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者良莠不齊 校外體育培訓“野蠻生長”亂象多
從(cong) 業(ye) 者良莠不齊 隨便找空地教學
校外體(ti) 育培訓“野蠻生長”亂(luan) 象多
中秋國慶長假返校後,北京各區中小學陸續開展四、六、八年級的體(ti) 質健康測試統測。一時間,校外體(ti) 育培訓在線上線下搶盡了風頭,眾(zhong) 多家長也在被渲染的“體(ti) 測焦慮”下紛紛報名。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邊是培訓需求迅速升溫,一邊則是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亂(luan) 象叢(cong) 生,很多培訓機構在從(cong) 業(ye) 人員、培訓場地等方麵並不符合規範。
家長反映
培訓廣告渲染“體(ti) 測焦慮”
進入十月以來,麵對陸續開展的四、六、八年級體(ti) 質健康測試統測,不少家長開始出現擔憂情緒。體(ti) 測中加入體(ti) 重指數(BMI)項目,是不是意味著“小胖墩”們(men) 必然吃虧(kui) ?僅(jin) 靠學校體(ti) 育課的日常練習(xi) ,能不能滿足體(ti) 測需要?有沒有必要在校外報培訓班,提前做好應試準備?一時間,“體(ti) 測焦慮”在家長中傳(chuan) 播蔓延開來。
“一對一私教逆襲高分。”“體(ti) 測前一定要去模擬別晚了!”“中考差1分就差出幾千名,體(ti) 測掌握方法事半功倍。”在網絡社交媒體(ti) 上,以“北京體(ti) 測”為(wei) 關(guan) 鍵詞進行搜索,除了一些家長的經驗分享外,屏幕上充斥著個(ge) 人私教、培訓機構的廣告,文案內(nei) 容多是宣傳(chuan) 校外體(ti) 育培訓項目。有家長向記者表示,自己原本隻是想上網看看專(zhuan) 家的政策解讀和家長的經驗帖,可看到一水兒(er) 的培訓項目後,“自己又一次被焦慮裹挾了。”
在線下,培訓機構同樣鉚足了力氣。記者發現,一些青少年體(ti) 育培訓機構在門店廣告板上標注出了各年級體(ti) 測項目評分標準。一家培訓機構教練透露,近段時間前來谘詢的家長絡繹不絕,機構上下都快“忙瘋了”,得提前預約才能“搶”到教練。
上門私教
教練帶著學生在小區內(nei) 開練
“今年暑假前一接到體(ti) 測通知,我們(men) 家長就進入‘打雞血’的狀態了。”楊女士的女兒(er) 目前就讀於(yu) 海澱一所小學的四年級,今年6月,學校在家長會(hui) 上對即將到來的體(ti) 測作了講解。楊女士表示,盡管學校體(ti) 育課會(hui) 組織體(ti) 能訓練,班級家委會(hui) 也搞起了課外訓練組,但自己心裏還是不踏實。“我家孩子不太擅長運動,薄弱項目比較多,拿滿分肯定是有困難的。”
在同班家長的推薦下,楊女士找了一名體(ti) 校學生為(wei) 女兒(er) 上門授課。至於(yu) 選擇理由,一方麵,體(ti) 校學生專(zhuan) 業(ye) 度夠、價(jia) 格相對較低,每節課收費大概在300元以內(nei) ;另一方麵,教練上門授課省去了家長和孩子的通勤時間,小區空地就可以開展訓練。“訓練計劃、動作規範、避免受傷(shang) 等等都很重要,我自己不具備幫助孩子的能力,還是想找專(zhuan) 業(ye) 的人做專(zhuan) 業(ye) 的事。”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楊女士的女兒(er) 在體(ti) 測中拿到了滿分,這份成績讓她暫時鬆了一口氣。楊女士透露,其實班裏隻有個(ge) 別同學請了私教,從(cong) 成績看,本輪體(ti) 測的滿分比例非常高,“個(ge) 別沒拿到滿分的同學,距離滿分也隻差了一點點。”
除了聘請單打獨鬥的“散戶私教”,通過培訓機構買(mai) 私教課,是更多家長的選擇。劉女士的兒(er) 子就讀東(dong) 城一所小學的四年級,10月下旬,孩子所在學校就將迎來統測。孩子平時的測試成績中等偏上,但發揮不穩定,深感擔憂的劉女士從(cong) 社交平台上下單了400元/小時的某培訓機構私教課。原本想著從(cong) 機構找私教相對靠譜,能夠確保資質正規、器械專(zhuan) 業(ye) ,但體(ti) 驗下來,劉女士發現和她想象的差距不小。
比如,培訓機構簡介裏寫(xie) 著“帶著器械上門”,但整節課下來,教練用得最多的無非是一個(ge) 皺皺巴巴的瑜伽墊,體(ti) 前屈隻組裝了一個(ge) 簡易版裝置,至於(yu) 肺活量訓練,教練隻給出了“平時多練吹氣球”的建議。而對於(yu) 從(cong) 業(ye) 資質,機構工作人員一直強調他們(men) 的教練都畢業(ye) 於(yu) 一線體(ti) 育院校,都是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體(ti) 育工作的,劉女士說,她問過機構或教練的相關(guan) 執業(ye) 資格證明,但始終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教練帶著孩子現場培訓時,回答也是含糊其詞,隻是表示自己畢業(ye) 於(yu) 吉林一家體(ti) 育學校。
