水源,加上降雨稀少,隻能從(cong) 十幾公裏外拉水,水費、運費、人工費花了不少。
“一畝(mu) 地每年水費就要1000元,我們(men) 委托企業(ye) 澆水管護,從(cong) 去年到今年已經欠企業(ye) 100多萬(wan) 元了。”該林場場長說。
缺規劃、缺監管、管理粗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綠化項目管護問題的產(chan) 生,背後有多方麵原因。
——隻看重短期目的,缺乏長遠規劃。
記者在長江支流一個(ge) 縣級生態綜合整治工程現場看到,長約9公裏的河段打造了多處景觀和六大主題公園。進入其中一個(ge) 公園,沿河坡岸種植草皮同質化明顯,且成片進行了硬化處理。據工程設計方介紹,該工程總投資22億(yi) 元,其中造景用了40%,每年維護費用約1000萬(wan) 元。
專(zhuan) 家表示,這種人工化的整齊岸線、同質化的植被,不僅(jin) 不符合生態要求,還會(hui) 帶來高昂維護成本。當地幹部坦言,綠化工程實際上是為(wei) 了房地產(chan) 開發等周邊的利益而人工造景,不知道將來能不能養(yang) 護好。
“不能隻注重綠化的景觀效果,否則造出來的園林不僅(jin) 不好用,還會(hui) 帶來高額養(yang) 護費用。”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教授包滿珠認為(wei) ,綠化管護與(yu) 建設應一體(ti) 規劃,不能隻規劃建設,不考慮後續管護。
——對規劃落實不力,缺乏全鏈條監管。
“我們(men) 做過很多綠化項目的規劃,但能完全付諸實施的少之又少。”湖南省林科院研究員吳際友說,很多綠化項目的科學規劃讓位於(yu) 領導意誌,成了“牆上掛掛”,最終種出來的樹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還帶來管護難題,造成極大浪費。
曾任江西高安市委書(shu) 記的袁和庚,僅(jin) 憑個(ge) 人認為(wei) “不美觀”,就把剛修好的國道隔離帶鏟除重建,僅(jin) 此一項浪費資金1億(yi) 多元。他還花費巨資挖掉道路兩(liang) 旁的本土樟樹換栽名貴樹種。
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地方綠化工程數量多,專(zhuan) 業(ye) 性較強,外行對花木品種不熟悉,有縫可鑽。加之,苗木從(cong) 種植到後期養(yang) 護、變更、補種,收益鏈長,因此,一些領導幹部與(yu) 不法企業(ye) 勾結,“打招呼”幫助企業(ye) 中標綠化工程,當然也不會(hui) 認真對待後續監管。
——綠化養(yang) 護缺乏科學測算,管理粗放。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地方缺少園林養(yang) 護經費,一些綠化項目無人管理;還有一些地方隻重視城市核心地帶綠化項目的養(yang) 護,對非核心地帶綠化項目不夠重視。
基層幹部反映,一些地方雖在推進園林綠化日常養(yang) 護市場化運行,但由於(yu) 尚未形成科學、規範的園林綠化養(yang) 護計價(jia) 體(ti) 係,缺乏對成本價(jia) 格的科學測算,對中標企業(ye) 的考量多僅(jin) 僅(jin) 集中於(yu) 低價(jia) 而不是服務質量,造成最終養(yang) 護效果不佳。
此外,一些養(yang) 護單位專(zhuan) 業(ye) 性不強,不少一線養(yang) 護人員係臨(lin) 時招聘而來,缺乏綠化養(yang) 護工作經驗,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低。園林管理部門雖有養(yang) 護考核標準,但缺乏可操作性。
多管齊下強化綠化養(yang) 護
城市綠化景觀,建設隻是第一步,後續養(yang) 護也很重要。專(zhuan) 家表示,應當在建設的同時做好長遠規劃,運用市場化機製強化後續養(yang) 護,並加強全鏈條監管,使綠化養(yang) 護科學化、規範化、常態化。
要科學決(jue) 策,長遠規劃。“在決(jue) 策中要多聽取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意見。園林綠化項目不僅(jin) 要注重外在風貌,更要讓老百姓有獲得感,長久發揮其生態和社會(hui) 效益。”包滿珠說。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國土綠化不能盲目追求森林覆蓋率數字的增長,應該科學論證自然條件和經濟成本,合理確定宜造林空間。
河南省新鄉(xiang) 市園林綠化中心工作人員建議,應充分利用鄉(xiang) 土樹種資源,因為(wei) 其適應性、抗汙染性、抗病蟲害能力等均較強, 容易成活,對土壤、水分、管理要求不高,育苗成本較低, 能極大地降低城市綠化成本。
要運用市場化機製強化後續管護。杭州、廈門、蘇州、東(dong) 莞等地在對城市綠化推行市場化養(yang) 護模式後,建養(yang) 並重,管養(yang) 分開,節省了管理成本,綠化養(yang) 護管理向精細化、長效化發展。
一名地方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認為(wei) ,綠化工程定價(jia) 彈性大,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和權力尋租空間,任何環節監督監管的鬆懈都會(hui) 形成廉政風險點。要加強全鏈條監管,堵住漏洞,淨化綠色空間。(記者周暢、王自宸、馬麗(li) 娟、董雪、向定傑、劉振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