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那些勇敢堅韌的人們(藝海觀瀾)
肖 勤
山河壯美,他們(men) 用堅守譜就宏偉(wei) 詩篇。征途漫漫,隻要那些勇敢堅韌的奮鬥者在路上,我的書(shu) 寫(xie) 和陪伴就永不停歇。
20多年前,我大學畢業(ye) 後的第一份工作在鄉(xiang) 鎮,鎮政府大樓後身是高聳入雲(yun) 的大山。夜晚降臨(lin) 時,我站在樓頂,望著遙遠山巒上一盞盞稀疏微弱的燈火,陷入了沉思:山那麽(me) 高、水那麽(me) 深、路那麽(me) 陡,人們(men) 待在這大山裏,是為(wei) 了什麽(me) ?
到了秋收的季節,一場冰雹襲擊了農(nong) 田。雹災過後,我們(men) 下鄉(xiang) 統計災情,我以為(wei) 我會(hui) 看到無數憂傷(shang) 的臉,結果我隻看到滿山忙碌的農(nong) 戶。我問他們(men) ,不難過嗎?他們(men) 回答說,難過難過,過了就不難,這雹災來得早,還有時間改種。風吹過大山,他們(men) 臉上寫(xie) 滿了堅毅和樂(le) 觀,我感受到了他們(men) 內(nei) 心深處對生命的虔誠和對莊稼最樸實的情感。過了就不難——這是他們(men) 最樸素堅韌的邏輯,隻要土地還在,他們(men) 就會(hui) 繼續播種耕耘,繼續和土地交換生長與(yu) 收獲的喜悅。
鄉(xiang) 鎮生涯既艱辛也快樂(le) ,是一座創作的富礦,給予我太多厚實而綿長的細節。我在長輩們(men) 同事們(men) 的帶領下,在冬日的寒風中挑來牛糞漚烤煙堆肥,他們(men) 教會(hui) 我通過一隻螞蟻的忙碌來印證漚肥的成功。大雪飄飛的季節,我們(men) 拿著竹竿丈量茶園,路過農(nong) 戶家門口,他們(men) 會(hui) 遞來一杯烈酒,讓我暖暖冰涼的胃,然後告訴我,前年地裏開始種生薑和香蔥,賺的錢也比往年多。他們(men) 說話時,用采割過苕藤的手指抹過眼角的皺紋,笑容和露珠一樣清澈。仲夏夜時,我們(men) 打著手電筒,沿著溝渠查看各村秧田放水的情況。潺潺的清泉歡快流進一塊塊秧田,月華如水銀一樣瀉滿山路,它們(men) 晃啊晃,晃出水稻抽穗揚花的芬芳,和晚風一起撲入我懷中,那是豐(feng) 收的味道。月光催化了某些思考,我更加理解生命的意義(yi) ,人們(men) 像一把把倔強堅毅的鋤頭,一次次搗碎泥土,種下希望,每一個(ge) 秋天都是對春天鄭重的交代。
我喜歡這樣的樸素和執拗。10多年來,我的創作大都沉浸在西南腹地。在創作長篇報告文學《迎香記》時,我跟著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鄧迎香爬過5座高山,那曾是麻懷村孩子們(men) 出山讀書(shu) 每天必須攀越的山嶺,一天來回兩(liang) 次,一次三個(ge) 小時。後來鄧迎香和村民們(men) 一起鑿隧洞,他們(men) 用鋼釺鑿、用雙手刨,花了整整10多年的時間,鑿出了一條麻懷隧道,孩子們(men) 從(cong) 這裏出山隻需要走10分鍾。我問鄧迎香,那麽(me) 厚的山,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鑿洞的勇氣和毅力從(cong) 哪裏來?她說,幾十戶人圍在大窩氹裏,夜裏靜得狗都不叫,那種與(yu) 世隔絕的孤獨有多深,勇氣就有多大。我又問她,為(wei) 什麽(me) 不搬出去?鄧迎香說,要是嫌家鄉(xiang) 窮就都走掉,農(nong) 村怎麽(me) 辦?土地是老百姓的金不換啊!為(wei) 了鑿洞,鄧迎香付出了最美的青春年華,當她代表麻懷人民坐上飛機去北京領獎時,她已是一位手上長滿老繭的中年婦女。一窮二白的麻懷村在她的帶領下,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夢想。
在我的長篇小說《血液科醫生》中,故事原型重慶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曦等人,更是持續用三代人的時間,從(cong) 零起步,實現骨髓移植從(cong) 無到有,再從(cong) 全相合移植提升到半相合移植,為(wei) 中國西南地區血液病人帶來更多希望。科研的道路和在深山裏耕種、在山腹裏鑿洞一樣綿長寂寞,當他們(men) 經曆艱苦漫長的跋涉,身後開出燦爛的蕎麥花時,我們(men) 才發現,世界之所以如此美好,生活之所以越來越好,是因為(wei) 有無數人為(wei) 我們(men) 開荒劈草。
我越來越敬畏這些茫茫人海深處和萬(wan) 家燈火背後的人,他們(men) 執著堅韌,無聲地耕耘、播種,用汗水和智慧點亮一盞盞希望的燈火。我唯有以文字為(wei) 碑記,寫(xie) 下鄧迎香與(yu) 村民戰天鬥地的鏗鏘豪邁,寫(xie) 下幾代血液科醫生無怨無悔探索生命密碼的艱苦卓絕,寫(xie) 下年輕全科醫生們(men) 紮根鄉(xiang) 村的青春誓言……
山河壯美,他們(men) 用堅守譜就宏偉(wei) 詩篇。征途漫漫,隻要那些勇敢堅韌的奮鬥者在路上,我的書(shu) 寫(xie) 和陪伴就永不停歇。
(作者為(wei) 貴州省文聯副主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