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家裏暖氣熱了嗎

發布時間:2023-10-27 10:40:00來源: 經濟日報

  黑龍江:“冬病夏治”排查隱患

  連日來,我國最北省份黑龍江氣溫持續走低,黑龍江各地把冬季供熱作為(wei) 民生大事來抓,加強對供熱企業(ye) 管理,督促供熱企業(ye) 強化設備治理,規範熱網運行管理,創新服務形式,提升保障能力,確保今冬供熱穩定。

  在綏化市肇東(dong) 市花開富貴小區居民南洋家中,華能黑龍江能源銷售有限公司肇東(dong) 分公司工作人員拿出測溫儀(yi) ,測得客廳溫度為(wei) 23.4℃。“屋裏溫度正合適,比較暖和。今年還提前供暖了,感到非常暖心。”南洋說。

  “我們(men) 承擔肇東(dong) 1256萬(wan) 平方米的供熱麵積,供熱用戶達15萬(wan) 戶。今年,我們(men) 比往年開栓時間提前7天,10月8日陸續開栓供熱。”肇東(dong) 華能熱力有限公司總經理於(yu) 景泉說,公司會(hui) 根據天氣變化及時調整供熱參數,供熱調度中心和專(zhuan) 職搶修隊伍24小時值班值守,保障設施平穩運行,確保市民溫暖過冬。

  今年,綏化市聚焦供熱設備設施問題開展“冬病夏治”,排查整治熱源、換熱站、管網設備設施隱患問題806項,管網改造86.03公裏。開展“冬煤夏儲(chu) ”,供熱企業(ye) 儲(chu) 煤量已全部達到90天以上水平。自10月7日起,綏化市供熱企業(ye) 陸續開栓供熱,目前,供熱設備設施運行平穩。

  大興(xing) 安嶺地區漠河市地處中國最北端,冬季漫長而寒冷,全年平均氣溫-3.8℃,極端低溫-53℃,是全國供暖時間較早,周期較長的地區。今年,漠河9月14日正式開栓供熱,比計劃開栓時間提前11天,供暖時間將持續到明年5月中旬,供暖期長達8個(ge) 月。

  近日,漠河又迎來一場降雪,最低氣溫已跌破-10℃。為(wei) 應對雪後降溫天氣,漠河供熱部門多措並舉(ju) 加大熱能輸出,實時跟蹤各機組運行情況,保障供熱係統平穩運行。

  “針對漠河近日出現的降雪降溫天氣,我們(men) 增加燃煤量,提高供回水溫度,加大管網和換熱站等基礎設施巡查維護力度和頻次。緊盯漠河氣溫變化,隨時調整供熱參數,確保邊陲百姓住上暖屋子。”漠河市華鵬供熱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忻海麒說。

  在牡丹江陽明區,牡丹江市融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今冬開始對樺林鎮居民進行供熱。“企業(ye) 對外公布了供熱服務電話,並充分利用鄉(xiang) 鎮網格群收集百姓對供熱的意見建議。一旦發現溫度不達標的情況,將本著事不過夜的精神,迅速解決(jue) 問題。”陽明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工作人員段然說。

  10月10日,牡丹江綏芬河市各供熱企業(ye) 正式開栓供熱。“公司在夏季檢修時,對熱源及其鍋爐輔機都做了維修改造,對所有水泵進行維修,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綏芬河市日晟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鄭廣生說。 (經濟日報記者 蘇大鵬 吳 浩)

  吉林:智慧調度在線監測

  10月20日上午,吉林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保利中央公園社區居民趙雪花感覺家裏的地暖變熱了,室溫舒適了。“21日會(hui) 有大幅降溫,屋裏暖氣熱了,就不用擔心老人和孩子被凍著了。”趙雪花看了看家裏的電子溫度表,上麵顯示著“24℃,舒適模式”字樣。

  10月20日零時起,吉林省長春市供熱企業(ye) 正式向用戶供暖。在春城熱力股份有限公司供熱生產(chan) 調度中心,一塊大屏幕顯示著公司各事業(ye) 部供熱情況和接線話務情況,幾名工作人員正加強運行調度,通過計算整個(ge) 區域的熱負荷,依照室外氣溫做適度調整,科學分配熱量,確保用戶家中溫度舒適。

  春城熱力生產(chan) 部部長李業(ye) 績告訴記者,公司所屬的長春市春城投資發展集團在長春市區負責7000多萬(wan) 平方米、50多萬(wan) 戶居民與(yu) 非居民用戶的供熱工作,主要采用“熱電聯產(chan) ”模式,將長春市周邊有關(guan) 熱電廠的餘(yu) 熱作為(wei) 供暖熱源。9月4日和15日,春城熱力公司分別開始一級管網和二級管網充水工作,並於(yu) 10月初轉入設備聯動試車與(yu) 冷態運行,10月20日零時正式供暖。

  李業(ye) 績說,為(wei) 保證用戶享受到高質量的供熱服務,春城熱力啟用了兩(liang) 個(ge) 智能係統。一個(ge) 是“智慧供熱控製係統”,對從(cong) 熱源、換熱站到用戶室溫環節有關(guan) 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及時調整水溫。另一個(ge) 是“智能客戶服務係統”,通過開設企業(ye) 服務熱線、市長公開電話等,保障用戶報修、投訴等實現有效辦理。