讓劉女士意外的是,在小區空地訓練時,恰好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巡查,在被告知未經允許禁止在小區內(nei) 開展營利性活動時,年輕的教練也是一臉茫然,匆忙將孩子帶到小區外的一個(ge) 空地處,訓練才得以進行下去。“招生廣告上還寫(xie) 著小區樓下、家裏客廳都能開展訓練,機構難道不知道這是違規的嗎?這也太不專(zhuan) 業(ye) 了。”劉女士說。
模擬體(ti) 測
違規占用公共場地被通報
“一對一私教需要長期跟著訓練才有作用,而考前的模擬體(ti) 測能讓我們(men) 提前有個(ge) 底,哪個(ge) 項目弱就補哪個(ge) 。”一位家長向記者表示,孩子同班同學裏選擇私教的家長並不多,但普遍都會(hui) 報名培訓機構的模擬體(ti) 測,一百多元錢不貴,用專(zhuan) 業(ye) 的器械整體(ti) 測上一遍,也能買(mai) 個(ge) 心裏踏實。
記者搜索到一家可以開展模擬體(ti) 測的培訓機構。該培訓機構校區分布圖顯示,其在北京設立了30餘(yu) 個(ge) 校區,絕大部分設置在公園、體(ti) 育場、大學校園等公共場所。其中一次模擬體(ti) 測安排在了10月14日的“氣象局校區”,當天共有四個(ge) 時段可以選擇。
10月14日周六上午,記者來到體(ti) 測地點中國氣象局體(ti) 育文化廣場,現場已聚集了眾(zhong) 多參加模擬體(ti) 測的學生及家長。與(yu) 此同時,場地上還有另外兩(liang) 家培訓機構,正在開展跳繩等體(ti) 測項目的小班教學。
記者注意到,中國氣象局體(ti) 育文化廣場外的宣傳(chuan) 欄上張貼了一份使用須知,落款時間為(wei) 2021年9月17日,其中一條是“社會(hui) 機構或個(ge) 人不得利用場地舉(ju) 辦任何形式的培訓班,因擅自組織活動造成的後果自負。”而在這份使用須知之上,還貼有一張落款時間為(wei) 2023年9月的《關(guan) 於(yu) 加強體(ti) 育文化廣場日常管理的通知》,其中寫(xie) 著,“未經審批同意的各培訓機構不得私自辦班,培訓機構不得在中國氣象局大院內(nei) 設置招生谘詢點位,不得在宣傳(chuan) 廣告中出現中國氣象局體(ti) 育文化廣場相關(guan) 字樣。”
除了體(ti) 育場,市內(nei) 各大公園也成了培訓機構開展教學的場地。而在今年9月,海澱區公園管理中心發布了《關(guan) 於(yu) 對公園內(nei) 違規校外體(ti) 育類培訓進行整治的公告》。公告中明確提出,培訓機構或個(ge) 人超出自有或租賃場地範圍,占用公園場地開展體(ti) 育教學培訓活動,屬違規行為(wei) ,並點名了三家占用公園等公共場地開展集體(ti) 教學活動的培訓機構。
解讀
科學合理練習(xi) 就能拿高分
為(wei) 了更好加強校外體(ti) 育培訓監管,2022年3月31日,北京市體(ti) 育局發布《北京市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準入審查工作指南》,對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的從(cong) 業(ye) 人員、培訓場地、培訓設施等均提出了具體(ti) 的要求。
從(cong) 業(ye) 資質方麵,執教人員應具有大專(zhuan) 以上高等教育學曆或中等以上職業(ye) 教育學曆,並至少持有八種相關(guan) 規定證書(shu) 的其中一種。培訓場地方麵,線下青少年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應自有或租賃與(yu) 培訓類別和規模相適應的場所,開展培訓教學的場地麵積應不少於(yu) 100平方米,並明確提出室內(nei) 培訓不得使用居民住宅作為(wei) 培訓場所。
另外,為(wei) 了進一步加強本市校外體(ti) 育培訓市場管理,市體(ti) 育局牽頭研究起草了《北京市校外體(ti) 育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並於(yu) 2023年8月28日至9月26日麵向社會(hui) 公開征集意見,該標準對校外體(ti) 育培訓場地設施、安全保障、培訓管理等提出了更為(wei) 細致的規範。
校外體(ti) 育培訓逐漸迎來強監管時代,而聚焦到中考體(ti) 測,北京市教委也多次解讀,旨在讓學生及家長放平心態。不久前,市教委相關(guan) 負責人就曾表示,體(ti) 育考核的標準是按照國家學生體(ti) 質健康測試標準設定的,是基本達標的標準,並不是追求體(ti) 育競賽或者技能的更快更高更強,去增加孩子的區分度。在分值設置上,良好以上就給滿分。總之,科學合理練習(xi) 就能拿高分,體(ti) 育改革的初衷是為(wei) 了傳(chuan) 達快樂(le) 體(ti) 育的理念,提升孩子的健康狀態和精神狀態,並讓更多學生都有得高分、得滿分的機會(hui) 。市教委也提醒家長,統測是各區教委組織實施的,非經批準,任何組織和個(ge) 人不得組織模擬測試。實習(xi) 記者 高源 文並攝(北京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