  吉林省住建廳供熱中心主任李瑞千告訴記者,為(wei) 強化熱源監測、提升供熱滿意度,在吉林省政數局支持下,省財政投入1032萬(wan) 元,在東(dong) 北地區率先開展省級供熱平台建設,對城市熱源(供回水溫度、壓力、流量等)主要運行數據實施在線監測,10月中旬達到試運行狀態。

  吉林省各供熱企業(ye) 還提前謀劃,積極做好熱煤儲(chu) 備、與(yu) 電廠合作聯通等工作。長春市供熱集團通過推進有關(guan) 熱源廠改擴建工程、電廠互聯互通工程,新增供熱能力1300萬(wan) 平方米,供熱保障能力提升30%。該供熱集團在8月份就完成煤炭采購任務,目前儲(chu) 備煤炭11萬(wan) 噸,可滿足今冬供熱需求。

  李瑞千介紹,吉林省城市熱力企業(ye) 用煤量為(wei) 1104.5萬(wan) 噸。為(wei) 強化熱煤儲(chu) 備,吉林省住建廳與(yu) 省發展改革委自6月份以來就聯合組織“冬煤夏儲(chu) ”,督促各地加快儲(chu) 備。截至10月20日,該省簽訂煤炭合同量857.1萬(wan) 噸,簽約率為(wei) 77.6%,高於(yu) 去年同期7.1個(ge) 百分點;入庫量643.6萬(wan) 噸,入庫率為(wei) 58.3%,高於(yu) 去年同期6.7個(ge) 百分點。

  據悉,上一采暖季結束後,吉林省立即開展“冬病夏治”和管網改造工作,提高供熱保障能力;本季開栓前,該省供熱企業(ye) 設備檢修完成率達100%,新建管網203公裏,改造老舊管網837公裏,提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該省相關(guan) 部門還采取“幹部+專(zhuan) 家”模式,組織各地對城鄉(xiang) 供熱企業(ye) 走訪調研,確保將相關(guan) 舉(ju) 措落實到位。 (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內(nei) 蒙古:集中供熱保障有力

  秋意漸深,寒意漸濃,位於(yu) 祖國北疆的內(nei) 蒙古已進入供暖季。

  “我們(men) 從(cong) 10月15日開始供暖,現在家裏的溫度能達到24攝氏度左右,中午更暖和。”家住內(nei) 蒙古包頭市東(dong) 河區南門外街道東(dong) 官房新苑小區的銀沙說。銀沙是東(dong) 官房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他告訴記者,目前,東(dong) 官房社區各小區均能正常供熱,個(ge) 別住戶家裏有點小問題,供熱公司也能及時處理。

  東(dong) 官房社區的供熱由包頭東(dong) 華熱電有限公司供熱分公司負責。該公司生產(chan) 部主任田寶民告訴記者,公司通過熱電聯產(chan) 的方式為(wei) 居民供熱,提前開展檢修、維護、技改等工作,根據用戶反映突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整改,並積極對接備用熱源,做好應急保障。

  今年以來,包頭市在做好供熱係統檢修工作的同時,加快實施供熱二次管網改造,有效提升了供熱保障能力。全市共對99個(ge) 小區實施了供熱二次管網改造,涉及供熱麵積209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額達7300萬(wan) 元。

  記者了解到,本次供暖季內(nei) 蒙古城鎮集中供熱總麵積9.8億(yi) 平方米,集中供熱管道總長度4.12萬(wan) 公裏,城鎮清潔取暖麵積9.1億(yi) 平方米。截至10月15日零時,自治區所有旗縣市區全部開栓供熱,城鎮供熱整體(ti) 運行平穩,室溫達標率在98%以上。

  內(nei) 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城市管理處處長石誌剛介紹,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提前安排部署,組織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清潔取暖試點等更新改造工作,開展供熱改造工作,提高集中供熱能力,擴大集中供熱範圍。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45.3億(yi) 元,新建熱源廠4個(ge) 、換熱站186個(ge) ,新建供熱管道485公裏、改造895公裏,完成熱源設備維檢修3300個(ge) 、供熱管網維檢修2.9萬(wan) 公裏。

  早在8月31日,素有“中國冷極”之稱的呼倫(lun) 貝爾市根河市就開栓供暖,開啟了長達9個(ge) 月的供暖季。根河光明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經理陶澤宇告訴記者,今年公司投資300多萬(wan) 元對熱源、熱網設備進行改造,提高供熱設施設備可靠性。

  在做好熱電聯產(chan) 供熱基礎上,呼倫(lun) 貝爾市還積極開展智慧供熱示範推廣工作。呼倫(lun) 貝爾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副局長陳才華介紹,華能蒙東(dong) 公司圍繞“基於(yu) 數字孿生模型的預測”,構建以“物聯感知—建模仿真—狀態分析—模擬運行—優(you) 化決(jue) 策—精準調控”為(wei) 閉環功能鏈的智慧供熱綜合管控係統。“目前該智慧供熱係統已投入運營,不僅(jin) 優(you) 化了工作流程,還可以節電節能。”陳才華說。

  “為(wei) 做好今冬城鎮集中供熱保障工作,我們(men) 強化燃煤儲(chu) 備,緊盯投訴解決(jue) ,完善應急保障,並積極開展智慧供熱示範推廣工作,推動供熱工作提質增效。”石誌剛說,下一步,內(nei) 蒙古將細化工作措施,夯實工作責任,著力保障全區供熱安全穩定,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經濟日報記者 陳 力 餘(yu) 健)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